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石柱:把产业做起来 让群众富起来

发布时间:2020-05-07 15:55:5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李铃  |  责任编辑:安平
大字体
小字体

中国网5月7日讯 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严格对照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强化政治担当,担起主体责任,深入推进问题整改和工作落实。同时,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之本、富民之源、振兴之基,一体推进产业扶贫与乡村产业振兴,为高质量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进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田野上,希望的种子破土而出,前胡苗破土而出、百合枝长势良好、皱皮木瓜树枝繁叶茂……仲春时节,石柱县六塘乡,新兴的产业基地绿意盎然,焕发出勃勃生机。

2014年被纳入建卡贫困户的六塘乡庆口组村民胡大华,从未如今天这般,对这片田野赋予如此巨大的希望。

“苞谷每亩一年能收千把块,稻子每亩收1500块左右。这还得年景好……”提起往日,胡大华连连摇头。曾经,他辛辛苦苦种了大半辈子的玉米水稻,也只能勉力解决家里的温饱问题。致富,遥不可及。

胡大华曾多次起念,种点其它经济作物改善生活。但种什么?怎么种?卖到哪?一个个问题让他一次又一次打了退堂鼓。

同村的马泽安,是村里公认的能人。早在2004年,他便在乡里流转土地带头种植中药材。2006 年,他发起成立了石柱县第一个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六塘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产业越做越大。

深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2017年底,伴随石柱启动深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工作,已成为村主任的马泽安以六塘乡为根据地,建立起以“木本为主、草本为辅”的中药材基地1万余亩。

马泽安在耕、种、管、收、销等生产环节为贫困户提供全程服务,解决了他们发展产业无技术、无销路的问题,带动六塘乡73户建卡贫困户种植中药材817亩。套种的前胡、百合每亩收入在4000元左右。

在马泽安帮助下,胡大华将家里的8亩土地,全部种植上了木本药材皱皮木瓜。挂果后,每亩年产值可达1.2万元以上。同时,套种百合、前胡等草本药材。走出了长短产业相结合的脱贫增收之路,去年实现收入4万余元。

完善规划,助产业发展提质增效。胡大华的经历,得益于石柱逐步完善的农业产业规划。

以前,石柱县农业产业主要为水稻、玉米等传统作物,群众增收无门、脱贫无路。石柱县根据高山、中山、低山层次分明的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制定规划,深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做大做强中药材、干鲜果和休闲乡村旅游三大主导产业,巩固提升调味品、有机蔬菜、生态养殖三大特色产业,积极构建“3 3”扶贫长效产业体系。

全县发展以黄连为主的中药材31.3万亩,以辣椒为主的调味品10万亩,以莼菜为主的高山蔬菜20万亩(包括复种面积),生态养殖中蜂12.3万群,畜禽养殖245万只(头),干鲜果在地面积17.4万亩,实现每个贫困村都有了1-2个稳定增收产业、每个贫困户都有1项以上增收项目。

脱贫摘帽后,石柱县产业发展主要问题转变为产业层次不高、产业链条不长、产业效益不好的问题。

石柱县委、县政府经过深入研究决定,持续稳定优化粮食生产,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66.5万亩的前提下,大力推动绿色发展,打造了“三星香米”品牌大米,年产值达1500余万元。同时,在“3 3”扶贫长效产业体系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调整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力争在“十四五”末形成30万亩中药材、30万亩果蔬、30万群中蜂和年出栏30万头生猪“四个30万”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发展格局,打造“四个10亿级”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确保实现稳定脱贫,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摘帽不松劲,继续扩大帮扶面。将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必须进一步扩大产业帮扶覆盖面。将帮扶的着力点,从单纯的贫困户,转向更多群众。

河嘴乡富民村村民周代群,去年在当地政府引导下,将自家8亩土地作价入股,成为村里茶叶基地的股东。同时,他还在茶叶基地里务工。月收入能达到3000多元。

多年来,河嘴乡多数群众靠种植传统农作物维生,经济效益不高。为进一步提高群众收入,河嘴乡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融合,规划了“一线两带三点”发展布局,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同时,以“三变改革”和深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契机,全面建立了产业发展与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利益连接机制。

2018年,河嘴乡发展茶叶、皱皮木瓜、中蜂养殖园等长效康养种植业7000亩。去年,又新规划落地茶叶面积3000亩,打造高规格茶叶示范片,促进全乡“茶文旅”融合发展。仅茶叶产业一项,便可带动包括61户120名贫困群众在内的554户1987名村民,实现户均增收1.5万元。

脱贫攻坚中,石柱县制定《深化脱贫攻坚深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施意见》《鼓励农业产业投资若干政策规定》,培育壮大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带贫主体,带动全县农民累计新发展脆红李、柑橘、茶叶等长效增收产业25.36万亩,确保稳定增收。制定了到人到户产业扶贫政策50条,将有劳动能力、有意愿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产业扶贫对象。根据他们的实际发展产业情况,给予技术指导和政策补助,今年一季度引导9599户贫困户发展种植业4.2万亩、养殖业10万头(群、只),实现有条件发展产业的贫困户产业全覆盖。

脱贫摘帽后,石柱又制定了《建设“四个30万”工程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实施意见》,稳步发展“四个30万”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充分发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确保主导产业延伸到每个乡镇(街道)、每个村(社区)、每个有劳动能力且有意愿发展产业的农户。

着力构建,深度联结利益共同体。产业发展必须攥指成拳。同时,产业发展离不开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缺不了产业。必须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把农业经营主体和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构建利益共同体。

连日来天气晴好。在市级深度贫困乡中益乡黄精产业基地示范带,农民们在村集体的组织下,紧锣密鼓地开展种植。仅盐井村每天务工的村民就在40人左右,每人每天务工收入约70元。

号称“补肾黄金”的黄精,平均亩产6000斤,现市场价7元/斤,种植收益在传统粮食作物5倍以上。市级深度贫困乡中益乡将黄精作为脱贫振兴的重要产业,去年4月迄今,其种植面积已从200亩发展到1000亩。

中益乡通过“公司 村集体 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按“分期固定分红 效益分红”的方式进行分红,由联合社(公司)统一组织生产,鼓励群众全程参与反包管理。其中,村级集体占股40%,联合社(公司)占股60%。

多年来,石柱农户发展产业基本靠单打独斗,抗风险能力弱,成功率很低。石柱在脱贫攻坚中探索建立群众、村集体、农业经营主体紧密相连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实施股权、信贷、基金、旅游4种资产收益扶贫,积极推行土地入股“保底分红 项目投产效益分红”,稳步开展华溪村“三变”改革试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脱贫摘帽后,石柱按照“扩面、提速、集成”的要求,总结推广中益乡华溪村“三变”改革试点经验,全面推进全县230个涉农村(社)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推行“四种资产收益”和“土地入股保底分红 项目投产效益分红”模式,着力构建农户、村集体、农业经营主体深度联结的利益共同体,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加大投入,加强营销强化人才保障。现代农业投入大,产出慢,需要“放水养鱼”。石柱加大产业发展投入,按照“多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原则,统筹整合涉农资金,脱贫攻坚以来,优先安排产业扶贫资金77302万元支持农业产业发展。精准编制产业扶贫项目库,累计综合治理基本农田38.56万亩,建设人行便道3163.3公里,建成500亩以上的产业示范片105个,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加快补齐,农业产业规模效应明显增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收入水平极大提升。

脱贫摘帽后,石柱进一步加大产业发展投入,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农产品流通冷链、大数据智能化等新型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大力支持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智慧农业等现代农业发展,确保产业扶贫成果得到巩固拓展、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

酒好还怕巷子深。脱贫攻坚中,石柱大力开展品种品质品牌建设,成功创建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累计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234个,1.3余万亩有机农业示范基地跻身“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138家,全县农产品加工年产值达到15.44亿元,延长了产业链,提升了价值链,拓宽了增收链。与山东省淄博市建立渝鲁消费扶贫协作机制,对接中核集团建立销售渠道,极大提升农产品销售能力。大力开展电商扶贫,通过互联网将更多石柱“山货”销往全国。

脱贫摘帽后,石柱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继续加强品种品质品牌建设,加快打造“四个10亿级”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扎实推进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升级版”创建,深入实施消费扶贫,确保全县农产品卖得出、卖得好。

此外,石柱还进一步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在脱贫攻坚中构建形成“市级专家 县级技术人员 乡镇农技人员 经营主体专职技术员 产业指导员”五级技术服务支撑体系。并继续加大科技人才服务力度,加强产业技术指导培训,着力提升村“两委”班子产业帮扶能力和农户产业发展技术水平,努力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打造出一支“不走的”人才队伍。

石柱县相关负责人表示,2020年将继续实施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持续为推进产业扶贫与乡村产业振兴有机衔接,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李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