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7月2讯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巨。支教老师必须有一颗真正为孩子考虑的心,这样才能为乡村孩子们的成长做出实实在在的助力!”来自湖南邵阳市大祥区三八亭小学的唐琳老师在隆回县城南小学的支教总结会议上如此说,同时她也是这样做的。
三尺讲台度30个春秋。唐琳一心扑在教学一线上,奋力在教育这块沃土上辛勤耕耘,用汗水与热情书写无悔的人生。六岭联校“十佳教师”、“优秀人民教师”、大祥区“优秀课改教师”、大祥区“三八红旗手”、邵阳市“小学数学教学先进个人”、邵阳市“数学骨干教师”……一张张荣誉证书见证着唐琳的付出与收获,更见证着她陪伴乡村孩子们成长的故事。
2020年9月,唐琳放弃城市的优越条件,毅然前往缺编的隆回城南小学支教。在接管四年级162班数学教学任务之后,唐琳把握每一次与孩子们接触的机会,观察他们的学习习惯与生活状况,渐渐地与孩子们打成一片。唐琳发现绝大部分乡村孩子之所以学习吃亏,并不是智力问题,而是学习方法不对。因此,从教数学的唐琳特意准备了一堂别出心裁的以“聪”为主题的说文解字课。如何让自己更聪明?这个话题一下子激起全班同学的好奇心,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说出自己的看法。他也趁此机会告诉大家:耳聪目明(听课观察),能说会算(表达思考),每天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坚持下来大家都有机会成为学霸。孩子们从这一刻起,便开启了新的学习大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让同学们真正爱上数学、灵活使用数学呢?唐琳深思熟虑后,决定从改变教学方式入手。在课堂上,唐琳用幽默的语气调动课堂学习气氛,列举通俗形象的案例解疑答惑,力求深入浅出、入里随心。在引导学生“寻找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时,唐琳让每个孩子拿出几何图形图片,每个人动手折一折,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探索发现。“我觉得自己动手折更有意思,也记得住一些”、“比书上讲的好理解”……下课后,不少同学想和自己的“折纸”合影,唐琳趁机也拍下了他们灿烂的笑容。值得欣慰的是,当天的课后作业错误率大大降低,“学得好才玩得好!”孩子们更加信服唐琳啦。
课堂是学生张扬个性的地方,唐琳总是借机为每个孩子搭建合作交流的舞台。勤于动手,善于思考,敢于表达……就算是一点点的进步,孩子们的名字都会被她写在表扬栏。“好孩子都是被夸出来的!”在唐琳的鼓励下,孩子们逐渐掌握了学习方法,越学越轻松;一部分后进生逐步改正坏习惯,找回了学习的自信。
时光在唐琳的粉笔字中一点一滴地流逝,晃眼间过去了一个月。2020年10月的隆回,是连日阴雨的主场。在雨水的侵袭下,城南小学老旧的教学楼不时地掉下墙灰,唐琳的办公桌上也有不少小灰块。面对相对简陋的教学条件,唐琳没有抱怨,反而轻松说道“好在杀伤力不大”。
“爱”是一个永恒的教育主题,用爱浇筑的教育才有更加长远的未来。湖南邵阳隆回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为了维持生计,大部分农民常年在外打工。而唐琳所教的四年级162班至少有三分之二的留守儿童。
唐琳的班上有一名叫小杰(化名)的孩子,小杰的父母都在广东一带打工,爷爷在乡下种地、喂养鸡鸭,只有71岁的奶奶带着他。小杰几乎每天因为作业未完成而留校补作业,没有人监督时他就不写。天天等着他完成语文后,再追数学课作,几次留到天黑,老师好心放他回家写,结果又没写。反反复复几次言而无信,唐琳一咬牙,决定给小杰“一点颜色看看”。这天把小杰的奶奶安排回家后,唐琳陪着小杰坐在办公室补作业,六点半总算完成课作,唐琳又亲自送他回家。“没有想到他家租的房子在7楼,年轻人爬楼都气喘吁吁,何况71岁的奶奶每天至少4趟(中午送饭、下午来接)。唐琳立刻给小杰的父亲打了个电话:“71岁的老母亲帮你们带孩子,至少要给个低楼层吧,老人家万一有什么闪失,老老少少谁来管呀?”一晚上,唐琳辗转反侧,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恶性循环让她久久难以入睡。
扶贫扶智,教育先行。或许是由于隔代教育的放养、家庭教育的缺失,孩子们在学习与生活上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但唐琳坚信“教书育人缺一不可”。课前课后,她经常找孩子们聊天、谈心。当孩子们心情低落时,唐琳会耐心帮他们打开心结、解决问题;当孩子们学习有困难时,唐琳会利用放学后的时间进行一对一辅导……
“孩子们,唯有读书,才能改变你们的命运!”唐琳告诉孩子们,先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再用知识的力量建设家乡,等到自己长大后就不用背井离乡,在家门口就能过上好日子。要想摆脱一代又一代的留守儿童现象,只有从教育抓起。
一个平常的下午,放学铃响后,孩子们背上书包陆陆续续走出教室。唐琳和往常一样待在教室里检查课作改错,但面前忽然递来一双崭新的棉鞋。“唐老师,你试试尺寸吧。”唐琳闻声抬头,原来是学生欣欣(化名)的奶奶,“我照着你脚的大小做的,刚穿有点紧,但是穿着穿着就会松。”唐琳边连声感谢边弯下腰试鞋,只稍稍用点力,左脚就顺利蹬进去了。“奶奶,你的眼力怎么这么好!”唐琳的话音未落,欣欣的奶奶已经快步走出了教室。心细的老人家担心老师追上来道谢,还特意提前在两只新鞋中系上一根线……唐琳第一次见到欣欣的奶奶,也是在数月前的放学后。“欣欣很可怜,刚刚出生就没有了妈妈,爸爸常常在外地打工,她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老人家小声告诉唐琳:“欣欣数学成绩不是很好,但在家里说很喜欢现在的数学老师,所以请唐老师帮忙盯一下学习。”得知这个情况后,唐琳连连答应下来,给予孩子更多的帮助与支持,并且告诉欣欣不要挑食、不要吃垃圾食品。这个瘦弱的小姑娘十分懂事,上课也越来越认真,成绩慢慢的从七十多分稳步到九十多分,脸上自信的笑容也越来越多。“欣欣用自己的进步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所以奶奶今天的用意我理解,这个异地他乡的冬夜特别暖。”唐琳在自己的工作记录中写下这段文字。
在唐琳的眼中,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每一个“坏学生”都能变成好学生。小马(化名)以前总是等上课铃落音才进教室,他也曾经不愿意写作业,甚至跟奶奶赌气可以一天不来上学……奶奶一个人带2个孙子吃不消,而且父母常年在外面打工。尽管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唐琳还是不愿放弃,坚持咬牙追着孩子们走。“我坚持软硬兼施、坚持鼓励为主,可是收效甚微,还是反反复复欠作业逃跑…我常常一边崩溃,一边安慰自己尽力就行了。”唐琳虽然有挫败感,但始终不放弃。直到这一天,小马终于集中注意力听完了一节课,并且两次主动举手到黑板上画图,一改以前徒手画图的“潦草作风”。全班同学自发的给出了一次又一次的掌声,唐琳也激动万分:“三个半月了,唐老师终于找到那个可爱的小马同学啦!”能够得到大家的肯定,一向大大咧咧的小马同学竟然也会害羞的脸红。
在隆回县的统考中,唐琳所教的班级数学成绩进步显著。一个底子薄的班级,通过师生间的不懈努力,共有30名同学90分以上,3个同学满分。“多亏唐老师的辛苦付出,他记性差,还有点调皮,但现在肯认真写作业,成绩比之前好多了,真的谢谢您。”邓蔼卿同学的妈妈高兴地说道。“老师严格好很多,班上成绩全部提高,谢谢老师的辛苦付出与耐心教导。”钱雄越同学的家长感叹道。
“老师你怎么还不去吃饭呀”、“老师你不冷吗,怎么不穿外套呢”、“老师老师,这是我特意给你带的蛋糕”……孩子们与唐琳的友谊越来越深厚,懵懂的他们也逐渐学会照顾他人。唐琳的耐心与坚持,感动了学生,也感动了家长,他们再也不会消极的提出读书无用。当孩子们取得进步时,唐琳会真诚的夸奖,真心的为他们高兴。唐琳把自己见过的美好世界讲述给他们,激励他们为精彩的世界而努力。
“农村学校老师的流动性特别大,学生常常要面对开学换老师的问题。”唐琳时不时听到家长们抱怨:“对于自控力差的学生来说,这是钻空子偷懒的好时机。”困扰唐琳的难题来了,怎样才能把来之不易的好习惯保持下来?怎样才能把一点点培养出来的自信心延续下去?怎样才能开拓孩子们的眼界?怎样才能赋予孩子们更多了解世界、从而热爱生活的载体呢?
记得俄国文学家普希金说过: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那就让书籍成为影响孩子终身的朋友吧!说干就干,唐琳立马发动邵阳的同事帮忙收集指定书目的书籍,再加上自家剩下的部分儿童书籍,共计五十余本,唐琳分两次从邵阳带来隆回。
“别看唐琳是数学老师,可推荐课外书还是很有方法的,她从大部分孩子喜欢看的书里挑出一两处精彩环节进行朗读,孩子们的读书兴趣一下子就来了。”同事们也纷纷为唐琳的好办法点赞。事实证明,唐琳的推荐相当成功,拿到喜欢的书籍,有些学生竟然连吃饭时间都舍不得放手。更值得一提的是,班级里几个热衷于追追打打的小男生,也能安静下来读自己喜欢的书籍,这充分证明了知识的魅力与力量。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六年级的学生步入青春期,开始经历一些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微妙变化。在一次教师会上,校长提到六年级部分学生有早恋苗头,唐琳主动请缨给六年级女生上一堂关于青春期心理健康与安全的课。
“要趁早给青春期的女生种下一颗远离危险、健康成长的种子。”为此,身为数学老师的唐琳翻阅了不少资料,收集了不少案例,还请教了有经验的心理师,反反复复修改PPT。站在既是老师又是妈妈的角度,唐琳先从青春期生理与心里健康两方面展开话题,再到讲解拒绝早恋和远离性骚扰的内容。为青春懵懂的女生送去健康成长知识的同时,也对她们躁动的心灵及时予以抚慰,更为帮助她们精心规划未来。
时光荏苒,唐琳已在教育战线上度过了三十个春秋。回首多少个日日夜夜,酸甜苦辣自在其间,在摸打滚爬中唐琳渐渐熟悉了教师这个行业,在默默耕耘中也渐渐有了一些收获。“我为自己的选择而骄傲,漫漫长路将为自己的热爱而继续执着,我将继续努力工作,把自己的全部奉献给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宥媛 韦千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