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1月8日讯 行走于山水间,怀揣着为民解决好“水问题”的初心,肩负着补齐“水短板”的使命,独山县水务人坚持绿色发展守护好民众“大水缸”,一步一个脚印地逐一解决饮水安全突出问题,确保每一位群众都喝上了“放心水”,实现一管清水进农家的美好愿景。
坚持绿色发展 守护好人民“大水缸”
在独山,甲摆河、高岩水库被称作“两口水缸”,肩负着县城及周边城镇10多万民众的饮水安全任务。
“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分散、方式随意、成分不同,一直以来都是饮用水源环境整治的难点和突出短板。”独山县水务局副局长龚臣虎说,加大甲摆、高岩饮用水源水环境整治力度,确保城镇居民“水缸子”安全是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头戏。
针对这一突出问题,独山县水务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决策,投资780万元,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分步实施了甲摆河、高岩水库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项目。
“到水利工程一线去,到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2018年10月,在甲摆河安全保障达标建设项目开工时,党员汪俊良、支从俊主动请缨下沉攻坚前沿,成为工程建设的排头兵。
进入11月份,天气骤变阴冷,湿滑天气占据大部分时间,施工难度随之加大。为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进度,汪俊良、支从俊二人与工人一起上下班、同吃同住同劳动,抢晴天,战雨天,历经40余天,按时完成了工程建设。“忙碌、充实,我们没有辜负组织的重托。”提起那段时光,老哥俩相视一笑。
新建6个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厂、铺设43公里污水收集管网、建400余户化粪池,设立保护区防护网3.7公里、警示牌278块、界标450块、界桩450根、刺铁围网14750公斤、钢筋制安17.76吨……近年来,随着一项项措施落实到位,一个个项目完工投用,水源地沿途村寨生活污水直排饮用水源的现象彻底根治。
干部真蹲实促 保“甘甜水”流入千万家
“亮寨组水泵不出水,请南部片区饮水安全工程抢修队伍立即进场维修。”
“朵罗村抢修队伍已进场,输水管道正在排查抢修。”
在独山县人饮工程建设群,这样一条条关于农村饮水安全的话题、图片、指令成为最常见的聊天内容。为有效保障饮水安全,独山县水务局实行党组班子成员“包镇包片、技术骨干包项目点”的兵团化管理体系,按照“定人、定事、定标、定时、定责”的原则,一鼓作气、乘势而上、持续攻坚,以“绣花”功夫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饮水安全保障战。
因为长期野外工作的需要,泡面、简易炊具等,成为水务局水利工程规划中心副主任蔡云后备箱里的常备物资。“饮水安全摸底核查没有规律,有时下午两三点,甚至晚上十来点才返回,这时候‘战备’物资就发挥了大作用。”蔡云说,为保障所有村组能正常使用安全饮用水,车行百余公里走村串户、穿过密林荆棘检测供水设备都是水务人的工作常态,确保了甘甜水流进千家万户。
据悉,今年来,县水务局以脱贫攻坚“夏秋决战”和主题教育开展为契机,打响农村饮水安全“补短板”攻坚战,先后共投资近8000万建设农村饮水安全(二期)补短板项目81个和广帮饮水安全补短板项目11个,实现了全县所有村组安全饮水全覆盖。
走在饮水安全保障突出问题的路上,随处可见水务人奔波忙碌的身影,他们用智慧和汗水递交了一份饮水安全“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全覆盖的民生答卷,用初心和使命书写了“安全、洁净、生态、优美、为民”的新时代水务人的无悔人生。(莫宇 袁燕 杨龙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