中国网10月10日讯 10月8日,沈阳市大东区与法库县共同签署“陶瓷文化产业拓展区”和“沈阳汽车城辽河产业园”合作协议。
据介绍,此举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加快打造“飞地经济”,进一步探索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大东区和法库县充分发挥区域合作、对口支援作用,依据相互促进、错位发展、共同推进的发展模式,对未来的良好发展进行了考察调研并签署上述协议。
法库县委县政府按照辽宁省委省政府和沈阳市委市政府关于支持“飞地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深度融入东北振兴的时代浪潮,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年初以来,依托沈阳母城,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借力于沈阳各区县的优质资源互相整合,围绕“飞地经济”项目引进、区域合作、平台搭建、营商服务精准发力,已与于洪、浑南、和平、大东签订“飞地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截止目前,法库县“飞地经济”项目共计56个,总投资155.23亿元。其中,在谈项目36个,总投资108.77亿元;已签约项目4个,总投资25.75亿元;在建项目10个,总投资16亿元;投产项目6个,总投资4.1亿元。
郡县稳则天下安,郡县丰则天下富。壮大县域经济是推进东北振兴的关键,县域经济发展已成为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战场,而“飞地经济”则成为发展实体经济最有力的空中支援。
大东区汽车产业是沈阳市的骄子,法库县是沈阳市通航、陶瓷的产业集聚区,从陆地到天空,从项目到产业,大东区与法库县此次飞地经济的完美互补,解决了相互之间的瓶颈制约,夯实了双方的产业基础,提升了优势产业发展空间。未来,将进一步带动沈阳市的全产业链壮大,为辽宁经济腾飞和东北全方位振兴提供充足动力。
(郭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