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8月16日讯 来自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消息显示,近年来,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委宣传部的直接指导下,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等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围绕文化强省战略,狠抓舞台艺术作品创作和展演工作,今年创作推出了京剧《母亲》、楚剧《淬火》、舞剧《洪湖水浪打浪》等一批题材丰富、内容鲜活、表现形式多样的优秀剧目和小戏以及音乐、舞蹈作品,创作积极性空前高涨,创作环境持续优化,湖北省舞台艺术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发展态势。
近年来,湖北省舞台艺术呈现以下特点:
专业院团全面发力。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高度重视舞台艺术创作工作,把剧目创作、打造舞台艺术精品作为中心工作来抓,每年召开全省艺术创作工作会议,专题研究舞台艺术创作,持续推进系列艺术人才培养工作。全省文化和旅游部门坚持把抓精品创作作为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作为繁荣文艺的根本任务,作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职责,开展艺术创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创作团队不断壮大并向基层延伸。近三年全省共有220余部作品立上舞台,仅今年上半年就有新创作品60余部。全省90个专业艺术院团中,81个院团近年来都有新创作品立上舞台,占90%。省直文艺院团和单位创作推出了京剧《连心带》、歌剧《天使日记》、楚剧《淬火》、话剧《张富清》、舞剧《洪湖水浪打浪》等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较高的剧目;市州文艺院团创作排演了话剧《逆行》、音乐剧《只因为爱你》、京剧《青山湖》、荆州花鼓戏《青年张文秋》、黄梅戏《疫·春》、襄阳花鼓戏《远山丰碑》、豫剧《王家女婿》等一批剧目;县级文艺院团创作推出了楚剧《把一切献给党》、歌舞剧《古道茶人》、音乐剧《梦回乐园》、黄梅戏《清清的义水河》、豫剧《黄河绝唱》等一批剧目,演出受到观众热烈欢迎;多年没有创排大戏的谷城县湖北越调传承中心、南漳县文工团、大悟县楚剧团、广水市楚剧团等剧团2021年分别创排了湖北越调《滚灯谣》、花鼓戏《情醉清凉河》、北路子花鼓戏《大悟烽火》、楚剧《骄杨》等剧目,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湖北戏曲百花齐放。省文化和旅游厅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系列重要文件精神,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切实抓好戏曲创作生产、人才培养和院团建设等重点工作,推动全省戏曲剧种发展活力显著增强,戏曲艺术创作生态持续优化。近年来,不仅京剧、汉剧、楚剧、荆州花鼓戏、黄梅戏等主要戏曲剧种新创作品不断涌现,而且山二黄、湖北越调、南剧、随州花鼓戏等一批稀有戏曲剧种均有新创作品立上舞台,推出了山二黄《山茶花》、南剧《本色》、阳新采茶戏《富川霜叶红》、湖北越调《良知作证》、随州花鼓戏《烽火燎原》等一批优秀剧目,极大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新需求。
坚持聚焦时代主题。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自觉践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反映时代热点,关注民生话题,突出抓好现实题材和革命题材作品创作,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第四届湖北艺术节31台入选剧目中,现实题材和革命题材作品占93.5%,其中,现实题材作品16台,占比51.6%;革命题材作品13台,占比41.9%;第四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暨“颂祖国、奔小康”小戏展演共有13台大戏和38出小戏参演,其中现实题材剧目44部(出),占参演作品总数86.3%,充分展示了全省文艺工作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时代主题开展艺术创作取得的丰硕成果。
整合资源强化合作。艺术创作单位和专业院团紧密合作,优势互补,合力打造艺术精品,今年还出现了多所高等院校与省内专业院团联袂创排剧目的新气象,全省舞台艺术创作呈现出作品质量不断提升的可喜局面。一是央地合作,如湖北民族大学与中央民族歌舞团合作创作排演了民族歌舞剧《老兵》,致敬英雄张富清;武汉京剧院邀请著名导演黄定山、武汉人民艺术剧院邀请国家话剧院著名导演王晓鹰、武汉爱乐乐团邀请中国交响乐团著名作曲家关峡加盟创作,取得丰硕成果。二是省艺术研究院充分发挥人才优势,与省内文艺院团广泛开展合作,创作排演了京剧《连心带》、汉剧《黎明》、楚剧《我的美丽村庄》、荆州花鼓戏《红荷》、襄阳花鼓戏《醉美莺河》、音乐剧《太阳照进山窝窝》等一批优秀剧目,对推动全省舞台艺术创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团校合作,如黄冈师范学院与黄梅县黄梅戏剧院、省艺术研究院合作创作排演了黄梅戏音乐剧《我的乡村我的亲》,讴歌抗疫英雄;黄冈艺术学校与来凤县南剧传习研究所合作创排了南剧《本色》,讲述张富清始终保持坚守共产党员本色、一心为人民服务的感人事迹;省歌剧舞剧院与湖北工程学院合作创作排演了音乐剧《孝感天地》,弘扬中华传统孝文化。四是省市合作,如省戏曲艺术剧院与省实验楚剧团合作创排了楚剧《淬火》,再现大别山烽火岁月。
人才培养成果丰硕。近年来,省文化和旅游厅坚持把加强文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实施中青年骨干人才轮训计划和舞台艺术人才培养百人计划,连续举办10余个戏曲创作表演人才培训班,选送54名优秀中青年创作评论人才参加文化和旅游部戏曲艺术人才“千人计划”学习,分别与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联合举办为期一学年的湖北省戏曲编导和舞美设计人员高级研修班,对提升全省艺术人才队伍整体实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武汉楚剧院余维刚荣获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省戏曲艺术剧院程丞入选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武汉歌舞剧院董研峰入选全国声乐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与此同时,周慧、彭阳、黄鸣现、邓德森、陈兴旺、刘利红、魏维、周伟忠等一批中青年创作骨干活跃在全省舞台艺术创作一线,创作排演了《连心带》《红荷》《亮相》《胡幼松》《大将军吴禄贞》等一批剧目,反响良好,展示出湖北省加强文艺人才队伍建设、繁荣艺术创作取得的丰硕成果。
近年来,一批优秀剧节目在各类全国性文艺评比展演中取得佳绩。11个剧节目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入选作品总数居中部省份前列。歌剧《天使日记》入选2020—2021年度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交响曲《浴火重生》《2020》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0—2021年度“时代交响——中国交响音乐作品创作扶持计划”扶持作品。5台剧目入选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其中歌剧《天使日记》晋京展演获好评。京剧《连心带》《母亲》入选第九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一批优秀剧目参加全国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等系列展演活动获好评。(伍策 一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