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在都城皇宫四周以及城关郊外,皇帝们都会建苑囿。北京是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的都城,因这五个朝代的都城、皇宫位置不同,各个时期的苑囿位置也不同。随着历史的变迁,有些苑囿还在,有些早已湮没在历史中。
赵兴华著《北京园林史话》记载:金朝迁都燕京(今北京)后,在扩建都城、营造宫殿的同时,开始兴建御苑。据记载,金代中都地区的御苑、行宫有二十余处,其中有西苑、东苑、南苑、北苑。金代四苑均在皇城附近。西苑(也称西园、同乐园)为皇宫西之御苑,是最主要的苑林。东苑(也称东园、东明园)位于皇城内东垣内侧迤南,西邻宫城东垣,北至东华门处,楼观甚多。金代皇帝多次到东苑射柳、赏牡丹。南苑(也称南园、熙春园、广乐园)位于皇城之南,丰宜门内偏西处。北苑位于西苑之北,宫城西北角之处。苑中有湖、小岛、宫殿、园亭。
另外,金代东郊有还有鹿苑,鹿苑在如今广渠门外,现地名大鹿圈。金代的四苑只有西苑留有遗迹,即今广安门外南街南口路西为金中都太液池遗址。
明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的基础上兴建的,清代沿用,所以明清在北京建的四苑基本相同。明清四苑中,南苑最有名气。它历史悠久,也为人所熟知。南苑在清代是皇家第一园,民国初年建了南苑飞机场,成为重要的军事基地。
明清时期的西苑有两处:一是明清皇宫西侧的太液池(含北海、中海、南海);二是清代中期的畅春园,即颐和园东门外之地。
明清时期,北海、中南海及其以西至黄城根之地辟为西苑,是明清御苑中规模最大的一处,皇帝经常临幸此地。西苑门正对紫禁城西华门。苑内水面广阔,树木葱郁,有琼华岛、玉河桥、团城、宫殿、先蚕坛等建筑,是游玩的好地方。《日下旧闻考》记载了明代皇帝及大臣多次游览西苑的情景。明嘉靖年间,西苑为农事活动的场所。嘉靖十年三月,筑先蚕坛于西苑仁寿宫侧。康熙年间在西苑丰泽园建蚕室,乾隆七年于西苑东北隅建先蚕坛,明清皇帝多在此做亲蚕礼。
康熙年间,将畅春园称为西苑,并在西苑驻扎御林军,西苑也是圆明园护军八旗的校军场。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畅春园,成为一片废墟,只留下恩佑寺、恩慕寺的两座山门,成为西苑的惟一遗迹,现在今北京大学西门外。
北苑在安定门外,朝阳区来广营乡,北苑路北侧。《北京市朝阳区地名志》记载,北苑在元、明、清时期为皇族围猎之处,明初、清末乃至民国年间曾为屯兵重地。《日下旧闻考》记载:明嘉靖年间,大学士张璁等大臣在安定门外建先蚕坛,又在旁边设采桑坛。不过后来实践证明,安定门外水源不通,无法养蚕,而且从皇宫去安定门外,路远不便,不久即废,明代皇帝仍在西苑亲蚕。清朝雍正年间,也在北苑建先蚕坛,因同样原故而停。
民国以后北苑荒弃成村落及驻军之地。北苑今有北苑路、北苑村、北苑大院。北苑大院尚留有旧时营房的痕迹。
明代东苑位于东华门外以南,因此又称南内、小南城。东至黄城根,西至太庙及筒子河,北达银闸马圈,南抵菖蒲河,即今南池子、南河沿的范围。明代,御河以西是一片宫苑区,相对于西苑的中南海被称为“东苑”。2002年10月建成的菖蒲河公园即原东苑之遗址,公园内有东苑戏楼。
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御马苑在朝阳区东坝村。《日下旧闻考》记载:明代“御马苑在京城外郑村坝,收养御马大小十二所,相距四三里,皆潦以垣。垣中有厩,垣外地甚平旷。”景泰三年(1452)二月,造驼房30间于郑村坝。天顺四年(1460)闰月,明英宗还到郑村坝阅仗马。明代张爵著之《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首页有一张北京城区主要建筑图,城郊只标着个别地名,南郊是南海子,东郊只有两处:朝阳门外东岳庙、东直门外郑村坝。
(高世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