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7月27日讯 罗山脚下有这样一个城市:20年前,老百姓从山区搬到这里,经过20多年的扶贫开发,这里成为全国最大的易地生态移民搬迁集中安置区。如今,这个“锦绣新灌区”天蓝地绿、山清水秀,每个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它就是红寺堡,一座感恩之城、包容之城、创新之城、奋进之城。
在红寺堡,最醇厚的底色就是“移民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刺绣用根根丝线勾勒出锦绣生活;烙铁画用在葫芦上呈现栩栩如生的自然万物;剪纸技艺用小巧的剪刀改造着火红的纸张,您还能听到秦腔的悠扬豪放、感受高台社火的惊奇热闹,看到宫灯的五彩斑斓。
红寺堡人用聪明才智实现文旅融合的创新之美。由滩羊繁育基地培养的羊,肉与脂肪交织,花纹非常美丽,我们叫它“大理石花纹羊肉”,已申请4项专利。
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光秀美,林草覆盖率达85%;红寺堡新能源行业风光发电装机雄浑壮阔,正打造“百亿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示范和运维成果转化基地。
红寺堡航空文化旅游节、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让航模爱好者翱翔碧空,追寻航空梦。
“软黄金”黄花菜、“紫水晶”葡萄、“红宝石”枸杞……勤劳的红寺堡人不仅把原本贫困黑白生活描绘成彩色,也打造多彩的产品与世界分享。(伍策 鬼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