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9月2日讯 说起红茶,正山小种是一个永远绕不开的话题。作为红茶的鼻祖,尽管经历了太多的沉浮,却依旧是世界上独一无二、最具代表性的茶种。
在正山小种的发源地——桐木村,拥有约31万亩天然林,其中有大约3.2%的茶山。这里的茶树与各种珍稀动植物,共生共荣,共同构成了原生态森林系统。这片原生态净土,孕育了无数的好茶,其自然的真味令人着迷。
也许每个人的喜好不同,虽然喝过不少茶,但远不及我对六分之二茶业正山小种的感情来得深沉。它成立于2018年,茶有六大类,武夷山独占其二,又坐拥双“世遗”,可谓是天造地设。公司以弘扬、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主营武夷岩茶与武夷红茶。其创始人梁庆朝,系正山小种二十四代传人、“非遗”传承人梁骏德师傅的子孙。也正是这位年轻人,让我有缘接触到这款茶。
此季的武夷山,秋风渐起,凉意阵阵,饮红茶正当时。在弥漫的茶香中,我再次重新认识了这熟悉又陌生的正山小种。
犹记得第一次品尝六分之二茶业的正山小种,它依然保持着400年前的滋味,青涩渐退,透发出了红茶的本真醇香,留在口腔里的是满溢的欢畅愉悦,这是一种历久弥新的正味。最是那迷人细腻的松烟香,融于汤中,汤感鲜活,久久不散,饮过后齿颊留香,让人流连不已。
细细品味,琥珀色的茶汤中涟漪泛起,把人的思绪带回到400多年前的某一天。
“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村的村民祖祖辈辈都制茶,而正山小种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下诞生的。”梁庆朝介绍说,相传明末的某年,一支军队从江西进入福建,路过桐木村,桐木村民闻风而逃,躲到深山去。当时天色已晚,士兵们在茶厂驻扎,睡在茶青上,等军队离开后,茶青已经开始变红,产生不同程度的发酵。村民们赶紧将茶青用当地盛产的马尾松烘干,这种带有马尾松特有的松脂香味的茶,并没有受到人们的喜爱,因为当时的人们从来都习惯饮绿茶。于是,村民们便将茶挑到星村去出售。这种茶出售后的第二年被人高价订购。于是,这种发酵茶开始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从此闻名遐迩。一次偶然,却不经意地催生了世界红茶鼻祖。时光流转,沉淀下来却是时光的滋味,岁月的醇香。
也正因正山小种是发酵茶的缘故,它会随着岁月一起慢慢变老,越陈越香。存储一二年后,香气转为干果香,滋味也会变更甘醇,如醇厚的陈酿。若超过三年,滋味则更细腻绵密,汤感稠滑,有着圆融之美。
于是,对正山小种,茶友们都有着近乎虔诚的热爱。温润泡饮,慢慢唤醒沉睡的茶,桂圆香借水而发,柔和曼妙。而悬壶高冲,就好比厨艺中急火快炒,香味顷刻溢出,令人浑身的细胞仿佛都兴奋起来。可以说,它已是茶室中的必备茶品,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开门七事”之一。一杯正山小种,是生活的必需,也是闲情雅致的慢生活。
“茶是可人儿,万灵丹。寒冷若你,茶将为之温暖。激愤若你,茶将为之安定。沮丧若你,茶将为之开怀。疲惫若你,茶将为之抚慰。”19世纪英国的政治家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深情地讴歌道。正山小种,这片来自东方的神奇树叶,就此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不变的是,“茗”扬世界香飘寰宇的中国味道。(冷竹 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