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月25日讯 据哈尔滨市委宣传部消息,按照哈尔滨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从1月21日17时至23日24时,道里区完成核酸检测采样844767人,为有效遏制疫情蔓延抢占了有效时间。19个街道,223个核酸检测采样点,1110采样小组,23000多名医护人员、机关干部、街道社区干部、公安干警、执法队员、环卫工人、居民志愿者,逆行冲锋、共克时艰,跑出了全域全员核酸检测的“道里速度”!
从统筹规划到具体执行,从区级领导到社区工作者,从党员干部到人民群众,从医务工作者到志愿者群体,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每一位奋战在核酸检测采样现场的工作者,都在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战斗。
据悉,哈尔滨市花费55个小时,完成超百万人口的核酸检测采样工作,这在常人看来几乎就是“不可能完成”。疫情当前,为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就没有什么“不可能”!为科学有效做好核酸检测采样工作,道里区在接到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命令后,迅速响应、紧急部署。在调整指挥系统、选取采样地点、采样物资保障、宣传发动、调配医务人员、维护现场秩序、采样盒转运、医疗垃圾转运、采样点环境消杀、特殊人群登门采样等10个环节上,逐一进行了精心细致的部署。以19个街道为单位,充分利用全区体育场馆、社区活动中心和68所学校等面积宽敞、通风良好的场地,设置223个采样点,严格实行分区管理,出入分别设置单独通道,保证人员单向流动,不交叉、不聚集。
通过分组分片分网格,张贴通告、打电话、微信群通知、入户等方式,将核酸检测消息通知到每一户、每一人。通过统一调配隔离服、面屏、手套、口罩和手消等防护物资,配备桌椅、喇叭、医用垃圾袋、垃圾桶等必需品;通过223个固定点位集中采样、调用83台大型客车流动采样、老弱病残登门采样等办法,通过公安交警护送转运采样盒、城管环境卫生转运垃圾、定时消杀采样点环境等措施,全力高速推进全员核酸检测工作。
为了快速完成这次核酸检测工作,道里区全区总动员,区卫健、公安、交通、应急、宣传、城管、执法等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协同作战;医疗卫生机构、第三方检测机构和志愿者力量服从安排、积极参与;各街道、社区通过充分发挥网格长、楼道长、小组长作用,逐户详细排查发动;受检群众主动排队、有序参加核酸检测采样。
疫情就是命令,接到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命令后,市第一医院、市中医医院、市儿童医院等医院紧急集结,750名医护人员在不到2个小时的时间内全部集结到位,快速出征支援道里区核酸检测采样工作。为做到“应检尽检”,全区各街道社区干部、楼道长逐院、逐户走访排查,有的还利用大喇叭进行宣传发动,对于儿童、老年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由医护人员上门进行核酸采集服务。
共乐街道民桥社区主任姚莉,负责哈商大体育馆点位的外围管控工作。她从21日傍晚开始,由于要不停地引导解答,忙得顾不上喝水,嗓子已经沙哑。姚莉说:“这个时候看到大家都那么辛苦劳累,再冷再累,我这都不算啥,嗓子养两天就好了”。
城乡路街道翡翠城社区的主任常昆已经连续工作了48个小时了,她说,我们社区干部很辛苦,当我看到女医护摘下口罩,露出脸上口罩深深勒痕那一瞬间的时候,我特别心疼。她说,在这次核酸采样工作中,最让她感动的还是辖区居民,晚上外面的天气很冷,大家都没有一声怨言,在外面秩序井然地排队,这个时候大家的理解也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我们累点不算啥。
若有战,召必回。为了不让病毒伤害道里区的家人,去年冲锋在一线的他们“王者归来”,他们要跟病毒死磕到底。28岁的社区志愿者李晓丹,大专毕业后接起了开旅店父亲做志愿者的接力棒,从去年疫情期间应招,一直工作在一线,参加转运、承接居家隔离人服务、下片贴通知,在编社区干部做的工作她一样不落,作为一名抗击疫情经验丰富的老兵,这次又无偿站在了核酸检测的第一线,坚守在检测点入门分流的重要岗位。(杨喜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