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益阳赫山:从“种子能手”到“种田能手”

发布时间:2020-06-22 08:45:1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李德辉 姚巍 王新凤  |  责任编辑:古剑
大字体
小字体

中国网6月22日讯 仲夏时节,在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岳家桥镇一望无际的广袤农田里,绿油油的禾苗正随风摇曳、欢快生长,孕育着丰收的希望。一个皮肤黝黑、戴着眼镜的高个子正在水田里仔细查看,他一时拔去身边的几株野草,一时蹲下身子,数着正在抽穗的禾苗,观察着田间禾苗的长势。这是符建平当上“种禾佬”以来形成的习惯。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就爱泡在水田里,看着禾苗就感到心里踏实!”

别看符建平现在已经是种田的“老把式”了,可回去20多年前,他还是一名国企干部,从事的是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会计工作。2007年后,因为所在国企效益不好,他放下了“铁饭碗”,与人合伙成立了万盛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始做起了种子生意,从那时起,他就和农业、农村结下不解之缘。

“做种子生意可不容易!要让老百姓买你的种子,你就要让老百姓有好收成。每个品种,我都要了解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要了解不同年份在各地不同的表现。可以说,那些年下来,我跑遍了赫山区所有的村。”8年的种子经营,虽然没有让符建平口袋鼓起来,却让他收获了丰富的农业知识,收获了与农民群众的满满友谊。

放着好好的种子生意不做,怎么当上了“种田佬"?符建平回答:“这是缘份,更是情结!” 经常在农村跑,看着山丘区的部分水田因为劳动力不足,被白白抛荒了,看着心疼。2015年初,在老朋友周耀京的邀请下,他牵头成立了赫山区万盛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岳家桥镇流转了500多水田,开始了“种禾佬”的经历……一直走到了现在。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农田也从不亏待勤劳者。得益于8年的种子推广经验,合作社第一年流转的500多亩农田就实现了丰收,盈利10多万元。符建平一炮打响,“种田能手”的新名头就这样在岳家桥镇一带叫开了。越来越多的人申请加入合作社,流转农田面积也由最初的500多亩扩大到了现在的2000余亩。合作社成员也由最初的10人发展到了现在的935人。2019年,合作社给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资金就有40多万元,发放工资20多万元。堤卡子村的贫困户何小毛感慨:“跟着符建平,有活干、有赚头、有奔头!”。

“种田不光要勤快,还要讲究科学!"符建平这样说,“我们合作社都是选用优质稻品种,通过稻油、稻肥轮作,田间打生石灰,施有机肥,采用绿色防控病虫害,种出来的稻谷卖价高,打出来的米和菜籽油都好吃!”

有了好粮好油打底,合作社发展的步伐更快更广阔。2019年合作社注册了“岳来岳好”商标;2020年又添置了一台榨油机和一台米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建起了电商平台,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走上了品牌发展之路……

“今年又会是丰收年!”再次谈起种田,符建平仍有说不尽的话。他这样解释:“我数了一下,今年每穗平均粒数约是120粒,比去年的105粒多出了15粒。如果不出意外,预计今年每亩水田的早稻产量就比往年增产50斤!”这位“种田能手”眼里充满着对未来丰收的憧憬。(李德辉 姚巍 王新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