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月25日讯 近年来,各种非遗活动和技艺频频出现在大众视野,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一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是艺术价值的体现。
各地非遗普查硕果累累,而宁夏的非遗项目也频频入选。贺兰石作为宁夏五宝之一,因地壳变动、泥沙沉积而形成,质地均匀细密,清雅莹润,所以用贺兰石雕刻成的贺兰砚台非常精致,通过雕刻艺术家巧妙的构思、制作,最终成为一件独特的传统手工艺作品。
隆德杨氏家族泥塑艺术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在选料、酿泥及色彩处理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的工艺手法,在造型上大胆使用夸张的手法,注重塑造人物的雄壮、敦实、憨厚,形成了独特的杨氏家族人物造型特征。
固原魏氏砖雕具有风格独特、立意新颖、雕工精湛的特点,将装饰性和实用性融于一体,并且还将这门独有的技艺转变为乡邻共享的文化资源,走出了一条传承创新之路。
宁夏除了有不少非遗技艺外,还有不少美食也被列入了非遗名录。黄渠桥羊羔肉制作技术声名远扬,采用爆炒的手法,让香味进入肉中,使菜肴鲜香可口,香味四溢,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味;老毛手抓羊肉制作技艺在制作过程中也有着严格的要求,煮羊的水温、火候时间等都要恰到好处,这样做出来的成品才能保证色香味俱全,入口鲜美,非常受群众欢迎。
随着我国非遗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市民的参与意识也日益增强,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新建的非遗扶贫工坊中,市民可以亲手参与制作手工艺品,不仅为市民走进、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打开一扇窗口,同时还能让他们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伍策 鬼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