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志伟:山亭有经验可以分享 有更多的故事可讲

发布时间:2021-06-02 12:04:2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伍策 一丁  |  责任编辑:古剑
大字体
小字体

本期嘉宾:毕志伟,山东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枣庄市山亭区委书记

本期主题:中国县域治理模式


“郡县治,天下安。”以县域为治国理政的基石,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指明方向。古人云,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说的就是治国当治县,治理好县域,天下就能太平。

治理好县域,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治理好县域当抓住关键少数,而县委书记及县委班子就是这个关键少数。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强调,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委书记是县委这个“一线指挥部”的“一线总指挥”,对发展县域经济、保障社会民生、全面决胜小康、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之力不足道,众人之力常有余”, 县域的治理不仅要靠县级政权强有力的领导,更要靠奋斗在基层一线万千人民公仆的拼搏奉献。县域治理归根到底是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是县域治理乃至国家治理的最终目标。群众满意则郡县治,郡县治则天下安。



枣庄市山亭区委书记毕志伟接受中国网采访。主办方供图


5月27日,2021第七届中国文旅产业巅峰大会在北京开幕。当天,山东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枣庄市山亭区委书记毕志伟接受采访时表示,山亭,有故事可讲,有经验可分享。



大自然赋予山亭天赋异禀

给予发展机会

对于山亭区的旅游资源,毕志伟娓娓道来。非常明显,她对这片土地非常之熟悉。她说,山亭区地处山东省南大门、枣庄市东北部,总面积1018平方公里,辖9镇1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78个行政村(居),总人口54万。山亭是年轻新区。1983年11月成立,已建区37周年,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青壮年时期。山亭是文明古区。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在这里交汇,2800多年前春秋早期小邾国在这里建立,是人文始祖伏羲故里和中华民族颜氏、倪氏的发源地,科圣墨子、工匠祖师鲁班诞生在这里,被誉为“东方君子之国”。山亭是革命老区。属沂蒙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是鲁南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诞生地,是八路军115师主要的抗日根据地、铁道游击队的大后方,陈毅、罗荣桓、粟裕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这里战斗生活过。



山亭是特色山区。境内有大小山头5400多座,山地丘陵占全区总面积的87%, 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我区是全国崮形地貌最集中的区域之一,山体以顶平、壁削直立的柱形为特征。华夏最长的地震大裂谷熊耳山、中德友谊的桥梁汉诺庄园等景区景点达到30多处,其中国家4A级景区5个、3A级景区4个。长红枣、火樱桃、蜜桃、板栗、核桃、花椒等特色林果发展到55万亩。山亭是生态大区。全区有林地面积8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8.3%,位居全省前列;有大中小型水库61座、河流136条,多年平均降水量达900毫米,气候条件优异,地下水矿物质丰富,特别是锶的含量较高,是一般地下水锶含量的10倍。空气质量优良,城区负氧离子浓度达3500个/立方厘米,森林区域负氧离子浓度最高达到6845个/立方厘米,蓝天白云天数达293天,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山东省长寿之乡。

毕志伟特别指出,大自然赋予了山亭很多天赋异禀,更给予了山亭更好的发展机会。抱犊崮,被称为沂蒙七十二崮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崮”,这是非常独特的,且抱犊崮是当年民国第一案的发生地,在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一笔;山亭境内还有1668年郯城大地震的遗址,叫熊耳山地震大裂谷,近千米的裂谷隐没在山峡中,是地质奇观,更是国家地质公园,而周围的山体自然风貌非常棒。山亭区正在以抱犊崮和熊耳山为主联合打造国家级5A景区。

山亭的山多,是个生态大区,森林覆盖率达到了58.3%。多年来,山亭区以生态为底线,在绿化、生态建设上久久为功。“现在的山亭,绿生态是我们最美的色彩。” 毕志伟如是说道。

此外,山亭区除了山多,水还非常好。如今的山亭,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天朗气清,被称为“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



山亭有全域旅游创建经验可讲

也有乡村旅游思路可循

“山亭虽然没有大山名川,但是小山、小水沁人心脾、陶冶心性。” 毕志伟说,小山、小川、小资源恰好符合现在的全域旅游、休闲旅游的消费倾向。由此,山亭区全域旅游、乡村旅游大幕徐徐拉开。



2020年,山亭区成功创建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目前正在积极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毕志伟梳理了山亭的“全域旅游”创建经验。她认为:

一是党政统筹推进,健全体制机制,形成创建合力。我们把生态旅游列为全区战略性支柱产业进行培育,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专设创建工作专班,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区、镇、村三级联动的综合协调机制,把全域旅游发展纳入全区综合考核。编制了《山亭区全域旅游发展与提升规划》,设立了区级旅游发展专项基金。

二是完善公共服务,科学布局旅游要素,提升服务水平。引进一批精品连锁酒店,培育一批“精品民宿”农家乐、旅游特产店。实施道路畅通、园林绿化、环境整治、公共设施配置等八大工程,开通旅游公交专线,A级景区全部通达公交车。建成7条旅游绿道,设置旅游标识标牌267块,山亭文化旅游服务中心将建成使用,旅游厕所、城乡环卫一体化全域覆盖。

三是推进产业融合,丰富旅游业态,优化供给体系。坚持全域景区化、产业融合化、全民共享化,突出“生态、绿色、健康、养生”主题,做好“旅游+”文章,加快全域旅游产品创新,打造“山亭味道”“山亭人家”“山亭好礼”等品牌,构建以体育运动、生态康养、乡村休闲、大众观光为核心的旅游产品体系。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推动旅游与文化、农业、体育、电商、扶贫深度融合,支持更多配套企业进“链”入“群”,延伸提升旅游产业链、价值链,构建共建共享的全域旅游大格局。

四是维护秩序安全,统筹保护开发,扩大品牌影响。一是按照“1+3+N”模式,推进旅游警察大队、旅游市场监管分局、旅游巡回法庭综合执法监管工作,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和执法检查。二是健全“旅游行业诚信体系”,发挥山亭旅游协会、旅游餐饮协会等协会作用,招募“百灵鸟”志愿者,建立蓝天救援安全机制,推动行业创新发展。三是实施主要旅游线路沿线风貌集中整治,对文化旅游资源实施保护性开发。四是精心办好“赏花踏青之春”“纳凉露营之夏”“丰收运动之秋”“民俗养生之冬”四大旅游品牌节庆活动,实施“五个一旅游工程”,实现“一部手机游山亭”。

五是坚持共建共享,旅游扶贫富民,助力脱贫攻坚。探索“整村搬迁型”“公司带动型”“合作社引领型”等旅游扶贫模式,鼓励农户注册成立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创办全市首个旅游夜校。全区发展旅游专业合作社15家、“山亭人家”农家乐500余家,兴隆庄村脱贫案例成功入选《2019世界旅游联盟减贫案例》,举办贫困地区旅游扶贫培训班、全域旅游培训班等系列活动;全区通过旅游扶贫项目带动3741名建档贫困人员实现脱贫,占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15.3%。



在乡村振兴领域,毕志伟认为,山亭区正在大力改善乡村旅游人居环境、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业态、构建乡村旅游服务体系。有些做法正在推行,期待有所收获。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助推创新发展。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规划先行、强化监督”原则,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了《全区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着力构建全域性乡村旅游空间,打造十字河谷地度假区、城河湿地生态区、崮乡绿道休闲区“三大乡村休闲旅游板块”。

二是强化项目支撑,实施典型示范。把项目带动作为发展乡村旅游的关键。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策”的思路,集中打造特色鲜明、功能齐全、设施完善,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示范村,让美丽风景变身“美丽经济”。目前,全区发展省级旅游特色村36个。其中,素有“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之称的兴隆庄村,依托鲁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资源优势,一举创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市唯一的国家级传统古村落。葫芦套村是城区近郊游的热门景点,入选为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

三是加大环境整治,实现乡村“三美”。发展旅游有益于保护“绿水青山”,我们围绕主客共享,以实现“美丽环境、美丽经济、美好生活”为目标,精准定位、全面发力,实施了主要旅游线路沿线风貌集中整治,在重点村镇实行“改厨、改厕、改客房、整理院落”和垃圾污水无害化、生态化处理。全区集中连片打造美丽乡村158个,创建国家级传统村落7个、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个、省级传统村落20个、省级旅游强镇10个,新建改建旅游厕所314座,实现景区旅游公交全覆盖。通过精心设计的12条“四季游”精品线路,把大大小小的景区景点串珠成链,构建起串点连线成面的大旅游格局。

四是开发新业态,培育旅游新动能。凭借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文化创意,着力提升打造农家乐、精品民宿等业态,全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石嘴子村、洪门村、葫芦套村等一批主题民宿兴起,年可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亿元。“山亭人家”农家乐和民宿发展迅速,获批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9家、省级“好客人家”农家乐110家。其中,翼云石头部落民宿已成为全市首批三家重点打造的鲁南乡村民宿代表;翼云湖旅游度假区柜族部落项目融入十二生肖、十二星座等文化元素,成为全国第一家以集装箱度假房为主题特色的旅游度假区,被评为全国优选旅游项目、省级文化主题酒店。

目前,山亭区拥有了自己的城市会客厅,行上有了公交全覆盖,吃上打造了山亭好礼……而老百姓通过村庄活化业态,融入了美丽乡村建设中,成为了有当地特色的人文风景。

毕志伟说,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核心。一是提供好的乡村肌理风貌,让人记得住乡愁;二是有住的地方,乡村民宿不可或缺;三是要把乡村的味道记住,不光是看得见的,还有吃得着的。

问起外人对山亭印象最深的两句话。毕书记笑着说:第一句话是山亭真漂亮,第二句话是,来了还想再来。

(伍策 一丁)


客户端中查看
手机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