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安化:点亮“微心愿” 搭起“连心桥”

发布时间:2020-11-23 16:37:4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李德辉 陈立辉 熊吉秋  |  责任编辑:宋卿
大字体
小字体

中国网11月23日讯  一个微心愿,一腔关爱情,一座连心桥。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益阳市脱贫攻坚主战场,安化在认真落实中央、省、市的具体部署和要求的同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政策扶贫与感情扶志结合起来,在全县开展微心愿大征集与大落实行动,引导人民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近两年来,全县千名驻村帮扶干部、万名结对帮扶责任人认真开展“万名干部进千村入万户”“点亮微心愿 携手助扶贫”等活动,落实帮扶措施15万余项,帮助贫困户实现“微心愿”5.7万余个,极大的增进了党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一把冬天里送来的电风扇

“老板,有没有电风扇?”

“服务员,有没有电风扇?”

“您是要烤火的电扇吧?”“不是,我是要夏天用的电风扇。”“对不起,这个时候没有电风扇了。”

眼看转了大半个县城还没有买到电风扇,安化县直机关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兼县委“两新”工委委员、纪委书记刘志辉心理着急了。11月10傍晚,他在从羊角塘镇返回的路上接到县委组织部的通知,明天一早去大福镇富民村走访帮扶对象,兑现“微心愿”。在前不久征集帮扶对象微心愿时,他的“老朋友”田建秋家里因仅有的一台电风扇用了20多年,修了好几次,现在实在是修不好了,很想要一台新的。尽管现在已是冬天了,但刘志辉依然决定尽快帮他实现心愿。他来不及回家吃饭,就利用晚上加班前的时间去买电风扇。可他在小县城里问了好几家超市,不但没有买到,还招来了不少疑惑的目光。

“请你一定要帮我找到,我是明天要为贫困户送去的。”眼看到了街道尽头,刘志辉不得不向一位老板道出原由,寻求帮助。听说是为了兑现贫困户心愿,店老板感动了,费尽力气终于在大仓库里找到了一把样品扇。

当刘志辉扛起一把落地扇走到田建秋家门口时,老田顿时惊叫了起来。“谢谢,太谢谢了,那台旧的终于可以丢了!”

刘志辉共联系帮扶了大福镇富民村4户贫困户,作为县派驻村办干部,他不仅以身作则,处处严格落实各级各项扶贫政策措施,还时时用心用情为帮扶对象服务,无论工作多么繁重,帮扶对象的困难与要求都是第一时间去完成解决。

一份特殊的帮扶

黄佳妮是县委组织部干部黄凌瑶的帮扶对象黄汉强的女儿,在大福镇木孔中学读初一。很小的时候母亲因家穷离她而去,父亲只好带着幼小的她和年老体弱的奶奶在东莞一带靠打工糊口。今年年初受疫情影响,她和奶奶被送回家中,祖孙俩相依为命。黄佳妮平时话语不多,放学回家后大部分时间呆在家中。黄凌瑶为了帮她克服家庭环境的影响,树立学习的榜样和信心,特意精心为她挑选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等红色励志书籍和《满分作文》《好词好段好模板》、笔记本等学习资料,并鼓励她战胜困难,努力学习,提高成绩,将来做对家庭和社会都有用的人。经过几次交谈,小佳妮感受到了不一般的关爱,不久就把这位突然闯入她生活的陌生人当成了知心姐姐。黄凌瑶联系帮扶了三户贫困户,在近四年的帮扶历程中,她深刻地认识到,扶贫先扶志,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出路在于教育,她根据这些贫困户家中小孩子多、学生多的特点和他们父母的心愿,为从三岁幼儿到大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对象量身定制了教育帮扶计划,为他们提供精神食粮。她给幼儿们送绘画本、彩笔盒、故事书,给小朋友们送红色书籍、学习资料,给青少年朋友送励志书、散文集等等,还经常与他们交流读书心得,鼓励他们勤奋学习,立志成才,分享他们成功进步的喜悦。正是这一份份特殊的礼物,让这些贫困家庭的孩子们获得了更好的教育与帮助,收获了更多的阳光与自信,也让人们看到了脱贫致富更美好的明天。

一次“骗人”的捎带

“我到了您孙子学校问口,您让他来拿东西吧。”县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黄维群站在江英学校门口,一手拎着帮扶对象田克定要她捎给其孙子的一个大包,一手给他打电话。不料田克定却说:“黄主任,我是骗你的,那些东西不是给我孙子的,是我特意给你做的,你就收下吧。”黄维群这个历练多年的组工干部心理先是“咯噔”了一下,没想到平时老实巴交的老人这回来了个“声东击西”,一股暖流顿时流遍全身。田克定是大福镇富民村贫困户,在扶贫政策和扶贫干部的帮助下,日子越来越好了。吃水不忘挖井人,面对这个真心真意帮她却又从不接收任何东西的女干部,他开始琢磨着怎样把自己亲手做的干辣椒、干豆角等家常菜送给这位贴心的帮扶干部。黄维群帮扶了4户人家,除了根据户情与政策落实帮扶计划外,她还根据每家特点,实现他们最需要最实用的“微心愿”。她给患病的田益明老人送药,给他的孙女送衣服、玩具,眼看天冷了,前不久给他送去了一床又轻又暖和的花格棉被,老人抱在手里一个劲地说谢谢。还有的贫困户不要物质,只希望她能到家里来多坐一坐,聊一聊,黄维群就尽量在她们家久呆一点,听听他们的述说,给他们讲讲党的好政策,为他们解除孤独与烦恼,带来快乐与希望。近四年的倾心相助,使她成为了这些人家的亲人,老人家都把她当成了常回家看看的女儿。“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老百姓都很纯朴,只要你用心去对待,他们就会感激你,这种感激是出自内心的,是对党和政府的感恩,这就是最大的民心。”黄维群引用《诗经》中的话,一语中的。

(李德辉 陈立辉 熊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