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罗平:依鲁菜籽油炸鸡纵奇香无比(组图)

发布时间:2020-08-18 11:45:4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罗英  |  责任编辑:宋卿
大字体
小字体

【点睛】罗平人炸鸡枞油喜欢选用罗平金丰公司生产的依鲁牌菜籽油,菜籽油炸出来的鸡枞油香。



鸡枞属菌类植物,是菌中之王。《辞海》是这样解释的:担子菌钢,伞菌科。雨季发生于田野的白蚁窝上。菌盖刚出时呈圆锥形,展开后中央有显著凸起,表面黑褐或微黄色。菌褶白色,老熟时微黄。鸡枞可食用,味甚美。纵菌,高脚伞尖,欲谓之鸡纵。《本草钢目》记载“鸡纵……盖胃清神,治痔。”不管什么书,解释鸡纵共同点就是菌类、味美。

云南省罗平县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常年阴雨绵绵,夏季常降大雨暴雨,鸡枞又主要产于红沙土质的山地和松林中,故罗平鸡枞多而肥嫩,在省内外都很有名气。罗平有谚语,五月端午、鸡枞拱土。农历五月后,雨量充沛,土壤湿润,适于鸡枞生长。罗平鸡枞出土还有一定的规律,先出的是独鸡枞,独鸡枞虽只一朵,但肥大且特别滋嫩。鸡枞破土时,先露尖顶,再露形如斗笠的头部,继露茎部。鸡枞在半开时采挖最好,一旦头部如伞盖全部撑开,鲜嫩味就稍差一点了。农历六、七月间,在狂风暴雨、电闪雷鸣过后,鸡枞成簇成片生长在林间、地头,小的有拇指大小,稍大一点的像牛角,最大的如草帽,菌盖浑圆、菌体肥硕。



罗平鸡枞品种较多,按颜色分为褐鸡枞、白鸡枞、黄鸡枞,形貌俊秀、肉质细嫩的褐鸡枞为上品。褐、白二类六七月间最多,黄鸡枞一般八月破土。褐鸡枞帽呈牛角般乌黑铮亮,又称之为牛角鸡枞。白鸡枞往往一窝一片聚集生长,一旦发现,便是满载而归。最有趣的要数黄鸡枞生长的地方,总有一朵出土较早的大朵,那株黄色油亮的帽尖有规律地偏向一侧,帽顶突出地向同一个方向拉长,似乎在招呼身后排列生长的同伴,也像为第一个发现它们的人指路。顺着菌盖指向一看,就可见到高矮不等的鸡枞排成整齐的长队,因此又被人们称之为指手鸡枞。鸡枞以大小又可分为鸡枞和鸡枞花两类,滋味各有特色。鸡枞花属于鸡枞家族的小妹妹,纤细如素馨花,根长像豆芽,白茫茫一片,无数无目。采摘鸡枞花三分靠力气,七分靠耐心,否则摘花丢根,得不偿失。鸡枞要及时采收,破土后采摘,鲜嫩肥硕,过五六日就被虫蚁蛀空而腐烂。鸡枞采摘有一定规律可循,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大概有多少,头顶斗笠、身披蓑衣、起早贪黑、勤劳善良的人根据以经验寻找鲜美的鸡枞。罗平鸡纵满街卖,但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在罗平大地上找到鸡纵,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不是碰巧遇到鸡枞,吃鸡枞只能上街购买了。



罗平鸡纵名声远播,无论是一箩一箩卖鸡枞的人,还是一大碗一大碗吃鸡枞的人,都幸福的享受着这山珍美味带来的惬意生活。夏秋季节,罗平鸡纵满街卖,这是吃鸡纵的黄金时节,无论是宾馆酒店的豪华餐厅,还是大街小巷的普通小食店,罗平鸡纵成了他们共同的品牌。在罗平,鸡纵吃法多种多样,若烹制新鲜采摘来的鸡枞,可加鲜肉或火腿片爆炒,也可素炒、清炖、清蒸、煮汤,都鲜甜甘美,非常可口。最常见的是烧鸡纵汤和素炒鸡纵。无论是烧还是炒,鸡纵是惟一的主体,一般是配一点点青辣椒片。罗平餐桌上的鸡纵那种鲜味、那种香味、那种泥中深藏的回甜味、那种天地不可触摸的飘忽不定的风味,让人回味难忘。鸡纵油乃做凉菜或吃早点的上佳配料,同时也是馈赠亲朋的上佳礼品。将洗净的鸡枞速冻,吃的时候解冻即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鲜鸡枞的特殊香味,但口感上自然略略逊色。洗净煮熟后加调料腌制,这叫腌鸡枞,又叫水鸡枞。洗净煮熟后加调料晒干或直接加调料烘培至干,叫干鸡枞。干鸡枞可以作为日常零食,也可以加水浸泡至软,再同青辣椒、姜丝一起凉拌,素淡爽口。



《旅滇闻见录》中有这样的记载,熹宗皇帝只让太监魏忠贤品尝鸡枞,连张皇后都尝不到。因为这鸡枞来之不易,是由驿站递送到京城的,路途实在太遥远,在古时候要让鸡枞保鲜太难。云南人为了能在长时间都可以吃上鸡枞,就发明鸡枞油的制作方法,鸡枞油是吃粥,面条,米线、凉拌、馒头的最佳调味品。鸡枞油吃起来是人间美味,做起来却是非常的辛苦,做鸡枞油需要大量的鸡枞菌,十斤新鲜鸡枞只能炸出三斤左右的鸡枞油。而且鸡枞菌清洗就是个大问题,需要用南瓜叶或者小刷子一朵一朵的刷净鸡枞身上的泥沙。罗平盛产油菜籽油,这让鸡纵和菜籽油寻找到了一个神奇精妙的完美结合点。罗平人更喜欢把鸡枞炸成鸡枞油吃,黄橙橙的鸡枞油,散发着诱人的香味。炸鸡枞,将洗好的鸡枞菌放入漏筛里沥干水分,把沥干水分的鸡枞菌用手撕成小条,把鸡枞朵和杆杆分开装。高温加热一锅热腾腾的依鲁菜籽油,先放入花椒、辣子、大蒜,在锅里翻滚炸出香味,调中火再倒入鸡枞。先放鸡枞朵炸至水分干再放鸡枞杆,鸡枞朵水分多、用时久才能榨干水分,是为了避免杆杆先被炸糊掉。水分炸干后放入盐用小火炸,不停翻动煎炸,避免部分受热不均匀炸糊。朵朵和杆杆都炸成了金黄色,喜欢酥脆的可以起锅了,喜欢干香的可以炸酥脆再出锅。一道美味可口的油炸鸡枞就做成了,冷却后放在密封罐中储存,吃米线或者面条时加入鸡纵油,奇香无比。



鸡枞油看上去不起眼,但一闻到那香气就会爱不释口,早餐吃米线面条时若是能加上一勺鸡枞油,那碗米线简直就是奇绝美味!罗平人炸鸡枞油喜欢选用罗平金丰公司生产的依鲁牌菜籽油,菜籽油炸出来的鸡枞油香。依鲁菜籽油炸鸡枞的确是最昂贵,最鲜美的山珍。罗平人若送人一罐用依鲁菜籽油炸的鸡枞,这人,必是最珍惜、最喜欢的人。罗平金丰是云南金丰汇油脂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采取公司+科研+基地+合作社+互联网的产业发展模式,2018年投资6000万元兴建标准化厂房,年加工菜籽能力6万吨,采用国内一流水准的绿色环保增香型物理压榨、物理精炼油生产线,年产浓香菜籽油1.98万吨,饼粕4.02万吨,产值4亿多元。罗平金丰生产线采用现代先进的电磁、微波炒籽技术,自动进料、自动出料装置,自动调节入榨水分,自动排湿除尘,和新式环保节能榨油技术,物理精炼,自然留香等技术,是国内目前最先进的物理方式菜籽油加工技术。罗平金丰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诚信促发展”,以“做云南最好的菜籽油”作为企业的使命,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天然、健康、安全的菜籽油。曲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菜籽油古法压榨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罗丽江,坚守和传承古法木榨菜籽油技艺精髓,沿用古法榨油“清洗、晾晒、炒籽、研磨、蒸粉、包饼、压榨、沉淀、水花”工序榨油,全部靠手工完成,先将菜籽清洗晾晒,用炒锅把菜籽炒熟去皮,露出黄色的菜籽,然后进行碾磨成粉、上锅隔布蒸煮、出锅扎成圆饼成型,才能上圈装榨,最后木槌撞榨出油。罗丽江2012年组建了罗平县香逸油脂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依鲁商标对古法木榨菜籽油进行保护;2013年10月,被命名为“曲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菜籽油古法压榨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13年12月罗平依鲁菜籽油古法压榨技艺被云南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12月在罗平挂牌成立“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菜籽油古法压榨技艺传习所”;2018年2月在罗平建起菜油博物馆。依鲁古法木榨菜籽油,诠释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精神,延续了中国老味道,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之路,开创了中国非遗保护经验,掀起了地道、正宗香的依鲁菜籽油消费热潮,依鲁成为中国菜籽油行业首个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菜籽油品牌,竖起了中国非遗菜籽油第一品牌。(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