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0月30日讯 为打造世界级汉文化传承和旅游目的地、加速淮海经济区文化旅游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徐州市文旅产业繁荣和发展,徐州市10月29日下午举办2020中国徐州文旅产业招商推介会。
徐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崔锋向大家介绍了徐州文旅发展情况。他说,徐州之美,美在人文历史和山水之间。徐州是两汉文化发源地,是一个慷慨激昂而又柔情似水的城市。汉高祖的宏图伟业、楚霸王的英雄气概、苏东坡的为民情怀,古城墙的秦砖汉瓦、黄楼的岁月沧桑,赋予徐州史诗一般的文化气韵。这里不仅有“楚风汉韵古彭城”的文化魅力,也有“一城青山半城湖”的锦绣风光,既有北方的开合大气,又具江南的婉约灵秀。汉文化旅游、乡村文化旅游、大运河文化旅游、红色文化旅游、名人文化旅游、山水文化旅游等各类精品旅游线路的推出,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让“远方的客人留下来”,徐州已经成为近悦远来的旅游休闲目的地。“品两汉文化、赏山水美景,走遍五洲、难忘徐州”城市推介语享誉国内外。
徐州文旅产业,基础实力雄厚。徐州将发展文旅产业作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坚持高起点谋划,产业布局更加优化,坚持大项目引领,产业支撑不断增强,走出了一条具有徐州特色的文旅产业发展之路,形成了文化旅游、景区景点、演艺娱乐、动漫影视、文物古玩、艺术培训、工艺美术、广告会展、文旅电子商务等文旅产业体系。目前,大风歌城、方特乐园、园博园、海洋极地世界、文庙历史街区、龟山云创文旅小镇、潘安湖恒大童乐园、权台煤矿遗址公园、睢宁野生动物园、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窑湾核心展示区、刘邦故里文化景区等一批重大文旅项目加速推进。全市建成和完善文化特色片区和产业园区30个,其中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5家。培育了一批文化产业市场主体,全市文化企业发展到3.1万家(含个体文化单位),注册资金超过100亿元,从业人员50多万人。2019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278.9亿元,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634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54亿元。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全市接待外省、外市访客量393.98万人次,居江苏省第四位。
来徐州投资兴业,可享“淮海经济区CBD”的优质服务。一方面,徐州有优越的投资保障政策。围绕支持文旅产业发展,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关于支持重点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徐州市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意见》《关于支持现代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关于支持徐州文旅企业应对新冠疫肺炎疫情稳定发展的若干措施》《促进徐州文旅行业复苏振兴行动计划》《徐州市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12条措施》等政策文件,在土地、税收、金融、配套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服务。另一方面,徐州有一流的营商环境。市委市政府聚力深化“放管服”改革,确立了“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运营成本最低、政府服务最优、创新创业活力最强”的全国一流营商环境目标,举全市之力打造“政务服务环境、投资开放环境、要素供给环境、创新创业环境、诚信法治环境、人文生态环境”六大环境。全市文广旅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将营商环境建设作为推动转变作风、推进工作的突破口,通过简政放权做“减法”,创新监管做“加法”,优化服务做“乘法”,坚持想文旅企业之所想,办文旅企业之所盼,解文旅企业之所难,打造“缤纷文旅 共享生活”服务品牌,以营商环境的优化,不断增强文旅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努力实现惠民惠企惠文旅。
他说,徐州文旅发展,其时已至、其兴可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工作,确立打造世界级汉文化传承和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徐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突出抓好故事、旅游、消费“三条发展主线”,重点实施国潮汉风、丝路汉风、汉风华章、汉风清韵四大工程,统筹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文化+旅游”,努力拓展“文旅+”,加强“文旅+金融”“文旅+高校”“文旅+体育”“文旅+名企”有机融合,切实增强徐州文旅产业发展的活力,推动徐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一是大力发展汉文化特色产业。做大汉服产业。以生活化、推广化为原则,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服装企业合作,将徐州做成国内、国际有名,集汉服研发、生产、交易、展示和销售于一体的汉服产业基地,让汉服成为“看得见、穿得出、叫得响”的汉文化符号。做强“国潮汉风”文创产业。“国潮汉风”是汉文化与现代新潮时尚碰撞,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形成的品牌,深度挖掘徐州馆藏文物、非遗项目等丰厚的汉文化资源,充分植入汉字、汉赋、汉乐、汉舞等汉文化元素,高水准打造徐州“国潮汉风”文创中心,研发推出一批有特色、有创意和有市场的“徐州有礼”伴手礼。做精汉方产业。挖掘汉文化资源,在汉方、汉膏上开发保健新产品,做大做强彭祖养生文化,形成大健康产业生态圈,拉动康养产业大发展,拓展健康、养生、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旅游产业发展链。二是大力开发研学游产业。挖掘红色精神财富,打造红色旅游基地,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围绕文创展销、文艺展演、文博展览、汉学讲堂、民俗文化、文学分享等业态,加强与全国汉文化、红色文化研究机构合作,探索研学产品,将汉文化、红色文化和红色遗迹开发成旅游吸引物。三是大力打造演艺产业。坚持市场化运作,加强与国内外著名文化演艺公司合作,创作大型室外演出剧,举办音乐会,打造具有市场影响力和艺术感染力的小剧场演出剧,积极发展柳琴戏、梆子戏、徐州琴书、歌舞演出等地方特色“剧场经济”,发展壮大徐州旅游演艺经济,实现“白天看景,晚上赏戏”的新业态。四是大力发展书画产业。围绕培树“彭城画派”品牌,建设专业性书画交易市场,繁荣发展书画产业,在新的起点上开创“书画徐州”繁荣发展新局面。五是大力推进数字文旅产业。深入应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培育一批文旅科技装备企业;打造一批数字文旅项目,提升徐州智慧文旅设施、智慧文旅管理、智慧文旅服务、智慧文旅营销水平。
当前,徐州文旅产业正处在加速发展的关键阶段,看好徐州,就是看好机遇;投资徐州,就会赢得未来。徐州将始终坚持把文旅产业招商引资作为文旅发展的主要抓手,秉承“宁让政府麻烦,不让企业费事”的理念,着力营造“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努力把徐州打造成为成本最低、回报最快、信誉最好、服务最优的投资兴业之地,让文旅企业在徐州投资放心、创业安心、生活舒心。真诚期盼高端的“智囊团”、广泛的“朋友圈”、得力的“同盟军”共谱徐州文旅发展新篇章。徐州愿与各界文旅企业家们携起手来,耕耘新变化、开拓新空间,构建新时代徐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崔局热情洋溢的致辞让前来投资的人倍感鼓舞,也增加了打算来徐州投资文化旅游项目者的信心。
据悉,本届产业招商推介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客商120多人,签约项目21个,签约资金80多亿元。(刘涵 徐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