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举措推进新时代河北兴隆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1-07-26 16:55:5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贾晓颖 谢敏金  |  责任编辑:安平
大字体
小字体

中国网7月26日讯 在“十四五”开局起步之际,河北省兴隆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三个领先”,推进“两个建设”,补强“一个短板”,围绕新时代“生态兴隆、富裕兴隆、幸福兴隆、文化兴隆”建设,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省市领先。巩固拓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成果,加强生态环境系统修复治理,聚焦“山、水、林、田、气”五个重点领域,严格落实省市矿山整合和“三个只减不增”“五个一律”要求,对已关闭矿山和责任主体灭失的矿山进行生态修复,对保留的矿山严格监管,促进绿色转型;加强水污染防治,严格落实“河长制”;持续推进造林绿化,全面推行“林长制”,保持森林覆盖率华北县区首位,创成国家森林城市;严格基本农田管护,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力度,限制使用除草剂,推进树下生草模式,实现减肥增效、减药增效;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责任,加强散煤治理,推进集中供热扩面,因地制宜推广洁净型煤、电代煤,实现全县生态环境质量稳定达标、持续改善。着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以“碳达峰”“碳中和”为契机,加快生产方式绿色转型,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新能源和绿色产业,拓展生态经济增长新空间,探索生态经营新路径,争创国家两山转化实践创新基地。

坚持全域旅游发展省市领先。落实“一心两轴两带七区”产业布局,全面发展户外体验、冰雪体验、农事体验、亲子体验、观星体验、漂流体验、探险体验等旅游新业态,全力推动文旅产业与体育运动、医疗康养、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加强与周边省、市、县的深度合作,共同打造京东、津北和潘家口水库区域的快旅慢游“大环线”。景区景点配建停车港湾、观景平台、旅游厕所、节点标识和绿化景观;县城引入知名连锁酒店、餐饮品牌、汽车租赁公司和旅行社,加快建设五星级酒店和游客集散中心、服务中心。加强线上线下旅游综合服务,建成“一部手机游兴隆”平台,全面繁荣旅游“夜经济”和“后备箱”经济,推出一批游客必带的“兴隆好礼”,全面带动旅游市场消费升级。大力开发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介,组织网红打卡,拍摄兴隆旅游短视频、宣传片,面向京津叫响“生态燕山、爽邑兴隆”的旅游品牌,争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

坚持乡村振兴工作省市领先。把产业振兴作为重中之重,按照“两带三群”产业格局,坚持市场引领、龙头带动、品牌化建设、集群化发展,南部以半壁山、蓝旗营等6个乡镇为重点,大力实施新品种研发和深加工增值增效,推广林下种植,发展林下经济,打造长城沿线京东板栗产业带;北部以大杖子、蘑菇峪等5个乡镇为重点,调整产业结构,进行品种改良,打造精品山楂产业带;在雾灵山、青松岭、陡子峪等7个乡镇的交通沿线、景区周边和环京津乡镇,打造一批特色苹果梨桃观光园、采摘园。大力支持县内企业搞研发、上科技、拓市场,开展对接合作,整合北区果品加工企业向园区集中,充分发挥山楂产业研究院和院士工作站的科技平台作用,打造更多功能性和健字号品牌。加快推进农村快递物流“村村通”,深入实施农村电商“1+3+N”拓展行动,大力发展微商、电商和直播带货等新型销售模式,培育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持续鼓起农民的钱袋子。统筹推进以基层治理为重点的组织振兴、以能人返乡为重点的人才振兴、以民风培树为重点的文化振兴、以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的生态振兴,全力争创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

推进财源建设,提升产业竞争力。以产业布局为先导,大力引进新项目。经济开发区实施“筑巢引凤”工程,加快完成PPP项目库建设,全面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智能电子信息、高端制造和其它新业态经济,建设财源建设的主战场;平安堡、北营房、李家营等北三镇大力发展绿色新型建材、钒钛制品、先进制造和配套物流等产业,建设财源建设的重要阵地;其它乡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一批新的税收增长点。深入推进工业企业“四个一批”,提高安全生产、环保标准和科技贡献率、税收贡献率,支持鼓励与行业领军企业合作,提高综合竞争力,引进或培育年纳税超5000万元的企业10家,力争实现年纳税超亿元企业零的突破。以提升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为保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县级领导干部带头,实行重点项目包保和领办代办制,强化一线解决问题,以上率下凝聚起全员抓项目、全县大招商的工作合力。从优化投资类项目的审批流程抓起,能减则减、马上就办,系统整治顽瘴痼疾,严厉打击“吃拿卡要拖”,大力改善营商环境,让市场主体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

推进县城建设,增强群众获得感。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引领、以人为本、配套先行、生态宜居”的原则,科学规划建设方案,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打好县城面貌提升总体战。老城区突出功能性、宜居性和人文化,分步推进修复性建设。第一步,打通城区断头路、管网和出入口节点瓶颈,加强基础设施配套;第二步,完善公共服务功能,加快学校、医院、停车场、便民市场、文体场馆建设,重点解决停车难和交通拥堵等突出问题;第三步,进行人文景观和生态环境细节修复,打造见绿、见园的品质社区生活圈;把精细化管理和常态化执法贯穿始终,提升县老城区面貌,提高居民幸福感。新城区注重拉开框架和提升品位,联动推进东部融创城和康养文化一条街、西部高铁场站、北部产教城和南部中冶新城“四个片区”建设,合理确定开发建设密度和强度,优先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绿色低碳、生态环保、宜居宜业、产城共融”的现代化新城。小城镇结合国土空间规划,重点打造六道河、半壁山、青松岭、雾灵山、李家营、南天门、大水泉等7个特色小镇,实现多中心、组团式发展。

补强民生事业、基础设施短板。大力发展教育和医疗事业。坚定不移推进教育改革,支持六道河中学教育集团化建设,建设1所私立完全中学,大力实施“三名”工程,全面推行中小学校长、副校长公开竞聘,严格执行年度考核末位淘汰,完善一线教师奖励激励机制,确保初中、高中教育教学水平进入全市先进行列。稳步推进与北京三甲医院合作办医,完成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易址新建工程,补齐乡镇卫生院和农村卫生室建设短板,推进医联体和智慧医疗体系建设,完善居民健康大数据体系,推进农民免费体检和健康档案规范化。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举全县之力抓好承平高速“一号工程”,确保2024年竣工通车;推进国省干线和县乡村道路升级改造,确保国道112线和省道李杨线、六陡线改扩建工程按时建成通车,加速形成“两线两环四横七纵”的交通路网,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创成省级“四好”农村公路示范县。水利建设重点推进县城周边供水系统建设,确保第一水厂按时投用,谋划实施第二水厂、开发区供水调峰泵站项目,加快完善城镇和中心村集中供水管网,持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行动,进一步提高全县供水保障能力。电力建设坚持服务民生、助力发展,建成110KV变电站1座,加快5座35KV变电站双电源建设,持续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力度,构建起以1座220KV、6座110KV、20座35KV变电站为支撑的供电保障体系。同步加快5G基站、给排水和燃气、垃圾、污水等配套建设,全面提升基础设施保障水平。

(贾晓颖 谢敏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