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安化:党建“三加”动力足 使旧貌换新颜

发布时间:2020-09-21 14:20:0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李德辉 陈立辉 熊吉秋  |  责任编辑:宋卿
大字体
小字体

中国网9月21日讯 “姚书记的党课,让我们对保持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柳严村坚强战斗堡垒有了更大的信心,作为一个老党员,我深感荣幸与骄傲!”9月17日,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大福镇柳严村老党员肖新斌在参加完9月份主题党日活动后感慨万千,这是90岁高龄、党龄66年的肖老今年第9次参加村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也是该村扎实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的一个印证。老人家口中的“姚书记”,就是大福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柳严村软弱涣散党组织联点领导姚雄。

2020年,柳严村党支部因“班子年龄严重老化、后备力量缺乏,2021 年换届无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合适人选”等原因被确定为软弱涣散党组织。在县委组织部、镇党委的指导整顿下,柳严村党支部发生了脱胎换骨的蜕变,村里人居环境、基础设施、乡村产业、乡风村貌等各方面也得到明显改善和进步。

整顿“三力”化腐朽为神奇

一是整顿指导有力。被确定为软弱涣散党组织后,一支指导该村开展整顿工作的领导队伍迅速形成。中共安化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陈飞燕担任县级联点领导,坚持每月到村上进行实地指导,到老百姓家去“揭揭锅盖”“唠唠家常”,并通过电话随时掌握情况,指导开展工作。通过“问诊把脉”,开出了“优化班子建设”“强化基础建设”“发展集体经济”“三味药方”,正是在这三剂药方的“调理”下,柳严村党支部焕发出了新活力。

二是整顿培养有力。在各方帮助下,柳严村党支部充分认识到培养后备干部队伍是优化班子结构的根本之策。经谈心谈话、党员评议、多方考察,镇党委确定由45岁的现任村主任陈勇担任2021届村支书村主任“一挑肩”人选,培养53岁的致富带头人陈殿贵充实村委、32岁的计生专干易卫方、30岁的便民服务员张敏充实到村委会,届时村支委员会平均年龄将由51岁下降到40岁。在乡镇联点领导姚雄主持下,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培养,由有27年村支书经历的现任支书黄能丰结对帮扶陈勇、党龄24年的县自然资源局驻村第一书记胡荣华结对帮扶陈殿贵、镇党建办指导员黎向前结对帮扶易卫方,后备干部质与量同步提升,大大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是整顿带动有力。党支部战斗力提高了后,通过上党课、举行党员大会、开展主题党日、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一系列党建活动,激励全村34名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村500多户近2000村民投入到了乡村振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滚滚洪流中去。“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做一个在群众中时时起带头作用的共产党员。”这是老党员肖新斌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抗击疫情的义务劝导中,在清扫乡村环境的义务劳动中,在邻里小矛盾的调解小分队中,处处都有他的身影。“虽然肖老90岁了,背也有点驼,但他却是全村党员心中的标杆,是老百姓心中的最美党员!”村支书黄能丰竖起大拇指说。在干部党员、老党员的带领下,今年全体党员在防疫、人居环境等公益活动中共出义工250多个。

党建“三加”使旧貌换新颜

伴随着党组织凤凰涅槃而来的,是柳严村人居环境、基础建设、乡村产业等方面翻天覆地的变化。

党建+人居环境。小村里杉木桥河由清而脏,又由脏而清的“三步曲”,是柳严村党建引领人居环境整治出成效的很好例证。在村民儿时的记忆中,这是一条清澈见底、鱼虾成群的美丽小河,可不曾何时变成了垃圾漂浮、臭气熏天的“死河”,村民们既怨天尤人又无动于衷。村主任陈勇受党课启发,在老支书的支持下,将党组织整顿与人居环境整治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村支两委研究以及召开党员大会、组长会议商议决定,采取由村干部包片、党员包户、组长包组、保洁员包区的方式,充分压实责任,定期清理溪流沟渠与道路垃圾。通过入户走访、微信发布等形式,加强宣传,提高村民卫生意识,组织对杉木桥河进行集中治理,使儿时记忆中的美丽小河又重回现实,发动群众对房前屋后垃圾、乱堆乱放杂物、杂草等进行集中清除,强化垃圾源头治理,还原一个山青水净的美丽小山村。在今年9月份的人居环境评比中,进入全镇先进行列。

党建+基础建设。在县委组织部和县自然资源局的指导帮扶下,村党支部以整顿为契机,深刻分析村情民情,有计划有步骤地补齐基础建设短板。通过政府支持、村民自筹等方式,全村架起了路灯260盏,修建河堤200米,拓宽公路2公里,极大的方便了村民出行。“我们这里居住比较分散,家里住人也比较少,一到晚上全村几乎是乌黑一片,大家都只好窝在家里,现在脚下路好走了,头上有了路灯,晚上大家可以串串门,议议事,都为村上发展献计献策。”家住在公路边旁的黄石波老人高兴地说。

党建+集体经济。集体经济是柳严村的又一短板。但在党支部的带领下,柳严村积极寻求多种思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云天药业公司的帮扶下,通过种植贝母、黄精等特色药材,及吸引在长沙、湘潭等地发展的养殖专业户回乡创业,发展壮大了村级产业,拓展了农民致富渠道,不仅全村93户贫困户,393人成功实现脱贫,而且全体村民生活愈加富裕,思想更加上进,乡风村貌、文化生活等各方面都焕然一新。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经过整顿的柳严村党支部,犹如动力十足的强劲引擎,带领全体村民在全面小康路建设路上一路奔跑!(李德辉 陈立辉 熊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