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7月22日讯 江苏省睢宁县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为主线,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下乡人才、返乡能人队伍的培养,完善人才、能人信息库,落实奖补激励政策,引育并重、量质并举,不断做强人才支撑。鼓励优秀干部到一线挂职锻炼,鼓励支持各类专业人才投身乡村振兴,鼓励能人返乡创业,让他们在农村施展才华、建功立业、成就梦想,更是因势利导,培养留守妇女成为乡村振兴中的实用人才,让她们成为名符其实的“乡村能人”。
7月19日下午三点半,屋外骄阳似火,屋内清凉一片,在位于睢宁县桃园镇姚洼村的通孚礼品车间里,10多名村民正在加工制品毛绒玩具,室内开了空调,大家工作丝毫不受天气的影响。填充、缝纫、剪线头、平整绒毛……一道道工序完成后,一个可爱的毛绒玩具就做好了。57岁的王彩虹说从今年4月份她就在此务工。“在这有空调干活又凉快,姊妹们一起聊天也不打盹,农忙闲余时间工资一、二千块钱一个月 自己能养活自己了。”
桃园镇姚洼村地处桃园镇较偏远地区,与安徽省接壤。全村有400余户近2000位村民。村里产业主要以农业为主,男劳力外出打工居多,留守妇女有近200名。两个手工作坊已为村子里解决了50余名留守妇女就业。桃园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乔冬灵说:“有了这两个手工作坊的成功经验,村支部一班人和村民们看到了希望;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联系发展这样的手工作坊,争取让村内的留守妇女都能有份合适的工作,能够顾家赚钱两无误。”
村党总支书记朱江介绍,通过镇政府与县人社局“为民办实事”牵线搭桥,姚洼村与睢宁通孚礼品有限公司进行对接,成立了睢宁县通孚礼品姚洼村车间。“我们给代加工玩具,技术要求不高,简单培训就能上岗,给我们村能带来20到30名留守妇女就业问题 在家里就业照顾小孩上学、照顾老人都很方便,平均一个月也能给他们2000元前后的收入。”
“这些小浣熊就是我们最近在做的产品。”玩具厂的普通员工张大妈热情地向人们展示新做好的玩偶。缝纫、充棉、称重、检验……工作人员的动作有条不紊,一丝不苟,一只只憨态可掬的毛绒玩具“整装待发”。“如果缝纫走线歪了,玩偶充棉就不够均匀,最后出来的产品就不好看、不可爱了。所以我们每一个环节都做的非常仔细。
“别看厂子小,在我们村里可有名了!我们村里的妇女农闲时都过来做玩具,给家里增加了不少收入呢。”正在给玩偶塞棉花的李大娘笑着说。
姚洼玩具厂生产的毛绒玩具以手工制作为主,技术要求不高,经过短期培训,很快就能上岗,特别适合农村妇女。
在该村另一位村民黄艳丽的生产车间内,几名村民正在进行超轻粘土包装。据了解,黄艳丽是与山东一家儿童玩具公司合作,为该公司做代生产,已经运营近两个月的时间。因为离家近,时间自由,她这里也成为村里不少留守妇女务工场所。 黄艳丽告诉记者,自己孩子小不能离开家,她深知留守妇女的不易,所以作坊的工作时间安排很自由。“在家都是留守妇女,平时接接孩子做家务照顾老人。不忙的时候就可以过来干一点,有事情说声就能走。”
接下来,睢宁县桃园镇将继续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帮助村里对手工车间进行升级改造,争取吸纳更多的固定就业人员,大力拓宽村民就业渠道,努力化解群众就业困难问题,让群众更为直观地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力量,全面提升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刘涵 陈俊 桑晓慧 杨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