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四平战役纪念馆南侧的英雄广场,一群游客刚刚结束参观出来,面色凝重。据四平战役纪念馆讲解员袁源介绍,以前参观者大多由学校或机关单位党支部组织前来,而最近这段时间,个人、家庭自发来参观的人越来越多,有些单位还将参访四平战役纪念馆等红色基地作为重要的业务培训内容。
上午9点半,记者走进四平战役纪念馆,馆里刚刚迎来一群中学生,一张张青春的脸庞充满了好奇。随着讲解员的介绍,他们被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段段翔实的史料、一张张年轻烈士面孔所震撼。在得知很多烈士牺牲时还未满20岁,他们稚嫩的面容变得严肃起来。
“以前总感觉历史离自己很远,虽然我知道四平市被称为‘英雄城’,也从书上读过四战四平的历史,但我对那段历史并没有特别深的认识。”一名中学生感慨道。
告别了参观的学生们,转角处又迎来一批参观者。采访中得知,他们是民盟吉林省委会的机关干部和盟员,到四平战役纪念馆参观,重温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
“四平战役这段历史既是军史,也是党史。四平战役纪念馆是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四平红色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四平红色文化的基因起源。每天来这里参观的市民很多。自2008年免费开放以来,四平战役纪念馆平均年接待观众约35万余人次,而现在,不论是参观的人数还是群体,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四平战役纪念馆馆长李秀峰表示。
“我们一直把文物征集、史料研究作为重点工作。历史告诉我们,新中国来之不易,我们将把更多的研究成果转化为陈列展览,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这段历史所蕴含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李秀峰说。
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穆占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辽沈战役是取得全中国胜利的关键节点,四战四平为辽沈战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大加速了东北战场战略决战的进程。吉林省是一片革命烽火洗礼的红色热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的重要地区,东北抗联的主要战斗地区,解放战争主战场,抗美援朝重要后方基地,共和国机械制造业基地、文教科研基地、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
(王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