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屡获重要发现 再现丝路甘孜文化遗存

发布时间:2020-09-10 15:49:1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尤紫璇  |  责任编辑:安平
大字体
小字体

中国网9月10日讯 自8月30日以来,来自北京和四川的考古、历史、人文、艺术和藏文化等多个领域的10余位专家学者组成科考队一路深入甘孜州北线,正在对康定、道孚、炉霍、色达、甘孜、石渠、德格、白玉和新龙开展为期近半个月主题为“丝路甘孜•康藏秘境”的专家科学考察活动。

此时,科考队已历经康定、道孚、炉霍、色达、甘孜、石渠六县,行程过半,科考队已发现多处与南丝路息息相关的甘孜州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信息。此次行动,甘孜州乃是在全省率先主动融入和推动“丝绸之路南亚廊道四川段”建设之举,也是在省委省政府指导下,全面配合做好“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战略部署上来,紧密结合实际抓好各项任务落实,不断开创四川涉藏工作新局面”的贯彻执行工作。

途中,专家学者不断被甘孜州丰富多样的历史人文和广袤磅礴的景色所吸引、震撼……迄今为止科考行程已过半,回溯科考队已走过的路迹,本文梳理“丝路甘孜”科考队行过六地科考所获。未来几日,科考队还将对德格、白玉、新龙继续进行科考。

遗落在康定“南丝路”的故事

曾被称为“打折多”“打箭炉”的康定市,不仅是茶马古道重镇,更是“南丝路”上贸易、文化、经济等信息交汇、融合、碰撞之地。

图说:甘孜州博物馆馆藏——虎皮帐篷

在甘孜州博物馆,科考队被这里的镇馆之宝所吸引,这是一个由百张虎皮和豹皮、水獭皮等制成的有四百年历史的虎皮帐篷。帐篷上下部位,围绕镶嵌着多达15800多颗不同造型的白色海贝。科考专家们仔细观察帐这些远道而来“外来货”,探讨分析当年“南丝路”上在此的贸易往来和人文故事。

图说:虎皮帐篷上的海贝

此外,科考队还在甘孜州非遗馆和塔公寺查看了收藏的丝绸实物和丝绸唐卡。专家仔细辨认几幅丝绸唐卡,认为皆来自十九世纪。除了丝绸唐卡,专家还发现一些出土的银器明显和中原类似。作为此次科考行动的起点县,康定丰富的丝路文化和丝路文明遗存开启了专家科考队深入探索和考察丝路甘孜的浓厚兴趣和决心。

道孚汉文题记木板再现民族紧密融合

在道孚,科考队有了“丝路甘孜”科考的重要发现——汉文题记木板。

8月31日下午,“南丝路”科考团翻山越岭抵达道孚县协德乡泰宁古城。在清初到此经商的山陕籍商人所建的汉式建筑关帝庙遗址附近居住的居民,为科考队特地拿出了几块木板和几块木柱,在木板拼凑的过程,“万家生福”字样呈现出来,仔细辨认,木板左侧刻有“恩宪 西翁公祖大人武 德 军门老大人陈”几行字,右侧上书残缺字样 “十三年四月初八日”,落款显示为“众街民等叩建”的汉文信息。木柱则呈现精美的鱼、龙等纹刻。这个科考实物的发现,丰富了“南丝路”汉藏民族交融元素。

图说:在道孚发现的汉文题记木板

图说:木柱上精美的图纹

从事地方人文与历史、地理和非遗项目挖掘与保护等研究的学者表示,泰宁古城是商品流动和驻军守边产生的民族迁徙带来民族交融的一个缩影。关帝庙遗址显示其按照汉地规制修建,但它又借用了格萨尔王的传说和形象,融关公与格萨尔于一体,既显示出民间商贸交流和民族迁徙流动在当地的变通适应,也显示出汉藏文化历经岁月磨砺的融杂一体。经专家考察,此处关帝庙墙体的夯土形态及构成和同在此地的土地庙各异,显示二者建造年代不同。推测土地庙早于关帝庙出现,年代可能与年羹尧驻军筑城大致同期,为所驻汉军所用。关帝庙则晚很多,更多为商贾和稍后定居此地的汉族人所用。

图说:关帝庙残墙

图说:遥望泰宁古城

科考团研究地方历史和藏羌彝走廊的专家推测,泰宁作为康定西来第一城,是元明时期重要的军事、经济重镇。陕西人自元代随忽必烈军队入藏。他们在泰宁经商,屯垦,兴街设市,发展生产,也将陕西关帝信仰、饮食习俗(花馍馍)及语言等带到此地。后年羹尧筑土城,遂成为军事城堡。随着汉藏民族交往交流和局势安定,其城军事功能渐被城镇功能取代,大批屯垦士兵转为民户,民族交融密切,有了县城的规模,所以又设置了县衙、土地庙及城隍庙等公众空间。

炉霍出土海螺海贝引关注

科考队在甘孜炉霍县,发现了更多丝路信息。有“石棺葬王国”之称的炉霍县境内,石棺葬多达25处。1984年,炉霍县修建卡萨湖水电站时发现迄今为止最大的石棺墓葬群,共发现275座石棺墓,发掘海螺、海贝和珊瑚等文物千余件。相关部门初步推测为春秋战国墓葬群。而在当地晏尔龙村发现的石棺葬墓群,共出土石棺葬12座,随葬品有海螺、海贝和石器、骨器、绿松石等,测定为商周时期墓葬群。

图说:炉霍石棺墓葬群出土大量海螺海贝等物

海螺海贝这些海洋的产物,在几千年前,可以千里迢迢来到这雪域高原之城。背后所承载的正是当年南丝路赋予的契机和条件。

图说:炉霍卡萨湖绝美风光

在炉霍,专家科考队还对推测出现于唐宋时期的呷拉宗茶马古道冶炼遗址进行考察。当地传说,文成公主进藏前抵达唐蕃古道鲜水河河谷的隘口驿站休整,皇家送亲驮队修复了损坏的铁器物件。修复之地即有了文成公主御赐地名呷拉宗。另说呷拉宗因霍尔国知名锻造金银铜铁的巧匠与统领者曲太杰布而得名。在现场回填的遗迹处,专家们仍能看到因铁而呈红色的碎石片。

关于色达商贸通道思考和探讨

9月2号下午,科考团抵达色达县。在一户居民家中发现该家族收藏的多种“外来品”:纺龙织凤各种花色的绒毯、类似坎肩样精美拼接丝绸的上衣和丝绸滤水壶、清代或民国的茶碗、泛黄的大海螺、小巧的象牙秤,龙纹镂空银壶等。这些藏品或彼时当地做不出来,或来自中原,或来自遥远的印度等地。收藏这些东西的老者说这些老物件是家族几代人留存下来,其家族很早就开始从事商贸生意,家中所藏物品很多明显是当地没有或无法制作出来的。

此外,科考队还在当地寺院发现收藏有三百多年的汉族样式的袈裟、景泰蓝碗、系着丝绸的海螺等。

图说:当地某家族收藏品之象牙杆秤

图说:当地某家族收藏品之拼接丝绸的衣物

图说:当地寺院收藏的景泰蓝碗

图说:当地寺院收藏的丝织品

科考专家与当地民俗专家等人就色达的商贸、文化、历史、旅游等话题展开对话座谈。色达民俗专家称,当地人有喝“北茶”还是“南茶”的说法,茶叶、丝绸本地没有,却在生活、贸易等方面出现。

专家表示,“有丝绸不一定是丝绸之路,但可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深入探查。” 通过找寻色达特色的生态、民俗、文化等资源并集合起来,带动旅游、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发展。

甘孜县现多处重磅丝路科考发现

在甘孜县呷拉乡,在科考队对一段约三四百米的低矮黄土墙考察后,与两位研究本地民俗和文化遗存多年的当地人士达成初步共识,推测其为古代城墙遗迹。

图说:甘孜县呷拉乡古墙遗址

更加惊喜的是,在当地德贡布寺(汉人寺),寺内一层有五六十根立柱,二层有天井和回廊等,顶部为斜坡和梁架结构,种种细节显示此寺或为汉族建筑元素与当地建筑元素相结合的产物。同时,该寺一块挂着刻有“乃应来歆”,为清军将士所献,落款为清代乾隆年四十二年(1777年)的黄字黑底木匾,更充分证明了该寺在清代曾出现过多民族交融交流。在很多与此地相关资料里都出现了“商贸”二字。

图说:上书“乃应来歆”的匾额

图说:德贡布寺结构显示为当地建筑元素与汉族建筑元素相融合

科考专家说文献里记载,此寺于元代修建,因为和元代帝师八思巴和国师胆巴等相关,其寺名中的汉,可能是“汗”字相通的叫法。此寺因三个很重要的点让其显得相当重要,一是匾额题字,二是寺名,三是梁架结构。无论是唐蕃古道、元代的驿站,还是茶马古道,都显示这里曾是交通、政治、文化、商贸的中心,且都与相关记载吻合。

图说:石渠县多地都发现古代石刻棋盘

此外,当地仁果乡和来马乡,这里发现的石刻棋盘格纹隐约可见,温泉仍能见到当地居民在使用。学者解释棋盘是商队歇脚时游戏所用。石棋盘、温泉、古道等都与甘孜县经商者甚多,乃与“四方商贾云集和八面货物集散之地”的相关文献记载相互印证,亦为甘孜县作为甘孜州境内南方丝绸之路商贸重镇的真实写照。

石渠摩崖石刻岩画群再现民族交融史

9月5日与6日,“丝路甘孜•康藏秘境”科考团对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几个乡的摩崖石刻岩画进行了考察。几处石刻题记以多角度多场景特色,将民族融合刻进了历史。

图说:照阿娜姆摩崖石刻

洛须镇“丹达”沟内吐蕃时期约公元826年左右的作品——照阿娜姆摩崖石刻,高约28米。据悉,该石刻造像有敦煌吐蕃时期壁画的波罗艺术风格,造像侧刻有“杨二造佛也”的汉语题字,清晰可辨,应为当时的汉族工匠所留。科考团专家表示,“杨二”的汉文题记体现了多民族文化融合。

图说:“杨二”的汉文题记

据了解,入选“中国2013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的石渠石刻,数量多,有600多处(个),且题材丰富、价值高、保存状况良好,为南丝路或唐蕃古道考证提供了实物佐证资料。多年进行实地考察的当地学者认为,石渠是文成公主出川入藏过程中停留休憩和必经之路,无论南丝绸之路、唐蕃古道或茶马古道,石渠都是多民族交流、商贸者必经的重要节点。

图说:巴格嘛呢石经墙

图说:据传有千年历史的格玛尼石经城

此外,科考队还对石渠举世闻名的两处历史人文点——格玛尼石经城和巴格嘛呢石经墙进行考察。这两处历史人文点让科考队成员为之震撼,探讨分析其因处于川青藏三省交汇处,古道存在的可能性很大。作为古道上的特殊建筑,为进藏或出川的来往旅人提供了一个休憩、中转和朝圣祈福所在。对于古道与石经城、石经墙出现时间是否相近,在当时状况如何,均需进一步深入探查考证。(尤紫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