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睛】“这是生我养我的土地,我应当回到那里为她做些什么。”湖南农业大学谭伟文博士积极响应扶贫号召,放弃在城市年薪几十万的优厚待遇,毅然投身于家乡建设事业当中。
7月14日,湖南省扶贫办副主任黎仁寅,新邵县商务局局长蒋命贤,县扶贫办主任黄雍纯等人来到长沙市高桥农博园调研,视察指导湖南省消费扶贫示范中心新邵县生活馆建设情况、扶贫企业产品上架和销售情况。
新邵县于1952年建县,由新化县、邵阳县各析部分地区组成并取两县首字命名,是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县。2019年4月,新邵县如期实现脱贫摘帽。位于新邵县西北部的龙溪铺镇,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思路,根据现有产业及发展需求,发展出一批新的农业产业企业。
帮扶乡亲,有机紫米稻花香
生物技术,心有情怀造佳酿
“这是生我养我的土地,我应当回到那里为她做些什么。”湖南农业大学生态学博士谭伟文积极响应党中央扶贫号召,放弃在大城市年薪几十万的优厚待遇,利用自己倾生所学,毅然决然投身于家乡生态农业建设事业当中。
2013年,谭伟文拖着简单的行李回到龙溪铺镇龙源村,着手生态农业创业计划的实施。接管本村<下源水酒>作坊,“下源水酒在我们当地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但是喝了容易上头,营养成分不太符合现代需求标准,我就想能不能利用生态农业技术改造一下。”谭伟文说干就干,根据市场调查,有机富硒农副产品的前景广阔,谭伟文决定以富硒紫米为突破口,创办湖南尚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他自己设立资金,为农户提供优质有机稻种、生物农药、有机肥料、微型农耕机具以及现场技术指导。并且带领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团队扎根基地,指导农户有机技术耕种和农副产品研发工作。
“农户一开始不信任,毕竟是第一次,谁都不敢轻易尝试。”谭伟文不言放弃,他挨家挨户做工作,介绍有机种植的经济效益,终于说服了村民和他一起干。首款产品有机糯米黄酒在2014年获得第四届国际酒类竞技奖最高奖项。在团队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在2017年成功研制出特色产品——龙栖源黄酒、紫米酒、生物肽酒、酵素原液,同年获得中国湖南中部农博会紫米酒金奖,成为湖南省产业扶贫龙头企业,新邵县产业扶贫重点企业,湖南省高新技术民营企业。目前已获得国家专利20项,在报专利申请4项。
产业链农业,持续发展有保障
干群齐努力,精准脱贫奔小康
作为当地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的湖南尚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尚源酒业),本着“诚信、求真、开放、创新”的企业精神,为扶贫事业造就新鲜血液,给当地特色经济带来了新气象。为了规范生产,便于农业观光,申报的《邵阳市紫稻特色产业园建设项目》于2020年3月获批,该项目的建设,将为当地经济的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此外,相应的优惠政策也促使尚源生物向好发展,不仅扩大销量、提供产品销售扶持,还纳入政府扶贫名录,在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精准发力,为政府脱贫工作交上一份圆满答卷。
为了保证优质优品,尚源生物在新邵县人民政府的帮助下,建成了产业扶贫种植基地50000亩,其中有机种植基地10000亩,村民种植紫米水稻每亩可收入2300元,远远高出市面杂交水稻价格,村民的钱袋子一天天地鼓起来了。
尚源生物运营总监蒋隆友告诉记者,受今年疫情影响,尚源生物库存有所堆积、滞销产品80万斤,据保守估计约有1千万资金缺口。资金链受到束缚,必然对销售产生不小的影响。“企业一条生产线每年可产出两千吨酒,每斤酒所耗粮食、人工、物流、运营、税收、管理、包装成本65元 。”蒋隆友介绍说,“村民种的香稻、紫稻、黄米、糯米这些粮食我们还是高价收购,就是打开销路有些困难,公司只能按接近产品成本的价格售出。”虽然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疫情期间,谭伟文带领企业协调招工20余人,助力企业返岗复产。
“我现在比较担心的就是如何才能卖出更多的产品,补上资金缺口、保证村民的稳定收入,”谭伟文博士向记者透露。今年来,新邵县各级企事业单位工会组织和食堂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对点采购尚源生物等扶贫企业有机黄酒、富硒香米、有机紫米等农副产品。全县干部职工以实际行动抗新冠、活滞销、助脱贫。
从年薪几十万的博士,转变成回乡创业的奋斗者,一切从头开始。谭伟文不后悔他所付出的时间与精力,“我只想让我的家乡变得更好”。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尚源生物有机产品将有一个更加广阔的未来。(曾诗珈 张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