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窑湾古镇党史学习课堂开讲 研学游受热捧

发布时间:2021-04-09 15:53:0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刘涵 单逸  |  责任编辑:宋卿
大字体
小字体

中国网4月9日讯 江苏省徐州市新沂窑湾古镇结合自身实际,推出党史展示馆、宿北第一党支部、淮海战役窑湾战斗陈列馆、十人桥纪念雕塑、窑湾运河阻击战遗址等红色资源用于党史学习教育。

窑湾古镇位于京杭大运河与骆马湖交汇处,与宿迁、睢宁、邳州三市县相连。

窑湾历史上溯于春秋,建镇于唐朝初年,已有1300多年历史。窑湾古镇西依大运河,东临骆马湖,三面环水,为南北水运枢纽和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镇上钱庄、布庄、当铺、商铺等各种店铺作坊360余家,故有“黄金水道金三角”和“小上海”之称。岳飞、朱元璋、史可法、乾隆皇帝等历史名人曾在窑湾留下足迹。爱国将军张华棠三年驻军,淮海战役首战窑湾,也为窑湾留下了深深的历史印记。



窖湾古镇根据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的“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红色资源是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留下的历史遗存和精神印记,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宝贵财富和重要依托的指导精神,开展了系列红色旅游与党史学习课堂,让人们来窑湾不仅是旅游,更是对党史教育和革命精神的学习。

学习点位介绍:

一、党史展示馆

中国共产党在近百年艰辛的奋斗历史上,积累了大量的党建经验、斗争经验、执政经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等,以及经受挫折失败的教训,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这些经验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结晶,是我们治党治国的宝贵精神财富;认真学习党史既是一次把握规律、把握未来的理论学习,也是一次坚定信仰、坚定方向的党性教育。



二、宿北第一党支部

宿北第一党支部位于窑湾民俗文化展示馆内,讲述1928年10月,王书楼、王守宽等人在闫溜村王守宽的土炮楼里开会,宣告成立党支部,王守宽任支部书记,陆华安任组织委员,黄景武任宣传委员。由此宣告了宿北地区第一个中共党支部的成立。

三、窑湾战斗陈列馆

淮海战役窑湾战斗陈列馆坐落于窑湾古镇西大街,建筑面积为970平方米。该馆前厅为“序言厅”,主要介绍中央军委对淮海战役作战方针及指示精神;大院中央为大型“十人桥”铜质雕塑群;堂楼为主大厅,主要展示人民解放军、地方部队、支前广大干部群众踊跃参加淮海战役窑湾战斗过程;西厢房为“新沂市革命英雄事迹展”展馆,主要展示新沂境内革命英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南屋作为面向全国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基地及广大党员干部开展红色宣讲活动基地。全馆集人物雕塑、实物展示、图文展板、液晶显示屏,声、光、影为一体再现人民野战军、革命英烈前赴后继、浴血奋战、波澜壮阔的淮海战役之场面。

四、十人桥纪念雕塑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打响。8日,华野9纵27师79团追击敌人到达新沂堰头镇西一条河边时,被挡住了道路。在副排长范学福和班长马选云的带领下,全班十人跳入冰冷刺骨的河水中,肩扛木梯搭成浮桥,使大部队顺利通过,乘勇追击敌人,为窑湾战斗全歼敌63军赢得了时间和战机。这就是著名的“十人桥”事迹,蜚声全国。“十人桥”事迹体现出来的“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甘愿奉献、敢于胜利”的崇高精神激励着后人,成为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五、窑湾运河西岸阻击战

为了从窑湾渡过运河往西开进,黄百韬兵团63军军长陈章命令第152师455团和第152师、第186师工兵连先行赶到窑湾架设浮桥。当63军的第152师师长雷秀民于1948年11月6日率一个团赶到窑湾时,才发现窑湾运河西岸国民党孙良诚的第107军人影全无,阵地已被华野胡炳云11纵的33师占领,无法架桥。第152师师长雷秀民派出一个营的兵力强渡运河,企图占领对岸阵地,结果该营被围攻,损失惨重。随后华野11纵队33师用交叉火力封锁河面。黄百韬兵团63军在窑湾渡河计划落空后,遂决定固守待援。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砥砺奋进、从胜利走向胜利。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大党风华正茂。



温馨提示:

【学习服务套餐1】

上述党史学习教育点位及窑湾8个运河文化展馆;全程导游讲解服务;工作餐品窑湾船菜;乘游艇沿运河参观阻击战遗址;服务价格:套餐价150元/人(20人起)。

【学习服务套餐2】

上述党史学习教育点位及窑湾8个运河文化展馆;全程导游讲解服务;工作餐品窑湾船菜;服务价格:套餐价100元/人(8人起)。



咨询、预约电话:0516-88554002

联系人:张丽 15852197038

需提前一天预订,提供增值税服务发票

(刘涵 单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