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2月15日讯 12月14日-15日,2019中国旅游集团发展论坛在京举行。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杜江发表主题演讲。他从三个方面对科技与旅游高质量发展进行解读,并强调未来的科技创新将会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产生变革性影响。
杜江指出,从理论上讲,科技创新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住创新就抓住了发展的全局。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成长新空间、战略新支点和动力新源泉。
科技创新动能强大,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长6.2%。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同比增长19.8%,排名第一,领跑GDP增速。2018年中国创新指数首次突破200达到212,比上年增长8.6%,较2005年实现翻番。分领域看,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成效四大指数比上年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这些指数走势表明,中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我国旅游业正迈入创新发展新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引领旅游发展从注重速度与规模,转向注重品质与质量,这为旅游科技创新与应用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创新驱动风起云涌,科技革命形势逼人。我国经济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实现产业跨越式升级。一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大的战略机遇。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活跃期,科学技术新发现、新发明呈非线性增长态势。二是世界科技竞争形势加剧,增加产业核心技术供给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全球政治民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美国等发达国家单边主义趋势显现,导致科技的国际化发展空间受到限制,掌握核心技术成为我国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三是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发生深刻变化,新兴技术呈现群发性和融合性特征,创新资源配制主体和方式多元化,数字化转型加速,企业间在技术开发、应用方面要发挥协作效应,建立更加多元、协同的创新治理结构,形成更加高效互动的创新网络。
产业环境日益开放、市场竞争全面升级。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5G、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突破应用难关,融合机器人、AR、VR等先进技术正在加速推进旅游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中国旅游业创新和IP发展报告》指出,从创新路径来看,新技术、资本、企业家能力、市场需求和制度因素等构成了旅游业创新驱动的“新钻石模型”,共同促进产业创新发展。结合旅游企业实际,科技创新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信息技术主导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大数据在重构产业格局,数字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虚拟技术在冲击游客感官。二是文化、旅游与相关产业及技术的融合引领旅游产品内容不断翻新和演进。三是物联网、互联网综合技术推动旅游产品服务界面和管理流程再造。可以说,科技创新是大势所趋、国家所倡、业界所求,只有紧紧拥抱科技创新时代的潮流,才能实现行业引领。
杜江认为,从实践来看,科技创新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愈发明显。随着旅游业从高速增长向优质发展转变,面临着新一轮的升级和变革。新技术在旅游领域的应用备受关注,推动旅游消费和供给各层面的迭代更新。
一是科技创新为旅游服务插上了智慧翅膀。近年来,人工智能一直是投融资的风口热点。全球人工智能行业融资总额逐年稳步增长,2010年为2亿美元,2013年已经翻了三倍达到6亿美元,2015年翻了六倍达到12亿美元。美国人工智能初创企业的融资额在过去短短四年间增长几乎达到10倍。人工智能正在极大地改变旅游、酒店及相关产业,在旅游社区的路线设计、酒店的云端系统技术、OTA的在线搜索、酒店收益管理等方面,都因人工智能而发生了显著的“智变”。IBM的Watson是最受关注的人工智能之一,从菜谱分析到球队管理,从健康顾问到酒店礼宾服务,已经在时尚、金融、医疗、旅游、法律、教育、交通等领域进行了很多商业融合。智能酒店需求方面提供礼宾服务和咨询,包括周边餐厅、旅游名胜推荐以及酒店设施解说等服务,及时回复用户请求,优化用户体验。
中国旅游集团酒店运营事业群下属的重庆丽苑维景国际大酒店以智能化赋能为客人带来全新的入住体验,打通了酒管系统、公安系统和客控系统,将智能化创新科技融入酒店硬件设施。可实现自助入住、人脸识别身份、机器人自助送物、智能语音客控等功能,入住体验更加智能化、快捷化和科技化。
二是科技创新提升了旅游全流程的用户体验。我国已经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5G+等科技应用衍生出了沉浸式体验、人和环境互动、超时空体验等旅游新潮流。今年5月,中国旅游集团旅游投资与运营事业群旗下世界之窗景区与中国联通达成合作,在暑期啤酒节期间利用5G+4K+VR技术和5G+VR360度全景技术,带来线上线下联动狂欢的全新体验。未来,世界之窗还将在5G+AR鹰眼、5G+AI旅游服务、5G+社交分享、景区一体化管控、景区大数据分析平台等多个项目上探索更多5G技术在文旅领域的深层应用,将世界之窗打造成为全国领先的5G大型文化主题公园。与此同时,全国首批自动驾驶主题公园也签约落地世界之窗和锦绣中华景区,开展无人车的示范运营,探索无人配送、售卖等商业模式,形成一站式、流畅的人车智能交流,激活游客多感官体验,使客户体验更多彩。
三是科技创新催生了全新逻辑的商业模式。如果说这一轮旅游产业商业模式创新是互联网技术带来的,那么下一轮的商业模式创新很可能由区块链技术主导。区块链改变了商业的基本逻辑,数字货币DECP的发行将加快区块链在我国的应用速度,也将对旅游产业带来深远的影响,包括企业的运营、行业的监管都可能出现新的逻辑和方式。截至2019年10月,国内区块链企业已达27513家,多为中小企业。从全球来看,目前95%以上的区块链融资事件处于种子轮、天使轮及A轮阶段,B轮及以后只占3%。欧洲旅行社巨头途易集团2017年即宣布开始投资区块链,成为旅游业第一个尝试应用区块链技术的公司,他们将所有数据转移到一个私有版本的以太坊上,以去除Expedia和预订等中间商。目前发展较完善的区块链旅行服务和分销平台还有很多,智能合约模版的提供使用户可以按需求进行模块化定制,以数字化形式取代传统 OTA,为交易双方提供服务约束和保障;链接到平台的旅游公司还能绕开中间商直接获得旅游服务商的资源报价,酒店、航空公司和其他供应商能直接将服务发布在平台上,旅游代理公司能在平台上找到所需服务的信息及最优报价,从而去除中间商因为撮合交易而产生的巨额服务费。
四是科技创新颠覆了传统旅游的发展格局。在线旅游领域,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重塑了旅游业的交易环节,在线旅游巨头迅速取代了原有的旅行社、订票中心等渠道。2019年上半年我国在线旅游交易额超过7000亿元,占线上旅游消费额的近70%。在线旅游预订网民规模达到1.5亿人次,同比增长超六成,渗透率持续快速提升。长期来看,OTA市场将形成携程系、阿里系、美团系三分天下的局面。酒店领域,共享住宿平台Airbnb今年3月宣布,其房东已在全球超过600万套房源中开门迎客,房源数超过了全球六大酒店业集团所提供的房间总量。截至2019年上半年,途家民宿全球房源已超过230万,境内、境外预订订单量分别同比增长2倍和4倍,两年时间业绩实现15倍增长。在线旅游平台的大踏步发展,促进了线上资源方与线下渠道方的同频共振,打破了旅游产业原有的结构,毫无疑问将对传统旅游业发展带来强大的冲击波。科技赋能旅游改变了未来的竞争格局,为旅游者带来更多方便、更高品质和更多体验,促进旅游产业效率提升,助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杜江指出,面向未来,科技创新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将产生变革性影响。
过去40年,中国实现世纪飞跃,旅游业实现历史跨越,靠的都是改革开放红利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比较优势。未来40年,旅游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唯有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唯有全方位依托科技创新。旅游业只有以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为引领,才能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模式,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杜江强调,要从外部竞争考量,构筑科技创新的生态圈。数字化的物联网、云服务、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打破了行业藩篱,给传统的商业模式、竞争格局、产业生态带来了巨大影响。旅游企业要通过改变原有产业界限,实现跨界融合发展,重构科技创新的旅游产业生态圈。驴妈妈的发展轨迹值得我们关注,从以景区门票为核心拓展到度假酒店、周边游、国内游、出境游、大交通、商旅定制等特色服务;成立景区和IP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并与中兴通讯、中国联通等达成5G战略合作,实现“5G+智慧旅游”;跨界联手穿越火线打造国内首个电竞城市文旅项目,推出“先游后付”创新型旅游体验,这些都是通过技术赋能、产品赋能、效率赋能,为智慧旅游、智慧目的地等供给侧改革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探索。
新的商业生态圈要求旅游企业必须开放边界,在“产业+科技”、“产业+互联网”上主动谋划、积极布局,塑造新的商业模式、盈利模式和生态体系,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一要关注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技术,并购相关领域成熟的科技创新企业。二要建立创新工作坊,开展创新项目孵化、旅游新技术新模式应用实验,打造产学研一体化融合发展基地。当下尤其要把握好国家对区块链的政策红利,尝试搭建区块链智慧旅游综合管理平台,构建跨地域、跨平台的旅游管理体系。三要积极融入产业数字化创新网络,在数字化营销、数字化运营和数字化生态方面着力,引进吸收先进技术和经验,增强云网端的行业大数据能力,链接上下游企业,构建开放式的数字经营、资源整合和创新服务体系,实现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三链融合,从而打造更高层次的数字化新商业生态圈,促进旅游业态向综合性和融合型转型提升。
从内部发展着眼,打造科技创新的DNA。一要通过新技术加持,实现产品服务多样化。腾讯为云南打造的全域智慧旅游平台“一部手机游云南”是个典型科技应用的成功案例,实现了互联网和旅行社、景区服务的有效嫁接,覆盖了游前、游中、游后各环节。通过开发目的地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提供景区展示、线路导航、电子导览、景区周边查询、门票购买等服务功能。旅游企业要深入到行业,下沉到生产环节,打造出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方案,让智慧旅游真正扎根到吃住行游购娱各要素的全新体验中去。二要通过精准化营销,创造消费需求。我们要时刻问自己,是不是真的抓到了消费者的痛点,是不是真的让他们离不开我们,是不是真的把产品体验做得很好?是不是真的快速圈到很多消费者?只有以消费者需求为起点,用数字化技术去洞察、满足和引领消费者行为和需求,才能更好更快地回应消费者的痛点、难点和兴趣点,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要基于大数据及机器学习技术,采用智能标签对消费者进行区分,掌握其来源地、年龄、兴趣和消费偏好等画像元素,实现精准的信息推送,精确命中用户需求,提升旅游营销效果。三要通过智能化创新,赋能体制机制。一是促进共享平台建设,打破“信息壁垒”,消除可能的“数据孤岛”,促进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让数据价值在产业链各环节流动中实现。二是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拆除阻碍产业化的“篱笆墙”,实现从技术突破、产品开发到商业模式、产业发展的贯通式创新。加强创新型旅游企业建设,强化对科技创新工作的考核。三是探索科技创新模式,完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引进等机制,推进科技孵化项目建设及运行。四是更好激励科技人员,建立健全以创新、质量、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使旅游科技人才健康成长、创新成果经得起检验。
“科技永无止境,创新永不停歇。从依靠技术能力保基础,到凭借技术水平提效益,再到发挥技术优势树品牌、拓市场,未来我们仍将初心不变,继续沿着“科技兴企、创新驱动”的道路继续前行,以科技化和市场化双核驱动,努力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旅游产业集团。”杜江如是说道。
(伍策 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