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0月14日讯 “重走黄公望之路,从富春江到新安江”写生之旅10日正式启幕。来自6个国家与地区的18位著名水彩艺术家,将用10天的时间,沿着河流,漫游360余公里。他们,将以今日之眼光,重新品味《富春山居图》;他们,溯富春江而上,至新安江,与青山河流对话;他们,百里写生,古今对望,用手中之画笔,致敬黄公望,致敬黄宾虹,致敬张大千,致敬新安画派。
中外水彩画有共性用水彩画打造和重朔恰如其分
本次活动18名水彩画家之一、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水彩画艺委会副秘书长崔全顺接受采访时表示,富春江、黄公望、小洞天之前在我脑海里就一直是个“谜”,来到这以后,这个“谜”被彻底解答了。因为,古人对这里的大山大水的描绘已然入胸,今天,我们来到这里,不仅是一种致敬,是一种学习,更是一种重设。
崔全顺认为,“重走黄公望之路,从富春江到新安江”活动有个特点,就是有中外艺术家同时用水彩画的语言表现山水人文景观。他说,因为水彩画是西方画的一种媒介,但恰恰是西方画和中国画有很大的共性,比如说中国山水画用水和墨结合,西方水彩画是水和颜色的结合。用水彩画的语言打造和重朔新安江、富春江,会很恰如其分。
崔全顺期待,通过这次“从富春江到新安江”写生之旅,用他的画笔描绘这里的人文气息,也通过中外水彩画家的共同研究,用水彩画语言表达这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北方冬天、工业印迹、乡村眷恋成为自己的最爱
崔全顺说,在北方的冬天,自己会怀着深厚的情感和强烈的表现欲望,去观察北方冬天乡村里发生的一切。他认为,正是因为冬天里的村庄形式美的存在,他才确定用“点、线、面”的构成语言来表现冬天里北方乡村发生的故事,在水与色与景的交融中反复实践,才画出了“透过车窗外的雪景”、“被雪覆的村庄”等作品。
对于崔全顺而言,在辽宁鞍山,钢厂里的印象对他来说有一种说不出的熟悉与亲近感。把大工业印象的形态用构成语言统观全局。如,大工业厂区里粗细排列的管件作为一种线的表现形态,高丛林里的厂房作为块面的形态,机车等作为一种点的形态,便可达成画面的和谐效果。
崔全顺认为,水彩风景画的意象表现即是内心的感悟,也是表达客观事物的情感符号。因此,将色彩、线条、构图等技巧转化成视觉语言,并倾注自己对北方乡村眷恋的情感,让画面产生“韵味”,才能表现出大山、大水的意象和意境。
在采访即将结束之际,崔全顺表示,此次“重走黄公望之路,从富春江到新安江”写生之旅是自己职业生涯中的另一种“矛盾冲突”,这或会让自己更多地思考。他说,南方景致的细腻和自己的画风必然会让自己在矛盾中前行,这是他需要兼容的部分,也必然是自己画家生涯中一件极其有意义的事情。
据了解,“重走黄公望之路,从富春江到新安江”活动由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上海圣菱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承办,贵州茅台集团茅源酒、黄山市祥源度假酒店、齐云山自由家特别支持。(文/水深而清 图/袁雪飞 赵凯 常跑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