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梅渚村探寻古韵灵气 绘承古赋新路线图

发布时间:2020-12-02 08:44:08  |  来源:浙江日报  |  作者:孙良 何良良 俞颖颖  |  责任编辑:尚槿
大字体
小字体

早就听闻新昌县澄潭街道梅渚村的大名。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现存明清、民国时期建筑30多处,其中老台门20多处、古街300多米,还有十番、剪纸、糟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堪称“露天博物馆”,也因此获得中国传统村落、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村落等荣誉。

然而近些年,随着村民尤其是年轻人大量外出,古村渐渐衰落冷清。6年前,梅渚村开始了一项计划:在古村保护和修旧如旧上下功夫,恢复“露天博物馆”原貌;请进手艺人,打造“江南民俗文化体验地”……如今,千年古村已悄然“复活”。为了探寻梅渚村承古赋新的路线图,记者来到这里“寻梅问径”。

八园八坊 小村子藏有大乾坤

走进梅渚村,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村口的明代宅前塘。一口方塘,水光潋滟,标志性的水车“哗哗”旋转着,像村子轻快的脚步。

“因为保护不力,村里有的古建筑破败,有的坍塌,鹅卵石青石板铺成的古道也被浇成了水泥路。为了让千年古村名副其实,2014年以来,我们以‘保护为主,适度旅游开发’为主旨着手开始古村落重建,陆续投资上千万元修复古建筑民居、古街小巷。”梅渚村党总支书记黄黎明带我们一边参观一边介绍。

穿梭在梅渚村,是一件饶有趣味的事,小巷曲折,石板清幽,偶然撞见一片小天地,总给人意外惊喜。走过方塘,我们看到不少刻有残字的石匾和雕花石板,被布置成小小的景观,无声诉说着古村的历史。而之前,这些老石料已在垃圾堆里沉寂了数十年。

3年前,借“五星3A”创建东风,梅渚村接连开展乱堆放清理、空倒房整治,累计清理陈年垃圾2000余吨,拆除空倒房及违章建筑7841平方米。同时,又改造水系,重现“七星塘”布局,彻底拓展古村空间,擦亮古村底色,找回村子的古韵灵气。

“我们一边恢复‘露天博物馆’原貌,一边利用拆后空间打造梅兰竹菊樟榴枣荷八园,磨染酿糕油石陶茶八坊,将古村的历史、文化、印记融入进去,小村子藏着大乾坤。”黄黎明说。

在修缮中,梅渚村还在古建内配齐基础生活设施,村内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村民生活质量。宅前塘西北一角,村民吕林姑向我们“夸”起她的家乡:“住着舒心,我还弄了个美丽庭院,种了海棠、三角梅等各种植物。”

眼前,老台门檐角如鸟翼掠过,古村新事,倒映在水中,美不胜收。

老街老巷 老手艺迎来观光客

拐入中央巷,一块写有“非遗工匠馆”的圆匾吸引我们推门而入。玻璃罩中,竹编、砖雕、刺绣等新昌老手艺陈列展出。“这里本来是闲置多年的村集体用房,村里‘三顾茅庐’让我过来帮忙打造了这个非遗工匠馆。”新昌竹编大师刘毅打趣道。

千年文化如暗香沉淀,只有做好乡村民俗文化体验这篇文章,才能让游客“闻香下马”。

走在上直街,我们看到铜匠铺、木匠铺、铁铺、竹器铺等老手艺店一字排开。老木匠杨佰金去年10月从城里返村,将一手绝活在老家展露;弹棉花的张文源是外村人,受梅渚村相邀来展示这门老手艺,一弹就是一年。

“我们还组织十番、糟烧、剪纸这些村里的非遗,不定期在囱茧台门、新台门、记忆馆展演,让来到村里的人都可看、可品、可体验;我们还挖掘出古法榨油、手工蜜枣、农家豆腐等一批新鲜的民俗文化体验项目。”黄黎明介绍说。

听到欢闹声,抬眼见一家“泥人家”,店主刘志波正教几个小孩捏泥人。去年,他来到梅渚村,看到老手艺一条街上欣欣向荣,想起年轻时学过的泥塑,决定重拾梦想,随即和妻子来村里开起“泥人家”。捏形、上色、烧制……根据游客逗留时间长短,刘志波推出了6种体验方式。“一到周末,小孩子挤满店里,教都教不过来。”刘志波笑着说。

梅渚村形如一叶,老风味、老手艺、老作坊如叶脉延伸,带来新生的喜悦。

盘活老屋 新业态带来新生机

“我们这里的店,不收租。”黄黎明的话让我们大为惊讶。

这两年,梅渚村返租老屋近90间,如何进行盘活,有人提议免房租;有人则认为回收老屋就投入了30余万元,免房租后怎样补上缺口?“对于这个问题,村两委连着开了两次会,还是没能统一意见。”黄黎明告诉我们。

后来,村两委专门到陕西袁家村“取经”。“袁家村主打关中文化,为了发展旅游业态开出了免租4年的优惠政策,我们去的时候村庄已经很红火了,最多的一天接待了18万游客。”黄黎明说,实地考察对两委班子触动很大,当晚回到宾馆就召开两委会,统一了意见:利用老屋,3年免租,吸引各种业态入驻,特别是有活力、有趣味、年轻化的项目和业态。

走进由老祠堂改造一新的陶艺馆,22岁的俞丹龙正在拉坯。去年,俞丹龙和两名大学生被梅渚村的文化底蕴和免租政策打动,在村里租下一间闲置旧祠堂,打造成陶艺馆,推出手工体验、成品定制、陶艺创业培训等活动,深受年轻人欢迎。

“夜经济”也在降临。在下直街,“小丽江一条街”的构想正在化作现实。梅渚村成立了旅游发展公司,准备将下直街打造成以民宿、情景作坊和静吧为内核的餐饮住宿一条街,其中“蓝莲花开”系列高端民宿已动工建设,预计明年元旦开张。

走街串巷中,我们了解到,梅渚村已引进业态20多个,一天最多时接待过70辆旅游大巴;一家小吃店一天收入最高有2500元;今年“十一”期间,村里每天游客近2万人次……

熙熙攘攘中,67岁的村民黄金芽正在家门口摆摊卖特色小吃春饼。“我卖春饼一年就能赚2万多元呢!”初冬的傍晚,我们大口咬着鲜香四溢的春饼,在热气腾腾中感受着村民幸福的暖意。

(孙良 何良良 俞颖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