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睛】油菜拥有过厚积薄发的发芽生根,与自然争斗的顽强生长,营造过争奇斗艳的花海奇观,经历过千锤百炼的涅槃重生,才显得罗平依鲁菜油弥足珍贵。
云南省罗平县是全国31个油菜籽生产基地县之一,每年种植100余万亩油菜,有世界最美自然天成花园美誉,被誉为地球上春天最美的地方!
罗平县位于云南省东部,地处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是云南省的东大门,素有“滇黔锁钥”“鸡鸣三省”“东方花园”“绿色油库”“滇东油库”美誉。县委、县政府围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这个中心,发挥资源、区位两大优势,打好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实施基础强县、产业富县、生态立县、科教兴县四大战略,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旅游品牌化、城乡一体化、全域信息化五化联动,打造生态罗平、活力罗平、宜居罗平、宜业罗平、健康罗平、幸福罗平。
罗平县气候、土壤条件适宜油菜生长,油菜播种面积从1944年的1.03万亩发展到如今的100余万亩。随着油菜生产的发展,品种的更新,种植管理的科技措施深入到农户,从撤播到牛耕点播再到机耕分墒塘播,从单纯只会施点农家肥到运用科技测土配方施肥,加强中耕管理,质量提高,产量提高,每亩油菜产量180公斤左右。初秋,罗平大地播下金色的希望,菜油的品质保障来自于菜籽的规范种植,推广高产、优质、双低、高含油量等特性的油菜籽品种,推广合理密植、适时间苗、合理施肥、防治病虫害、追施硼锌微量元素等规范化种植措施,从种植到培育,实现科学的施肥及田间管理。冬季很多地方素雪覆盖山川大地,罗平山坡上、山脚下、山间中因油菜绿色显得盎然生机。油菜越冬生长,默默无闻的静待花开,每一朵春天绚丽绽放的花朵,都经过寒冬的肆虐,才迎来初春的阳光。春季,一朵朵油菜花苞探出头来,本来只想伸伸懒腰,试探下春天是否来临,迎着罗平暖阳的气息,便忍不住将全身都舒展开来。于是,一朵朵油菜花争先恐后的露出金色笑脸,惊艳了整个春天。初夏,油菜花纷纷花谢归落于尘土,在春雨的滋润下心房逐渐变得充实,每个种荚里都胀满了种籽。菜籽荚慢慢由碧绿被染黄,田野又回归金色的海洋,菜籽荚相较于油菜花的颜色,金色更加深沉稳重,历经了风雨洗礼,慢慢褪去青涩,不再散发香气招蜂引蝶,安静地守望着这片生养它的沃土。农民趁着油菜似黄非黄的时就得收割,大型联合收割机、运输机来回穿梭,田野里、晒场上一派丰收的喜悦。橙黄的种荚里装着几十粒菜籽,不仅能传宗接代,还可变成人们翘首以盼的宝贝——菜籽油。
罗平人爱油菜,外来客人欣赏罗平油菜,更欣赏罗平人,一株谦逊质朴的油菜,根深扎泥土,攀依岁月顽强生长。精明的罗平人花开时分搞旅游、收获季节卖菜籽。油菜产业催生赏花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助推农业龙头企业跨越发展、为旅游服务业锦上添花。县委、县政府全方位启动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交通、通信、电力、城市配套设施和旅游景区建设,让游客感受“自然罗平、风光无限,资源罗平、商机无限,金色罗平、魅力无限,和谐罗平、发展无限”。
油菜拥有过厚积薄发的发芽生根,与自然争斗的顽强生长,营造过争奇斗艳的花海奇观,经历过千锤百炼的涅槃重生,才显得罗平依鲁菜油弥足珍贵。罗丽江以传承古法木榨菜籽油技艺为己任,秉承古法榨油传统技艺的做法,按照祖辈口传木榨菜籽油技艺生产依鲁牌菜籽油。2012年,组建起罗平县香逸油脂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依鲁商标对古法木榨菜籽油进行保护;2013年10月,被命名为“曲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菜籽油古法压榨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13年12月依鲁菜籽油古法压榨技艺被云南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12月在罗平挂牌成立“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菜籽油古法压榨技艺传习所”;2018年2月建起了罗平菜油博物馆;2013年10月29日注册成立罗平金丰油脂有限公司,2018年投资6000余万新建年加工6万吨油菜籽生产线。该生产线在保留传统非遗古法压榨技艺的基础上,采用国内目前最先进的电磁炒籽技术,和新式环保节能榨油技术两项技术相融合而规划设计出来的生产线,实现了非遗传统古法压榨技艺与现代先进的电磁、微波炒籽技术,自动进料、自动出料装置,自动调节入榨水分,自动排湿除尘,和新式环保节能榨油技术,物理精炼,自然留香等技术的完美融合,在提高菜油产量,降低成本的同时,又留有传统技艺生产时所具有的浓郁纯正香味,确保菜籽油的营养鲜香,味美醇正。(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