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隆回:念好“八字经”不做“八股文”

发布时间:2020-05-25 14:57:3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曾诗珈 肖鹤洲  |  责任编辑:宋卿
大字体
小字体

中国网5月25日讯 “深化就是决战,拓展就是冲刺。”5月22日,湖南隆回县委书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王永红,县委副书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副主任车茂,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主任奉锡样与相关单位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在岩口镇向家村交流总结了前阶段试点工作经验,探索了下阶段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点工作,感受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给向家村带来的巨大变化。大家决心学习借鉴向家村“新、讲、学、帮、庆、乐、行、评”的“八字经”,不做千篇一律的“八股文”,要在深化拓展中创建特色和品牌。



“时隔一年,我们又来到了向家村。我们感受到向家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是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更多的是群众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共享发展成果,焕发新风貌。”置身于美轮美奂、朝气蓬勃的向家村,王永红由衷地感到高兴。去年3月份,为了脱贫攻坚基础资料“过筛子”,王永红召集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在向家村召开了现场会,要求向家村在建成全省“脱贫攻坚示范村”“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旅游扶贫开发示范村”的基础上,既让村民富口袋、又让村民富脑袋,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统揽,以建设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村”为抓手,积极打造国家3A级旅游景区和全省“休闲农业聚集发展示范村”。



向家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不负重托,统筹资源、打通平台,实现了山美水美人更美的愿景。坚持用科学理论和主流价值观武装群众的头脑,突出思想性,牢牢守住思想文化阵地;以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微课堂、小夜校、“众乐乐”等志愿服务活动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突出群众性,体现群众文明实践主体地位;叫响“向家,我的向家!”“振兴向家我先行!”等口号,深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动组织群众,突出社会性,激励村民投身实践;从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需要出发,筑牢村民“致富奔康”的共同理想,引导村民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向家村的发展结合起来,突出实效性,让每一次特色志愿服务活动成为品牌。

考察学习交流中,王永红对向家村的“八字经”进行了提炼和升华。“新”,以新模式实现村庄新风貌和新风尚;“讲”,潜移默化讲理论,多讲老百姓身边的好人好事,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学”,办好农村夜校,组织群众学理论、学政策、学法律、学知识、学技能,借鉴七江镇建华村家风家训创建经验,以家风纯洁乡风;“帮”,持续开展“户帮户亲帮亲、互助脱贫奔小康”活动,帮穷帮困帮急难,创建和谐邻里关系;“庆”,利用节日和重要纪念日开展文体活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都要让群众在快乐中受教育;“乐”,实践活动的形式要新颖,要让群众乐于参与;“行”,要让文明实践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人人成为“文明使者”,处处盛开“文明花”;“评”,以群众评单为抓手,加大比评、讲评、考评力度。



新时代文明实践要走深走实,绝对不能做“八股文”。考察交流学习后,王永红在深化拓展会议上对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深化认识,搭建平台,有效地把群众发动组织起来。要扛起责任,各级书记要有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把要求记在心上、把工作抓在手上、把责任扛在肩上。要创新方式,提升活动效果,要让群众乐于参与,在参与中有收获、有感悟、有快乐。要整合资源,通过搭建平台找好切入点和结合点,盘活县域资源、导入外部资源。要注重实效,每次活动的实际效果要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使群众争先讲正气、守规矩、爱隆回。

会议总结回顾了试点成绩、剖析了问题、安排部署了工作任务,通报表彰了2019年度优秀志愿者、最佳服务组织(团队)和服务项目。县法制宣传志愿服务队、县慈善志愿服务队、县大东山志协、六都寨镇张家铺村志愿服务队、岩口镇向家村志愿服务队等5支志愿服务队(组织)的负责人交流了实践经验,与会县领导为新组建的禁毒、绿水青山、扶志扶智、关爱“一老一小”、网络文明、长征公园等6支志愿服务队授队旗,绿水青山志愿服务队队长代表新组建的6支志愿服务队表了决心。



据了解,2018年12月以来,隆回先后被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首批省级试点县和第二批全国试点县,建立了三级组织构架,组建志愿服务队737支,志愿者9.7万人;全年共开展文明实践活动4500多场,参与人数超12万人次。

(曾诗珈 肖鹤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