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罗平:传承文化 依鲁菜籽油飘香滇黔桂

发布时间:2020-08-19 10:43:4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罗英  |  责任编辑:宋卿
大字体
小字体

【点睛】滇黔桂三省区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民谚,物产丰富,四季出美味时鲜,有被誉为真菌之花的山珍竹笋、竹荪、名贵的银耳、香菇、鸡棕菌及各种食用菌。



依鲁菜籽油畅销云南、贵州、广西三省区,逐步走向全国,为消费者带来传统美食的享受。在昆明销售点,一名正在选购依鲁菜籽油的客人说:“我到罗平旅游时看过依鲁菜籽油生产过程,当时就买了两壶,炒菜特别香,现在昆明有罗平依鲁菜籽油卖,购买很方便,依鲁菜籽油,营养健康好味道。”



云南省罗平县位于东经103°57′~104°43′、北纬24°31′~25°25′之间,地处滇东高原向黔西高原过渡的斜坡上,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地质结构复杂,西部和北部是较为完整的滇东高原面,中部属岩溶断陷湖形盆地,东部和南部受河流侵蚀、切割,形成中低山和峡谷相间的地貌,最高海拔白蜡树山主峰2468米,最低海拔鲁布革乡三江口722米,相对高差1746米。县内八大河一带属南亚热带气候外,其余为高原季风气候。夏季受暖湿气流影响,多大雨和暴雨;冬季受昆明静止锋控制,常阴雨连绵,特殊地形地貌和气候为油菜生长提供了优良条件。罗平县每年种植油菜100余万亩,在中国甚至世界都是唯一,百万亩油菜花种植园成为春天最亮丽的风景,被中外游客誉为地球上春天最美的地方,获得“世界最大的自然天成花园”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滇黔桂三省区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民谚,物产丰富,四季出美味时鲜,有被誉为真菌之花的山珍竹笋、竹荪、名贵的银耳、香菇、鸡棕菌及各种食用菌;有各种淡水鱼,有滋补药材天麻、三七、虫草、杜仲等。罗平县便有了“东方花园”“鸡鸣三省”“滇东门户”“滇黔锁钥”“绿色油库”“滇东油库”之称。

罗平出产的依鲁菜籽油因绿色健康,成为当地老百姓烹饪美味的最佳选择,独具特色的滇菜也称云南菜、云贵菜,辣味适中、佐料讲究、力求原汁原味。滇菜由三个地区的菜点特色构成,滇东北地区交通较为便利,与中原交往较多,与四川接壤,其烹调、口味与川菜相似,以沾益辣子鸡、曲靖蒸饵丝、辣炒野生菌为代表;滇西和滇西南地区因与西藏毗邻以及与缅甸、老挝接壤,少数民族较多,其烹调特色受藏族、回族、寺院菜影响,各少数民族菜点是主体,以大理乳扇为代表;滇南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资源丰富,以菠萝饭为代表;滇黔地区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居住着汉和回、彝、白、苗、傣等许多少数民族,各族劳动人民运用本地丰富资源和土特产,创造了多种多样的菜肴,经长期烹调实践,注意吸收了川菜和鲁菜的技艺,不断地融汇和改造,取长补短,逐步形成了具有浓厚地方风味的滇黔菜系,其口味特点是鲜嫩、清香回甜,酸辣适中,偏酸辣微麻,讲究本味和原汁原味,酥脆、糯、重油醇厚,熟而不烂,嫩而不生,点缀得当,造型逼真。滇黔风味菜以昆明、贵州等地为中心,集中了本地各民族烹调技法之精粹,充分发挥了选料广,风味多,以烹制山珍、水鲜见长。



走进依鲁、认识依鲁、爱上依鲁,拥抱健康。云南罗平金丰公司坚持健康生产理念,以质量为重点,以品牌为引领,用心做高品质产品,用工匠精神打造天然、绿色、营养、健康的菜籽油,创建依鲁特色品牌,致力于为生活添一份色彩,给生命一份健康,给家人一份幸福,确保物美价廉的依鲁菜籽油走进千家万户,让消费者吃上放心油。罗平金丰是云南金丰汇油脂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采取公司+科研+基地+合作社+互联网的产业发展模式,年加工菜籽能力6万吨,采用现代先进的电磁、微波炒籽技术,自动进料、自动出料装置,自动调节入榨水分,自动排湿除尘,和新式环保节能榨油技术,物理精炼,自然留香等加工技术。



滴滴香浓,源自传统。罗平金丰公司秉承传统非遗古法制油工艺,该公司董事长罗丽江是传承人,家传古法榨油技术,八大步骤匠心独运,辈辈传承:菜籽先清洗晾晒,炒锅加热菜籽炒熟去皮,保留金黄菜籽仁,再进行碾磨成粉、上锅隔布蒸煮、出锅扎成圆饼成型,才能上圈装榨,最后木槌撞榨出油。每一道工序严格把关,每一个步骤都凝聚了智慧与辛劳,以确保菜籽油的醇厚原香、营养精华。吃依鲁古法木榨菜籽油,吃的传统文化,吃的是营养健康,精选天然、无污染的菜籽,不掺任何化学原料,只是和原木自然融合,保证自然的原汁原味,油色泽金黄透明,杂质少,味道醇厚,安全卫生,更耐储存。罗丽江为了让这非遗文化活起来,每一步都按传统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在古法榨油生产线,布依族传统的水车、石碾子、木蒸笼、木头榨筒、石制油盒子、木制油缸等均为传统古式榨油工具,再现了菜籽油古法压榨技艺清洗、晾晒、炒籽、研磨、蒸粉、包饼、压榨、沉淀、水花等。依鲁古法榨油古香、古色、古味,天然、健康、原生态,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罗平金丰在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地域传统饮食文化上,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非遗保护之路,贡献了宝贵的非遗保护经验,并掀起了热爱生活、热爱传统文化、爱上依鲁菜籽油的热潮。(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