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石柱:启动10位非遗项目传承人申报

发布时间:2020-05-07 16:34:3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陈昕  |  责任编辑:安平
大字体
小字体

中国网5月7日讯 近日,重庆石柱县文化旅游委启动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

据悉,此次申报工作重点针对“轿夫号子”“土家竹铃球”“马氏根艺”等10个市级非遗项目推荐申报代表性传承人,进一步完善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体系。届时,本县现有的22个市级非遗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将达30人以上。

薅草仪式流行于石柱县七曜山区的枫木、冷水、临溪以及西南部的三星、南宾等乡镇。原始形态的“薅草仪式”形成于3000多年前,土家先民为祭祀神灵、祈求丰收平安、驱逐野兽,而配以锣鼓敲打的一种祭祀祈祷活动。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薅草仪式”的锣鼓师傅专班逐步取代了古代巫师的功能,习俗也由单纯的祈神驱灾、保护劳动成果,演变为促进劳动、活跃气氛、提高效率的一种手段。

石柱地区的“薅草仪式”以枫木乡为典型,每年薅草劳作时,两名锣鼓师傅(一人击鼓,一人敲锣),在田边或坡上演唱,鼓师既是歌唱者,又是劳动指挥者。

锣鼓是“薅草锣鼓”习俗中不可缺乏的祭祀对歌道具,起着锣随鼓点,锣鼓伴歌声的作用。它一般由“开歌场”、“请神”、“扬歌”、“送神”四个部分构成,歌词多是一韵到底,以“七字句”、“十字句”为主,诙谐幽默,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自娱自乐演变成非遗的传统戏剧石柱土戏,是我国土家族特有的、具有石柱土家族民间特色的自娱性戏曲剧种,已经传承了300余年。

石柱土戏曾经载入《中国戏曲志•四川卷》《四川傩戏志》,自清乾隆年间,它就在石柱县“上到七曜山,下到大寨坎,左到白羊塘,右到沙子关”区域流传,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因历史和政治的原因,石柱土戏,一度走向衰败。土戏生存在当地一个比较封闭的地方自娱自乐地传承数百年的历史,独特原始,自成体系。

土戏演出剧目的内容,从道具、服饰、表演动作、禁忌等等,相当部分实际是石柱县中益、沙子等地人民生活的再现,民俗的体现。

竹铃球运动起源于土家族,是土家族人民在长期生活劳动中发展起来的一项运动。2010年,竹铃球被列入石柱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竹铃球内有铃铛,由竹篾编织而成,接球器是由竹篾编织的背篓(土家人生活中常用的背篓)。标准球场长35米,宽15米,场地线条均为0.05米宽的实线。

竹铃球比赛有一名主裁判和一名副裁判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用哨声和手势,以竹铃球竞赛规则为依据去主持,比赛分为男子赛、女子赛和男女混合赛三种,分三局两胜制和五局三胜制,每局胜负采用计分制或计时制(正规比赛中一般采用计分制),以先得到15分的球队胜,也可以每局10分钟为限,得分多者获胜。

轿夫号子是以石柱土家族婚俗为素材,结合石柱“啰儿调”及“轿夫号子”等地方特色文化提炼创作的中小型舞台艺术作品。作品长度约40余分钟,包括“哭嫁”“轿夫号子”“拜堂成亲”以及“闹房歌”等内容,以舞台化的浓缩形式艺术地呈现了石柱土家婚俗的精华。

轿夫号子颂扬了石柱土家儿女达观向上、智趣诙谐、健康积极的爱情观、价值观和生活观,传承、弘扬和展示了石柱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魅力。

土家米米茶香气浓郁、味道鲜美、工艺奇特,是石柱土家山寨奇特的风味小吃,具有滋阴补肾、增进食欲的功效。

每年冬季,土家山寨的农户都将今年收成的糯米经过蒸、晒、搓、揉、阴等工序,阴干而成“阴米”。食用时,用猪油炒煮阴米,混上甜蜜的米糟,土家人还煮上几个荷包蛋,起锅的时候,别提有多香了。(陈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