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2月20日讯 今年以来,晋江市广播电视台支部努力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走前头,紧紧围绕“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牢记为民的初心和使命,把镜头话筒对准基层火热实践,深入群众接地气,下到一线挖故事,多为群众排忧解难,多办实事好事,让群众有感受、有收获,充分发挥党的新闻工作者外树形象、内聚人心的重要作用。
一是坚持“深悟民意”,在新闻时政上“求突破”
建立对接“两办”一周预安排和近期重大活动筹备常态化机制,优化记者挂钩联系晋江镇街、市直单位制度,注重开展前期策划,在时政报道中注意把重要的会议内容与广大群众相关的事情交代清楚,少说一些空话、套话,不断推出有新闻深度的宣传报道。强化时政新闻的平民意识,把话筒镜头对准平民百姓的眼前事、身边人,多报道一些与老百姓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事,关注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借鉴民生新闻的技巧,树立受众意识,从领导的活动和会议中敏锐挖掘到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内容,抓住事关百姓利益的热点、难点,采用平民视角,反映民情、民意、民声。“晋江新闻”栏目在改进时政报道后,领导活动报道质量有效提高,群众期盼事项达到50%,每期20分钟播发新闻条数达到13至16条,新闻信息量明显增加,新闻内容更接地气,更显实效,更具服务性。今年以来,“一带一路”商务考察活动、深圳招商推介、民营企业家座谈会、高铁新区二期项目征迁动员会等重点报道,受到市民广泛关注点赞,起到较好的宣传效果。
二是坚持“平台下沉”,在新闻监督上“动脑筋”
建立电视台爆料微信群,强化力量下沉和服务功能,把话筒镜头对准百姓的眼前事、身边人,抓住事关百姓利益的热点、难点,反映民情、民意、民声。以《新闻天天报》栏目为依托,策划“民生观察眼”新闻专栏,以“民生大小事、我们来观察、一起促落实”为定位,向公众公开征集民生观察话题和观察员,邀请基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热心市民参与,现场考察民生项目,并与项目主管部门“面对面”,目前已围绕全民健身中心运营、公交服务提升、食品安全便民服务等问题开展7期观察活动,并推动落实50多项意见建议。开发市民“随手拍”小程序,让市民用手机拍摄上传信息,从中发现新闻线索,引导市民参与新闻采集发布,吸引了一批市民“摄友”,目前经后台审核发布1000多条视频、图片作品。与晋江广电网络公司合作,晋江电视台成为省内首个在省高清电视云平台上线的县级台,实现10天可回看,拓宽群众观看渠道。
三是坚持“媒体融合”,在新闻传播上“下功夫”
树立融合思维特别是移动优先的互联网思维,在群众关心关注的重要时政、重大事件、社会热点上,落实“融媒策划、采编联动”机制,台领导一线牵头督导,各部门负责人、骨干集中探讨策划,拟定融媒报道计划,新闻采编强化部门联动协作,发挥抱团作战优势。统筹对《老闽南》《聚集晋江》栏目设置进行优化,释放人力,在此基础上抽调骨干组建短视频工作室,重点发力短视频内容创作。精心策划制作的《当足球世界杯遇到晋江》、《“世界杯”5分钟精彩回顾》、《“洋面孔”爱上晋江之美》等短视频在全网平台播放,观看量超过百万;大体联足球世界杯官方宣传片受到市委主要领导和各界肯定,线上线下各类宣传平台播放量累计超过500万人次。搭建“晋江电视台”、“晋江人民广播电台”、“老闽南”、“财富晋江”微信矩阵,规范推文排版,微信公号影响力不断提升,晋江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单条微信曾达67万阅读量,创本台历史新高,粉丝达25万人,日均访问量达到18万多人次,视频、图文消息日阅读量超20万,实力位居全国县级台前列。加大抖音公号经营力度,抖音粉丝数从4千增长至2.8万。组建“融媒体直播团队”,入驻央视新闻移动网和新华社现场云APP,逐步形成直播矩阵,对热点事件、大型活动和重要赛事开展融媒体直播,创下本地媒体首个年度直播1000万观看量、首个单端直播超200万观看量、首次“海陆空”直播、首次全英文直播、首次三平台同步直播等多个“首开先河”,极大提高广电台传播影响力。
(晋江市广播电视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