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4月27日讯 4月26日,成片的水田里早稻都已移栽并返青,早稻苗壮叶绿、生机勃勃,这是记者在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金盆镇大东口村省道217旁水田里看到的情景。
据悉,连日来,大通湖区金盆镇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多举措,全力推进春耕生产。现已落实早稻面积15000亩,早稻集中育秧面积6500亩。目前,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高度重视,党建引领。2020年金盆镇早稻生产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联点镇领导驻村包干,全体机关干部包户落实的工作机制。3月8日,全面启动早稻生产落实以来,坚持“一日一统计一通报”制度。镇党委书记、镇长坚持在各村田间地头现场办公,推进早稻生产面积落实。镇党委、政府先后6次召开专题会议,调度早稻生产落实情况,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困难。实施“党建+”工作模式,发动村组干部、党员骨干带头种植双季稻。大东口村、增福村的村干部,牺牲个人利益,将高价流转打算种植莲藕的水田约400亩改种了双季稻;南京湖村村干部将稻虾田240亩改种双季稻;王家坝村干部,带头集中育秧1200亩;有成村党员干部创新总结“两问三看一宣传一帮扶”工作方法,落实早稻面积2880亩,集中育秧1280亩。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全镇群众纷纷加入双季稻种植队伍。
宣讲政策,指导服务。金盆镇扎实开展“万名干部联农户活动”,服务种粮大户实现“两个百分百”,即:全镇100户种粮大户每户都有联络员,镇机关54名干部人人都有种粮大户服务对象。在联系服务和干部包户走访中,帮助农民认真分析相关农业产业可持续性、讲清存在的风险,算好经济账。同时,大力宣传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双季稻补贴政策,以及集中育秧和机插秧奖补政策。并通过“美丽金盆”微信公众号,推送工作进展和经验、政策解读类新闻,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及时协调解决了农机农资采购、技术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完善、大棚建设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
物资保障,机械助力。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农用物资采购、运输难,金盆镇积极协调,多渠道购买早稻种子9万余斤、农药15吨、化肥1500吨等,为春耕生产提供充足的物资保障。同时对全镇50余座电排机埠进行全面检查维护和调度,做好早稻保灌各项工作,全力保障农业灌溉需要。积极组织技术人员帮助指导农户保养、调试各类农机具,保证农机具以良好的状态投入春耕生产,目前,金盆镇有联合收割机63台、旋耕机86台、高速插秧机22台(其中2020年新增10台)、播种机12台、田间运输车10台、拖拉机128台、植保机268台,为春耕生产助力。
(李德辉 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