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新邵:移风易俗促脱贫 公德教育美"湘心"

发布时间:2020-07-17 16:43:5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曾诗珈 张利成 周明星  |  责任编辑:安平
大字体
小字体

【点睛】晴空万里,荷花映日。新邵朗概山村80后村民金华丽望着来来往往的游客乐开了花,“政府带着我们办农家乐搞脱贫,组织的荷花节还能在公德教育评奖呢!”


新邵县位于湖南省地理中心,多山地丘陵,朗概山村曾是个贫穷落后的小乡村,当地村民主要靠外出务工维持生活。近年来,在党中央“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号召下,作为“湘心”的新邵开始重新崛起。2019年初,这个充满活力的县城,终于在全省率先摘帽脱贫。

移风易俗抓思想

“扶贫必先扶志,公德教育抓住了扶志的牛鼻子。”酿溪镇镇党委书记李丁斩钉截铁地说。

扶贫队驻村前,新邵各村还保留着一些不良习气。村民在农闲时就聚在一起打牌赌博,有时会为了个人利益大打出手;田土荒芜、浪费现象严重,村民的山火防范、环境污染等安全意识薄弱;干群关系紧张,大多数群众不理解政策,一度认为土地流转即侵犯私有财产,坚决抵制土地流转工作、消极对待其他活动的开展,有些村几乎是一盘散沙。村里对待红白喜事按照传统做法,主张大操大办、大搞人情往来……扶贫工作面临着不小的阻力。

为了给今后的经济发展打好基础,新邵县按照计划修路。“不管是修路还是发展集体产业,都要动用到大家的责任田,这就很容易产生矛盾。甚至在一些民风彪悍的村落,村民还会对扶贫干部、村干部直接上手。”新邵县委书记阳晓华意识到思想转变的重要性,只单方面教育扶贫干部还远远不够,于是开始着手村民公德教育。

2018年4月,在新邵县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组织下,首先开展干部“政德教育”活动,主动提高干部的政德素养。此外,制定了“倡导文明乡风”、“净化美化环境”、“促进亲邻和睦”、“热心公益事业”等教育内容,在群众中全面落实“公德教育”;采用“院落会议”、“公德银行”等新形式,力求提升新邵县群众的生产生活积极性。

公德教育显成效

县委书记阳晓华认为,思想道德层面的教育,易流于形式,老百姓会更加反感,公德教育的意义就会适得其反。

为了确保公德教育的落实,全县领导班子一致同意深入群众日常生活。扶贫干部每周至少要有两天住在村里,与村民同吃住、拉家常、共劳动……尊重村里的传统习惯,采用商议大事的家族会议形式,以每家每户为单位不定期召开“院落会议”,让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主人意识。

党的十八大号召在全国进行“精准扶贫”;十九大做出伟大的“乡村振兴”战略决策。至始至终,新邵县紧跟时代的步伐、党中央的部署,因地制宜综合发展。秉承“推进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的理念,扎实推进公德教育、农村合作社等发展计划。

公德教育深入人心,产业发展也有了新气象。村民们开始接受土地流转,流转率高达90%。扶贫队抓住时机,给新邵县寸石镇南岳村引进了邵阳云新高科农业公司进行香菇种植,同时申请资金,建设配套菌种研发中心。2019年产值达0.8亿元,解决全镇96户贫困户就业问题,带动1606名贫困人口实现增收,户均年收入4.2万元。

“村里组织土地流转,每年可以收租483元,还可以在香菇基地打工,一年下来有21600元。离家里也近,下了班就可以照顾家里人。”南岳村贫困户周来安告诉记者,自己很满足现在的生活状况。

村民们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越来越主动参与“院落会议”,与干部一起攻坚脱贫,建设自己的美丽家园。  

青山绿水美人心

公德教育继续实行,新邵县正在马不停蹄地奔向美丽乡村的目标。“以前我们这儿很脏很乱的,就像菜市场一样,后来村干部垫付了1万块钱用来买垃圾桶,还请了两个贫困户专门做保洁员将垃圾统一处理,村民也就很快养成了不乱丢垃圾、讲究卫生的好习惯!”朗概山村支书刘正华感叹道。

干群齐心改造家园,先后种植绿化苗、圈养鸡鸭,依法依规拆除违建房屋,清理垃圾污物。走进村里,两旁绿植整齐有序,溪水干净清冽。新邵县不再是曾经的“湖南省卫生最差十县之一”,而是如今的“邵阳市文明县城”“湖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县”“国家卫生县城”。

2019年11月8日,朗概山全村103位村民挑着扁担自发来到项目地,为健身道建设出力。健身道项目费用通过“村落会议”讨论筹集,均由村民自发捐赠。77岁的老党员钟丁茂得知消息,激动地说“咱们村里修健身道,既可以方便交通,还可以锻炼,是一举两得的好事。”他一次性把自己两万元的积蓄捐出来,供给健身道项目使用。一个月后,一条全长2.6公里、装有路灯的健身道路基建成,村民们欢欣鼓舞地走上自己所建的路进行庆祝。

2018年底,新邵全县镇村全部成功建立红白理事会、村民理事会、禁毒禁赌协会等村民自治组织以及章程。通过及时的评比和表彰,村风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邻里关系变得融洽,村民凝聚力得到了增强。生活娱乐活动也变得丰富多彩,县广播电视台播送文化类节目;村民们定期享受到上门体检服务;花鼓戏、评比会、知识抢答等活动也吸引着众多村民参与。

在此基础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提出“旅游全域化”战略目标,按照“一核一环三线四区多点”的全域旅游格局发展,打造新邵“生态农业+旅游”的乡村旅游特色品牌。

如今的新邵,山美、水美、人心更美,是名副其实的“湖湘之心”。

公德教育促扶贫,是一个久久为功、步步为营的过程。为了配合持久发力打赢这场脱贫战役,新邵县按照“一村一队”的原则所有贫困村安排127个扶贫工作队驻村帮扶;对于有贫困人口的非贫困村,从县直机关单位选派187名科级干部联村帮扶,与乡镇驻村干部一起组成工作队,按驻村管理办法进行考核。

“乡风新、环境美、亲邻和、公益为”的公德教育在新邵大地上回荡。天天都是新气象,年年都有新发展,新邵人民凭借勤劳的双手,为向往的生活不懈奋斗。(曾诗珈 张利成 周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