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每天,558公里的轨道线路在城市呼啸穿梭,运送着以百万计的乘客,演绎着这座蓬勃向上的城市的活力节奏。
慢。坐地铁的时候,可以顺便在自助卖花机挑选一把可爱的花束,在地铁里的特色小店买上一杯咖啡,还可以吃饭、看展、看电影……
快发展,慢生活,是这座城市的“幸福密码”。在这里,有着多元而丰富的场景,它们各不相同,但在城市空间中有机共生,以一个个“点”,组构成美好生活的“面”。
而如以上描述的轨道生活场景,正在成都,在密织的轨道线路中鲜活呈现,织就成市民幸福美好生活的重要部分。
而以轨道场景实现轨道营城,不仅是成都市提出的营城理念的践行与落地,也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
就在今天,成都轨道首个TOD主题商业街——“世纪城·上闲里”正式开街。
慢下来,趣生活——依托轨道场景而生的美学空间不断亮相,在为更多乘客带来便捷、美好生活的同时,也吹响成都轨道营城、赋能城市的加速哨声。
场景赋能
打造成都轨道幸福美好生活体验
今年2月18日,在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动员大会上,成都提出,要坚持价值创造和多元体验相结合,以场景化思维营造城市新空间。一个个鲜活的城市场景、社会场景、文化场景,也是融合地域、情感、价值于一体的消费空间、生活空间。
可以看到的是,以美好生活为中心推动场景营城,无疑将成为一种新的城市哲学。民有所呼,城有所应,每一个城市场景,都是“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的落地。
那么,何谓场景?“场景理论”提出者丹尼尔·西尔说,场景强调的是城市的各项功能在空间和个体生命互相交叠中的重新定位。按照他的说法,场景中的两个重要要素是空间与个人,而链接他们的则是功能。而这,在轨道生活场景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轨道生活场景有哪些?我们可以从一些切片中找寻答案——
早晨,人流像潮水一样涌出地铁车站。出站时,他们可以在经过的地铁商店中,带上一份心仪的早点,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
午餐时间,白领们不用风吹日晒,直接在选择多多的地铁商业里寻觅美食。还可以“偷得浮生半日闲”,见缝插针地去健个身、美个容,或是打个电竞、看本好书、享受一杯咖啡的时光……为接下来的奋斗充电、续航。
未来,地铁车站还会出现移动博物馆(泛博物馆空间)、沉浸式互动影院、美术展等多维度展厅空间、共享办公场所等服务休憩空间和城市橱窗,让轨道生活场景更有质感……
在今天全面亮相的成都轨道首个TOD主题商业街“世纪城·上闲里”,又是如何演绎轨道生活场景,呈现“慢下来,趣生活”的轨道生活美学呢?
这里提取世纪城站站厅设计概念元素,整体呈现清新时尚的调性;中庭空间则可以举行各种小而美的展演活动。考虑到了全时消费的时间动线与不同客群的购买诉求,这里集聚了轻食简餐、地方小吃、中西快餐、生鲜超市、便利店、零食店、书店、甜品店、奶茶店、咖啡店……一体化的商业设计,实现All in one的便捷消费。
“落脚于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实践,围绕如何聚力加强场景赋能,我们还有一系列的动作。”成都轨道集团下属成都轨道资源经营管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首先是构建车站商业体系。按照“网络化、特色化、场景化”发展思路优化商业布局,构建以车站为核心、多点开花的商业体系和发展格局。其次是融合创新商业业态。积极践行“场景营城”理念,结合车站实际,积极引入创造特色化、稀缺性服务和体验,努力打造业态复合、场景富集的消费目的地,提升车站引流获客能力。
作为“轨道生活场景和美学空间”的打造者,成都轨道资源经营管理公司以剑指未来的“棋局”,成就轨道经济发展的“器局”,提出——
科学规划全线网373座车站的可用空间,实现“站站有场景”。力争到“十四五”末,已运营线路车站商业面积增加3倍,新开通线路车站商业面积同步增加。
引入多元业态,打造多元场景。按照交通圈、生活圈、商业圈“多圈合一”理念,秉承“场景营城”逻辑,借鉴社区商业模式,依托地下空间开发,积极营造与商业场景、消费场景、生活场景等相互衔接、多功能复合的轨道交通“通勤场景”,努力打造市民幸福美好生活空间和消费目的地。除了有像“世纪城·上闲里”这样的TOD主题商业街,也有“商业方舱”、自动设备等,还有分布式展陈、快闪店等,今年年内,除了实现“世纪城·上闲里”TOD主题商业街的全面亮相,孵化园休闲主题商业潮购站、宽窄巷子潮玩艺术特色站等美学空间也将亮相;力争“十四五”期间,每年打造一批高品质商业项目,加快推进车站商业开发成型成势。
一幅鲜活生动的轨道生活场景图正徐徐铺展……
空间供给
以前瞻思维挖潜开源推动车站商业能级跃升
“地铁出行是我的首选。地铁很快,特别是去年新开了几条线之后,坐地铁简直不要太方便。”这是市民冷永波的感受。随着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地铁出行,目前成都地铁日均客流达到600多万已是常态。
“558公里实现之后,线网规模和密度均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常态化大客流将释放出巨大商业机会。”
如何将“人流”变为“人留”?答案是以场景留人。而场景的创造,需要物理空间作为基础;场景所产生的的聚合效应,也需要更多空间的供给与集成。
对于“聚力加大空间供给”,成都轨道资源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给出的思路是:以前瞻思维挖潜开源,推动车站商业能级跃升。
前置规划商业空间。践行“运营前置、TOD前置、资源开发前置”理念,立足轨道交通线网全局,系统研究出台相关实施办法,搭建完善的顶层设计。目前,旨在确保商业资源开发与轨道交通线路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的相关导则已经在紧锣密鼓地制定之中。
大力拓展空间规模。通过优化功能布局、调整建筑结构等方式,对已开通运营线路车站实施二次深度开发,对第四期在建线路与即将申报的第五期规划线路车站空间提前规划预留。
灵活运用复合空间。充分利用车站站厅、通道等不影响客流疏散的宽敞区域,划设共享型“可变空间”,采取投放移动“商业方舱”、自助设备等形式灵活开展商业经营。
助力营城
实现轨道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当下的成都,正在进行从城市场景到场景城市的探索。场景营城通过打造各类场景,展示了未来城市塑造“人”“城”关系的具体路径。而场景营城既是城市的硬核竞争优势,也是实现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的“密匙”。
“十四五”时期,成都轨道集团总体工作思路中提出:三年内集团跻身中国企业500强,“十四五”末向世界500强发起全面冲刺,全面实现向具备良好自我造血能力的效益型企业新的跨越。这也给推进轨道场景营城按下了“快进键”。
遵循“让一切有空间的地方皆可停留、皆能交往、皆有效益”,按照市上提出的“要用好轨道交通空间环境,加快打造各类地下消费场景,从巨量客流中深入挖掘消费潜力,推动轨道交通资产持续升值,更好服务城市发展”的部署,成都轨道集团按照“车站商业+TOD商业”双轮驱动思路,加快推进轨道交通车站商业开发,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流量经济,全面挖掘轨道交通线网商业资源经济潜力和商业附加值,努力打造多元业态组合、生产生活复合、地上地下融合、线上线下结合的新型商业场景,加快形成以轨道交通车站为极点的商业活力中心和消费中心,“一站式”满足市民80%以上日常消费需求,有效促进资产持续升值,实现轨道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轨道交通可持续循环发展。
察势者智,驭势者强。成都轨道资源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清晰谋划实施路径——
商业空间不断“破局”。设立专门机构,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专业团队,对地下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开发,跳出“被动接盘”局面,做大车站商业版图。
商业形态积极“转型”。在传统业态基础上,通过投放移动“商业方舱”、自动设备等方式,引入新型商业业态,启动实施TOD主题商业街项目,推动车站商业转型。
商业模式创新“出圈”。根据车站周边商业、资源禀赋、客流规模、商业价值等进行分类分级和系统布局,转变“单站单铺”思路,采取“冷铺旺铺”打包招商方式,有效提升商铺整体价值和出租率。
商业资源联动“合体”。把轨道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和开发,在场景营造、营销推广等方面有机融合、联动发力,形成协同发展格局。
商业主体全面“升级”。为提升商业经营主体的策划经营水平,与全球头部企业合作,推动车站商业运营迈入专业化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