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罗平:依鲁菜籽油传承非遗文化 迈向高质量

发布时间:2021-02-04 16:55:1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罗英  |  责任编辑:宋卿
大字体
小字体

中国网2月4日讯 非遗不是博物馆里的记忆,而是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活态传承。非遗所承载的活的中华精神,以独特创造和大气审美为表征,展现着自古以来国人的思想、信仰和价值追求。

非遗传承中的智慧与美,在塑造民族性与展示文化自信上,讲述了一个个又一个震撼人心的中国故事。中国是油菜起源地之一,菜籽油是中国产原料产量最大的,因此被成为“国油之王”。罗平县是全国31个油菜籽生产基地县之一,每年种植油菜100余万亩,享有“东方花园”“绿色油库”“滇东油库”之称,在中国甚至全世界都是唯一。罗平县突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规范化种植,推广优良品种和适用技术,保持油菜良好的生长态势,春季油菜花盛开,罗平金色花海犹如人间仙境。2002年罗平县经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批准,创下基尼斯世界纪录,罗平油菜种植园成为世界最大自然天成花园,被人们誉为地球上春天最美的地方。



古法榨油,又叫土法榨油,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制油技艺,堪称民间手工榨油技艺的活化石,早在五千多年前的中国、埃及、印度等古老国家就开始使用土法榨油了。春秋时《诗经•国风》和西汉《礼记•内则》中的膏指的就应该是油脂,也就是说从西周时期起,已经有了原始植物油制取的方法,中国的制油业的种子从此就萌芽了。11世纪苏颂著《图经本草》已经将油菜列入油料作物,说它“形微似白菜,出油胜诸子,油入蔬清香,造烛甚明,点灯光亮,涂发黑润,饼饲猪亦肥。上田壅苗堪茂,秦人名菜麻,盲子可出油如脂麻也”。这说明人类从油菜“供作蔬茹”逐步发展到“采苔而食”直至“亦得取子”榨油的历史,是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的进步过程,并使油菜植株性状朝向人类需要的方向改变。

在技术迭代的今天,非遗从养在深闺开始走向现代市场。依鲁菜籽油选择罗平本地油菜籽,粒粒饱满,颗颗丰盈,出油率高。油菜是一种越冬作物,在罗平县每年种植油菜的较佳时节是每年秋季,次年春末夏初收获。罗平县非遗保护与传承突出“见人见物见生活”“活态传承、活力再现”“非遗让生活更美好”“新时代、新生活、新传承”特点。罗平金丰油脂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收购、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油菜籽加工的民营企业,位于罗平县腊山工业园区长青片区,年加工6万吨的油菜籽,所生产的菜籽油不仅绿色环保、营养卫生、健康,而且具有浓郁和独特的香味,注册商标“依鲁”,依鲁菜籽油是全国知名的菜籽油。公司在保留传统“非遗”古法压榨技艺的基础上,采用国内最先进的电磁炒籽技术,和新式环保节能榨油技术两项技术相融合而规划设计出来的生产线,实现了传统古法压榨技艺与现代先进的电磁、微波炒籽技术,自动进料、自动出料装置,自动调节入榨水分,自动排湿除尘,和新式环保节能榨油技术,物理精炼,自然留香等技术的融合。公司提高加工技术,创新生产方式,满足消费者吃的好、吃的健康、吃出营养的需求,逐步从粗加工向现在区域化、多元化、个性化生产靠近,真正做到色香味形全有,营养安全俱佳的依鲁菜籽油。



依鲁菜籽油,坚持传统物理压榨更安全,经国家级绿色食品认证更放心,凭菜籽油快速冷冻脱蜡技术,在低温下产品不浑浊,油质依然清澈而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受到消费者青睐。精选优质油菜籽,采用传统物理压榨工艺,是纯天然、绿色、健康的食物油。依鲁菜籽油走出深闺,纵横天下,香溢四海,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追宠。

美好生活,非遗常在。作为沟通历史和未来的文化超链接,读懂非遗之美,方能传承文化之根。让中国非遗活起来、传下去,遗产才能变成财产、活态才能迸发活力。依鲁古法木榨菜籽油生产线有5组木榨,年生产依鲁牌菜籽油1400吨。依鲁古法榨油生产车间一台水车、一组四个大型石碾子、四个木蒸笼、六套木头榨筒、六个石制油盒子、十四个木制油缸、十四个沉淀罐串联起了古法榨油的重要环节。依鲁菜籽油物理压榨,先将菜籽清洗晾晒,用炒锅把菜籽炒熟去皮,露出黄色的菜籽,然后进行碾磨成粉、上锅隔布蒸煮、出锅扎成圆饼成型,才能上圈装榨,最后木槌撞榨出油。依鲁古法木榨菜籽油古香、古色、古味,天然、健康、原生态,青香可口、营养丰富、绿色低碳,精香纯均为世上难觅,符合现代人们低碳生活的需要,是一种绿色无污染的纯天然食品,人们吃着放心。



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依鲁古法木榨菜籽油技艺通过生产性保护,弘扬传承了传统工艺,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健康营养的菜籽油。罗丽江通过祖辈口传,传承古法木榨菜籽油技艺 “细挑选,慢研磨;秘法炒,留纯香;木榨技,见精细;取初榨,得上品;正宗味,真地道;依古法,妙储藏”精髓,沿用古法榨油“清洗、晾晒、炒籽、研磨、蒸粉、包饼、压榨、沉淀、水花”开发依鲁牌菜籽油。每道工序都靠手工完成,对传统古法精髓的传承,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讲究经验的积累,对每道工序严格考究,如火候、力度、时间等都有口传要诀,充分体现了民间手工的高超技艺。

依鲁古法木榨菜籽油技艺非遗保护传承行稳致远,保护传承实践、保护传承能力、保护传承环境,凝结了传承千年的古法榨油智慧,诠释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精神,延续中国老味道,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之路,开创中国非遗保护经验,掀起地道、正宗香的依鲁菜籽油消费热潮,依鲁成为全国菜籽油行业首个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菜籽油品牌。



公司在保留传统“非遗”古法压榨技艺的基础上,采用国内最先进的电磁炒籽技术,和新式环保节能榨油技术两项技术相融合而规划设计出来的生产线,实现了传统古法压榨技艺与现代先进的电磁、微波炒籽技术,自动进料、自动出料装置,自动调节入榨水分,自动排湿除尘,和新式环保节能榨油技术,物理精炼,自然留香等技术的融合。

公司坚持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与农户建立良好的原料购销合作关系,订立购销合同,实行保护价格收购,确保油菜籽供应数量、质量、价格稳定,从原料采购、加工到产品销售的每一个环节,严格按规范组织生产管理,确保产品质量标准。

生产全过程采用全国最先进的环保榨油技术,在炒籽、压榨、精炼、灌装等工序都是无尘操作,没有任何污染,改变传统煤炭炒籽、精炼造成污染和能源浪费,完整保存了食用菜籽油中的天然营养成分,是真正的无公害绿色食品。



古法压榨生产线与现代工艺的融合,不仅传承了非遗文化,又创新了现代工艺,最大限度保留菜籽油营养成分和独特的浓郁香味。生产自动化降低了人工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从炒籽、压榨、精炼都是使用电,改变传统煤炭炒籽、精炼造成污染和能源浪费。脱色、脱水、脱酸、脱胶、脱臭、脱蜡,每道工艺都有技术做支撑。董事长罗丽江有9 项技术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18年10月,依鲁菜籽油获“曲靖市十佳旅游商品(文创类)奖;2019年11月依鲁菜籽油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绿色食品指的是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

罗丽江2012年组建了罗平县香逸油脂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依鲁商标对古法木榨菜籽油进行保护;2013年10月,被命名为“曲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菜籽油古法压榨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13年12月罗平依鲁菜籽油古法压榨技艺被云南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12月在罗平挂牌成立“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菜籽油古法压榨技艺传习所”;2013年10月29日注册成立罗平金丰油脂有限公司,2018年年初投资6000余万新建年加工6万吨油菜籽生产线;2018年2月在罗平建起菜油博物馆。

随着罗平旅游的迅猛发展,罗丽江以“非遗”文化遗产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开展体验旅游,依鲁菜籽油生产工艺和依鲁菜籽油系列产品通过罗平菜籽油博物馆进行展示,罗丽江开通了咨询服务热线13769517088,方便消费者和游客走进依鲁,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更直观地了解非遗、感知非遗,在观看学习、参与互动中,既是学习者,又成为传承者,促进“非遗”文化经济价值的转化,并以旅游这一方式,带动“非遗”保护、传承,依托“非遗”文化资源,开发旅游经济,促进“非遗”文化传承和产业链升级,吸引了大批的参观者前来观看依鲁古法榨油技艺,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罗平丰厚的文化底蕴。

罗平依鲁菜籽油菜籽油从生产过程、品质认证、原产地、原材料、产品包装等方面确保每一滴油的好味道,每一滴油都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标准,安全、优质、无污染,香味浓郁、口感滑爽、营养价值高,顺应了喜食土榨菜籽油的消费者的期盼。

(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