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横路村:山村喜闻书香 田间开遍金银

发布时间:2020-08-25 10:47:2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曾诗珈  |  责任编辑:安平
大字体
小字体

【点睛】“以前没通路,不好做事,现在路通了,干活顺畅了。原本我一直在外打工,现在在村里也可以靠自己的双手挣钱了。”贫困户向瑞康现在每天都干劲十足,脸上挂满了微笑。


横路村位于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葛竹坪镇,距离葛竹坪镇政府约9.5公里,是全省549个深度贫困村之一。2019年,湖南省教育厅驻横路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麻文君来到村里开展扶贫工作。该村共有17个村民小组,共431户1348人,其中农业人口1200人,2014年识别贫困人口161户509人,贫困发生率为42.4%。

强基固本,稳健脱贫

长沙市距离横路村近400公里,坐高铁至溆浦南站下,还有一个半小时的车程。2018年6月20日下午,怀化市委副书记、市长雷绍业深入横路村调研贫困村通组公路建设,强调要提高认识、压实责任,在保障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全力抢抓进度确保按时完成任务。雷绍业在现场仔细查看,并详细了解修建道路的筹资模式、施工进度安排等情况,要求要加强管理,严格控制建设成本,把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用最少的钱修最好的路。

这几年,通过驻村工作队的努力,横路村硬化村组公路约16公里、新建连镇公路近2.3公里;硬化团寨入户路约6公里。贫困户向瑞康说:“以前没通路,不好做事,现在路通了,干活顺畅了。原本我一直在外打工,现在在村里也可以靠自己的双手挣钱了。”

以前,横路村祖祖辈辈的饮水主要依靠附近的山泉水。但是因为水量不大,在夏季或者用水高峰时期,村民家里往往用水紧张,甚至出现断水的现象。驻村后,工作队争取资金90余万元,完成了安全饮水提升工程,修建水井保护设施2座,集中供水惠及农户247户,实现全村饮水安全全面达标。

麻文君走访鱼形组的时候,发现这里非常偏僻,村民日常出行需要渡水过河,碰到雨季河水暴涨时便只能待在家里不敢出门,生活十分不便。当问到村民有什么需要时,他们说:“给我们一些沙子和水泥,我们可以自己修一座桥。” 麻文君被村民们的淳朴所感动,于是积极联系,争取后盾帮扶单位的支持,着手帮助村民修了一座便民桥。

此外,在工作队的帮助下,横路村投资120万元用于完善农田水利设施,硬化灌溉水渠5公里;修建通信基站1座,目前移动、电信光纤网络已开通,基本实现了4G网络全覆盖;发放垃圾桶600余个,建设垃圾池17座,厕所改造59户,大力整治横路村人居环境;建成村卫生室,完善卫生室功能设施,现有村医2名;建成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和党建文化广场……

基础设施的完善在改变了村容村貌的同时,也让村民们有了切实的获得感,脱贫致富的步子也越走越稳了。2018年9月,贺德禄接过了溆浦县扶贫办主任的接力棒。刚上任的贺德禄立马建议溆浦县委、县政府“每周一研究、每周一调度、每周一提示”,为全县脱贫攻坚掌好舵;步步为营,逐步推进村组公路、电网改造、安全饮水等“六大清零”项目。

因地制宜,产业先行

要稳定脱贫,就要发展产业,让村民们靠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工作队根据横路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两茶一药加红薯粉”的产业发展规划。一是通过“以奖代补”形式,积极扶持村民们自主发展金银花、杭白菊、油茶、红薯等特色种植产业。累计发放产业奖补资金44.25万元,惠及贫困人口84户295人。二是积极发展村集体经济。成立了横路村老树油茶专业合作社,投入90余万元建设油茶、茶叶、金银花等农副产品加工车间两座,车间年加工茶油4万余斤,产值90余万元,惠及贫困户98户331人,实现年分红4.965万元。建成油茶林下复合型产业基地,可稳定解决近40余个贫困劳动力就业问题,基地预计年创收50余万元。通过努力,横路村村集体收入实现了从2018年为0元到如今近15万元的突破。

新建组贫困户刘兴发,家里有6口人,妻子和儿媳患多种疾病,一年治疗费用要三四万元,孙子孙女均在校读书,家里是“穷得叮当响”。在工作队的帮助下,他把远近抛荒的田土都种上金银花、太子参、玉竹等中药材作物,不仅自己致富了,还带动全村10户贫困户走上致富路。

为了让村民可以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工作队联系专业技术人员实地培训指导18户贫困户发展起创业项目,并帮助争取资金、协调贷款、提供服务,引领产业脱贫进入“快车道”。工作队还以入股分红形式入股溆浦嘉菲公司和溆浦银珍菌业,惠及贫困户14户40人。

在湖南省教育厅、怀化市食品行业协会等单位、组织的大力支持下,工作队积极开展“以购代捐”活动,帮助横路村村民销售自产山茶油、土鸡、土鸭、土猪、山羊、牛、手工红薯粉等农产品。截至2019年12月底,累计订单金额约250万元,“以购代捐”消费扶贫,解决了农户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农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增加了村集体收入,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村主任夏洁对记者说,为了帮村民们销售产品,麻文君常常深更半夜还亲自跟着货车运货。

引领美德,书香同行

扶贫先扶志、扶智。思想不通,无动于衷;思想打通,一通百通。驻村伊始,在走访调研时,工作队发现部分群众“等靠要”思想特别严重,有的等着别人送钱送物,有的安于现状,饿不着、冻不着就行;有的总想吃救济,不愿摘穷帽等等。

工作队通过传承和发扬传统美德,完善村规民约,提倡节俭办红白喜事等方式,用“勤劳致富、勤俭持家、赡养家庭”等内容引导群众向上向善;广泛开展农村好人、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群众一起评、大家受教育。

团坳组贫困户向旭东,儿子参军、妻子多病,他凭借自己的努力脱了贫,被评为“道德模范”。村里很多贫困户受他影响,纷纷树立起自力更生、脱贫光荣的理念和志向,真正实现了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

培根说过:“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湖南省教育厅机关团委、关工委联合湖南新华书店集团、湖南教育电视台及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在村里开展了“汇聚爱心,共沐书香”系列活动,为横路村捐建农家书屋一间、捐赠图书近万册,并为村民带来了精彩的文艺汇演,大大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粮食。湖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王建华为活动致辞,这是他第六次来到横路村,虽然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但是他仍然亲自到村参加活动,与当地村民共同分享喜悦。活动开始之前,麻文君、蒋理等人还亲自为村民们搬凳子。

不怕穷一代,就怕代代穷,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在教育。横路村的教育,一直是湖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湖南省委教育工委书记蒋昌忠最为关心关注的事情。自收到工作队反映村里复建小学愿望强烈后,蒋昌忠便亲赴实地进行调研,并提交厅党组充分论证,决定专项拨付横路村小学建设资金110万元,先建成横路村幼儿园,等条件成熟时复办村小学。目前,村幼儿园主体建设已接近尾声,预计今年9月秋季开学投入使用,届时将惠及近30名幼儿。

据贫困户向小林介绍,原本村里的孩子去上学,要走几十里的路,早上六点出发,上午九点才能到学校。“如今村里办了学校,今年9月1日开学,这是一件大好事!”

此外,横路村所有建档立卡经济困难家庭学生的助学金落实到位,累计享受泛海助学3人、雨露计划6人,所有义务阶段学生无一人辍学,义务教育有保障;通过协调,省教育厅直属高校到村多次开展大学生“三下乡”活动,送教上门28次。

义务教育有保障,是“两不愁三保障”的内容之一。在溆浦县扶贫办的支持下,去年秋季,该县开展“找学生·回学校”控辍保学专项行动。“全县户籍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学生147889名,要逐个进行核查,做到‘一个不少,应学尽学’,很不容易。”溆浦县教育局主任督学梁文忠坦言,这得益于贺德禄落实政策的钉子精神。

牢抓党建,以身作则

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自驻村起,工作队就坚持党建引领,把支部建设作为核心工作来抓,建立结对帮扶工作机制,开展分类施策、精准帮扶活动。严格抓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缴纳党费等各项组织生活制度的落实,2019年共召开支部党员大会12次,支委会18次,组织生活会2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次。工作队把宣传引导、帮助落实政策、激发内生动力作为重点工作,建成了党员活动室、党建文化广场,制作了12块大型宣传栏,在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绘制了墙绘,开展了送戏下乡等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

2019年7月,蒋昌忠挽起裤脚,迈开步子,顶着33摄氏度的高温,翻山越岭、爬坡过坎,走了近一个小时来到村里。在横路村村委会,蒋昌忠主持召开了湖南省全省教育脱贫攻坚专题党组会,在重温了党中央关于“精准扶贫”与教育扶贫工作的指示精神,听取了工作队关于驻村帮扶和湖南省教育厅扶贫办关于全省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等情况的汇报后,大家纷纷就此次主题教育的开展谈了认识和体会,并就做好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发出铿锵誓言。

横路村2019年共发展入党积极分子1名、发展新增预备党员2名,发现培养后备干部2名,新增大学生村务专干1名。从长沙理工大学毕业的大学生村务专干吴钰,发挥自己的优势,为村里的党建活动做出积极贡献。一系列措施施行后,村干部们的作风得到巨大的改变,向开章说去年洪灾的时候,在第一线处处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

据村支书罗太生介绍,今年疫情期间,麻文君回家与亲人团聚仅三天,正月初一就告别家人,驱车赶往横路村,立即投入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他迅速组织驻村干部、村支两委和无职党员召开视频专题会议,组建村级防疫工作指挥部,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逐户开展走访摸排,挨个对村民进行宣讲,及时劝导疏散聚集的人群。

横路村团坳组一位村民原定于1月28日嫁女设宴摆酒,麻文君与工作队队员多次上门沟通劝导,宣讲疫情防控知识,说明利害关系,最终该村民同意延期举办,避免了一次人群大规模聚集。

“我现在不敢与孩子过多的视频,怕被问什么时候回家。”每每被问及想不想妻儿时,麻文君总有愧疚,但他表示,“虽然对家人有所亏欠,但疫情来临时,我心中很牵挂村里的‘亲人’!”

抗疫是一场战役,扶贫何尝不是一场战役呢,为了村子的脱贫致富,患有严重糖尿病的村支书罗太生,每天六点就到村支部开始工作,总是在第一线与村民做工作,下班回家后还要自己做家务。

为了扶贫工作,2019年,贺德禄主动放弃年休假,国庆长假也没休一天,在贺德禄的办公室一直放着“三件宝”——雨鞋、雨伞、手电筒,随时准备下乡。办公室里还有一张沙发,这也是他的一张“临时床”。加班晚了,他就睡在沙发上。因为长期劳累,他患上了骨质增生。

谈到扶贫感受时,工作队副队长蒋理说,扶贫要用心、用情、用力。“扶贫是要有情怀的,没有情怀就做不下去;要用心去和村民们交流,不然就不可以了解村民们的诉求是什么;对于村民的诉求要用力办好,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当谈到扶贫工作结束后工作队就要离开,村主任夏洁感叹道:“这几年,我们一起吃饭、工作,已经是好朋友了,村民们亲切地称他们为‘新时代党的代表’。希望他们常回家看看,他们为村里付出了太多的心血。”

2019年,溆浦县接受摘帽评估、省级考核、国家考核“三场大考”,该县以漏评为0、错退为0、群众满意度99%的成绩,顺利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13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被评为“好”等次,被湖南省委、省政府评为脱贫攻坚先进县。

如今溆浦的山还是那座山,溆浦的水还是那江水,但通过脱贫攻坚战,坐落在大山深处里的那个家却变了模样。截至2019年底,横路村已累计脱贫93户325人,贫困发生率降为0.5%,成功脱贫出列。如今的横路村风光迤逦,一路书香,遍地“金银”。(曾诗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