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荣:为什么要提“大河仙境 风度芮城”?

发布时间:2021-07-30 10:06:4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孙小荣  |  责任编辑:安平
大字体
小字体

2020年4月,山西省“黄河1号旅游公路”芮城段一期工程21公里建成通车。作为山西省文化旅游“三大板块”的重要支撑,“黄河1号旅游公路”芮城段全长93.4 公里,这是一条旨在推动“交通旅游化”的典范工程,也是芮城实现全域旅游创新发展的核心纽带,一举构建起芮城南部沿黄河风情带新的空间体验和业态集聚格局。

在“黄河1号旅游公路”沿线观赏黄河景观最壮观的观景驿站——“望河亭”,有一块巨石,上面刻着“大河仙境 风度芮城”的形象标识,不仅是一个鲜明的地标,而且成为芮城一个新的“网红打卡点”。

这简单、通俗、易记的8个字,落在黄河之畔,给“生态芮城”的底色注入了饱含历史张力和文化想象的人文底蕴,让芮城生态与文化相得益彰的发展实践,有了更直观的表达,充满无限的想象空间和情感召唤。

但是,任何精明的品牌营销策划,都只是“锦上添花”。前提是,必须有相对优势的资源与产品支撑,基础要足够有料,推广要足够强势,否则,再好的策划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沦为昙花一现。

芮城,足够有料,才有了“大河仙境 风度芮城”的足够灵感与足够底气!

何为“大河仙境”?

空间流动性,是旅游产业的核心特征。

一座城市,尤其是一座欲成为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城市,必须具有清晰的地标,告诉世界,你在哪里。因为,地理空间决定城市个性,也决定客源流动的距离——空间距离与心理距离。

在中国,“大河”是黄河的别称,之所以称“大”,是因为黄河流经的长度、流域的广度,对中华文明形成影响的深度,三者叠加综合考量,没有哪条河流能跟黄河相媲美。因此,黄河被誉为“中国母亲河”、“中华文明的中轴线”。

从世界范围来看,不同地区人类文明的起源,都发源于拥有沃野良田,便于灌溉,易于定居农耕的大江大河流域。

比如,四大文明古国之古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发源于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古印度文明发源于印度河流域,古中国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

在世界历史研究语境中,中国文明又经常被称为“黄河文明”。因此,“大河”既特指黄河,又泛指人类文明起源的大江大河。叫“大河仙境”而不叫“黄河仙境”,因前者具有与世界文明接轨的眼光,大者,壮阔,包容,有气度。

位居黄河“几”字弯最后一拐臂弯里的芮城,是一座改变黄河流向的城市,又或者可以说,芮城是一座被黄河“拐出来”的城市。

我们可以做个假设,如果黄河没有从这里拐弯,山西与河南两省的行政区划,肯定以中条山为界,那么,现在归属山西省运城市中条山以南的两个县——芮城和平陆,就有可能划归河南。当然,历史与地理的演变是既成事实,不能假设。如果这个假设成立,中国的地理和历史版图就得重写(相关分析我在《芮城:你别藏着》一文中有所论述)。

也正因如此,身居黄河“关键拐点”——黄河金三角的芮城,在古代,因其地理区位的特殊,孕育了特殊的历史文化;在当下,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发展战略背景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体系中,就有了特殊的地位——她是黄河流域文化旅游带关键节点性城市之一。

“仙境”的灵感起源有二,一是地缘,二是人缘。

芮城的地理空间是北依中条山,南临黄河,中间由山地、丘陵、高塬、深壑、平川等地貌构成的缓坡区。“风水”是中国传统智慧,依山傍水、坐北朝南,一般都是风水绝佳之地。

芮城很多传说及遗址,都跟上古神话有关系。在黄河拐弯处,与潼关隔河相望的风陵渡凤凰咀,曾有女娲庙;很多村庄或地名里,含有尧舜禹的字,最具说服力的莫过于以“大禹”命名的古渡口——大禹渡,以及大禹渡的大禹庙和那棵4000多年树龄的古柏,传说是大禹所植。

芮城不缺神仙故事。最可考据和无可争辩的是,芮城是“吕祖故里”,即吕洞宾出生和修道成仙的地方。吕洞宾出生于黄河边的芮城永乐镇招贤里,有建于元代,保存至今,199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的永乐宫见证。

吕洞宾在芮城境内的中条山支脉九峰山的一个山洞里,饮露食菊,修炼19年而成仙。山洞现在尚存,洞内原有吕洞宾石像一尊,现被移入永乐宫保存。九峰山菊花种植至今,成为芮城农特产品和优质饮品,还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从黄河岸边永乐宫到九峰山纯阳宫,沿着吕洞宾从出生到修道成仙的这片区域,依据山形地貌分布的12处道教宫观所构成的人体“内经图”,更充分地说明了芮城古人智慧与地理空间的神秘互动。

我们在探寻这幅大地上的“内经图”时,在位居下丹田的南寨子庙遗址前,亲眼看到在缺水的高塬平台上的辟谷者搭建的帐篷。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来这里辟谷数日,用锅碗瓢盆收集雨水,或者用矿泉水瓶子去山涧取水,基本与世隔绝,条件艰苦,以打坐、读书清修。

我不是一个迷信主义者,也从未开悟,但我相信天-地-人之间存在感应,人在特定的地理空间中,会与天地产生同频共振,以达到某种归于原始的和谐,身心的调和。既然从古至今,有这么多传说和可考据的“仙事”流传在芮城这片土地上,那也说明,这个黄河青山交互辉映的地方,自有其“仙境”之妙处。

这就是“大河仙境”的依据与出处。我想,它是自在芮城的山河土地中隐生,只是当我这个凡人步入这片土地时,天、地、人心,产生了某种一触即发的互动,让我想到了这四个字——“大河仙境”。

何为“风度芮城”?

“风度”直接化用芮城古渡口之一“风陵渡”,但我没想到的是,风陵渡还真跟“风”有关。

作为黄河金三角、一鸡鸣三省的水陆码头,芮城是古渡口的集聚区,在黄河流经芮城82公里的里程间,曾分布有匼河渡、风陵渡、涧口渡、古贤渡、晓里渡、原村渡、河头渡、永乐渡、郑家渡、礼教渡,太安渡、大禹渡、许八坡渡、沙窝渡(浢津渡)、马头崖渡等15个古渡口。随着陆上交通的发达,水运衰落,目前,只有大禹渡和浢津渡仍在使用。

在过去,每个黄河渡口,都是一个“风口”,南来北往的客商聚集、流动,带来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忙于生意,劳于生计,苦于生活。每个黄河渡口,都像是在风陵渡邂逅的杨过与郭襄,充满出走与守望、生离与死别的无常。风,无形、无色、无味,却具有变幻的力量,即可润物无声地孕育,亦可摧枯拉朽地革新。

再者,作为古中国人类核心发祥地之一,芮城由于北靠中条山,南望大秦岭,中间是狭长逼仄的黄河谷地。黄河在这里急转90°,从北南走向,陡然变为自西向东奔流而去,自然环境形成了特殊的气候特征,不管风从哪个方向来,黄河北岸的芮城,都是一个天然的折返回旋风口,或许,这也是古人类最早在这里繁衍生息的气候保障。

如今,芮城更是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即便是在最炎热的夏天,平均气温仅26.0〜27.0℃,太阳落山便是凉风习习,清爽宜人,身处山野村庄,或在黄河岸边,还需备一件外套,是个避暑的好地方。凑巧的是,芮城还有座保存完整的元代名刹,名字就叫“清凉寺”,无上清凉,至高境界。

当我们在风陵渡考察的时候,才知道“风陵渡”因此地曾有风后墓而得名。风后是上古时期黄帝的宰相,曾发明指南车、步兵阵法等,辅佐黄帝打败蚩尤,统一中原,为后世所敬仰。

“风度”二字落在芮城,就更具文化意味,它是一种智慧,一种胸怀,一种品格,一种自信,一种魅力。风度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城,有什么样的人,就营造什么样的城,反之,有什么样的城,就养育什么样的人。由此,引申出一句广告语——“在芮城,做一个有风度的人!”

在我们平常的交流口语中,如果说这人有气度,或这人气度大,肯定是靠谱夸赞,反之,则是小心眼、不靠谱;我们当下所倡导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都可归结为“国家气度”,自信支撑气度,气度彰显自信,二者互为依存。

当然,这只是个概念,如果要落到实地,必须有具体的资源、业态、产品和服务去支撑。

我们“以风为媒”,梳理芮城文旅的资源特征——西侯暖风、大禹政风、吕祖仙风、黄河雄风、中条烈风、永乐画风、古建艺风、淳朴民风、生态清风,用“风”串联起具有芮城特色的资源体系。

我们也“以风为媒”构建芮城文旅的体验特征——山地风光、黄河风情、古今风俗、道家风骨、人文风尚、美食风味、人的风度、城的风采,用“风”归纳出芮城丰富多元的文化旅游体验和服务品质。

在此基础上,重点培育和发展“五大核心体验业态”——

山河风光:以中条山支脉九峰山、百梯山和82公里黄河风情带、94.3公里“黄河1号旅游公路”、圣天湖、汉唐竹林谷等为支撑,重点发展黄河青山观光游;

文化风情:以规划建设黄河文化遗址公园、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为支撑,对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发展、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大战略,重点发展黄河文化、民俗风情游;

康养风尚:依托风陵渡康养综合体、世杰康养、圣天湖体育小镇等发展康养产业,举办九峰山重阳登山节、“徒步内经——身体上的行走”、黄河1号旅游公路国际马拉松等体育赛事,拓展体育康养产业;

研学风采:以永乐宫、西侯度、大禹渡、五朝不断代古建群、虎庙山“新愚公精神”、等遗址遗产,以及民俗、非遗、中条山光伏基地等为支撑,重点发展研学旅游;

美食风味:依托东娃卤肉、麻片、黄河鱼宴、软面麻花、石籽饼、泡泡油糕、桑葚酒等美食小吃、饮品,以及六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芮城苹果、芮城花椒、芮城屯屯枣、芮城芦笋、芮城香椿、芮城菊花等研发芮城品牌菜、品牌宴,设计包装芮城伴手礼,建设小吃一条街,打造“后备箱工程”。

在黄河文化旅游兴盛的风口,作为黄河旅游重要的节点性城市,芮城要“以风为媒”,构建资源体系、业态体系、产品体系、服务体系和品牌体系,重点以优质项目、优质业态和优质产品,将芮城的“文化厚度”转化为可观赏、可体验、可参与,并实现主客共享、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人情温度”;以“像风一样自由,像河一样奔流”的灵活“创新态度”,在大时代的滚滚浪潮中,去追求敢立潮头竞风流的“发展速度”。

这就是“风度芮城”的解构与重塑。当一个古老的城市,携带着厚重的历史包袱步入现代,她必须把包袱里深藏的珠宝,以一种充满时尚感的行为艺术方式,抖落给那些游手好闲、四处猎奇的现代人,这座城市才能更有存在感地活在未来,并与大消费时代的看客玩主们,一起清逸共舞,舞出风采,舞出风度。

大河仙境,风度芮城!

在芮城,做一个有风度的人!

孙小荣: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硕士导师,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文化旅游专业委员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