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月20日讯 1月19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项目名单公示结束。从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获悉,宁夏本次有10个项目入选,创历年来批次之最。其中,新列入两项,扩展8项。入选的项目涉及传统舞蹈、传统技艺、传统美术、民俗、传统医药等。
宁夏新入选的两个项目涉及传统舞蹈和传统技艺,包括中卫市中宁县申报的黄羊钱鞭,固原市申报的固原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另外8项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扩展项目,包括民间绣活(宁夏刺绣)、建筑彩绘(中卫建筑彩绘)、地毯织造技艺(宁夏手工毯织造技艺)、酿醋技艺(吴忠老醋酿制技艺)、传统面食制作技艺(中宁蒿子面制作技艺)、牛羊肉烹制技艺(宁夏手抓羊肉制作技艺)、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马氏济慈堂生育药剂制作技艺)、民俗春节(六盘山区春官送福)。
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开展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工作。2020年组织专家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推荐申报的943个项目进行评审。之后,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评审委员会进行审议,提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项目337项,其中,新列入198项,扩展139项。
近年来,宁夏不断加大非遗保护传承力度,非遗保护工作取得进展和成效。“花儿”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项目名录,国家级代表性项目名录前四批入选18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2名;自治区级代表性项目名录142项、代表性传承人249名。国家级非遗保护示范基地1个,自治区级保护传承基地98个,命名非遗扶贫就业工坊15个。2020年入选全国非遗保护实践优秀案例1个,荣获全国十二届“薪传奖”2个,入围全国非遗年度人物百名候选人3名。(伍策 鬼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