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0月27日讯 融汇新沂,心旷神怡。10月25日,新沂市金融业发展暨政银企合作恳谈会在徐州市举行,聚焦新沂产融结合、聚力新沂金融赋能,政府搭建平台,数十家金融机构与新沂市的重大产业项目达成合作意向,集中签约了50个金融业项目,为新沂全力打造“一支点一门户一中心”、建设“徐州工业第一县”注入强劲的金融力量。徐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彤、徐州副市长高圣华,江苏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建新,新沂市领导陈堂清、李胜、郑伟、胡传栋参加活动。
会上,徐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彤、新沂市领导陈堂清、李胜等先后致辞。徐州副市长高圣华与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建新共同为江苏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新沂分公司揭牌。新沂市市长李胜推介新沂、徐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孙秀云致辞;南京银行徐州分行行长黄咏花、江苏银行徐州分行行长蒋学众分别发言,新沂市企业新凤鸣、科隆新能源、新沂城投公司分别进行融资项目路演。
新沂因水而生、依水而兴,沂河沭河运河之水汇聚各类财富。来到新沂,心旷神怡,新沂人笑迎八方客、广结天下缘。新沂市市长李胜以“心”为关键词,推介大美新沂。他说新沂带着“三颗心”来,第一颗心:信心——新沂的发展给您信心。信心来源于一幅画——“一山一湖一古镇”。新沂山水秀丽、风水宝地。一山,国家4A级风景区马陵山,56平方公里,景区绿化覆盖率达到95.2%,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天然的绿色“氧吧”。五千年多年前,被海内外誉为“东方土筑金字塔”的花厅文化在这里发祥,北方大汶口文化和南方良渚文化在这里交融,造就了新沂“开放包容”的城市品格。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三次下榻于此,并御笔“第一江山”;一湖,骆马湖,全国第七大淡水湖,国家二类水质标准,是徐州水源地。水能生财,湖能聚财;一古镇,窑湾古镇,“千年运河百道弯,黄金分割在窑湾”。明清时期,窑湾商贾云集,设有8省会馆和10省商业代办处,钱庄、当铺、商铺、工厂、作坊等达360余家,见证新沂自古工商业的发达。今天,优美的自然生态、繁荣的商贸文化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商家,新沂的人口不断集聚,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新沂人口增加5万人,外来常住人口达14万人。人气决定财气,商气孕育商机。今年新沂新增存款100亿元。
信心来源于一扇门——“一支点一门户一中心”。徐连经济带战略支点、淮海经济区重要开放门户和徐州城市副中心。新沂区位交通得天独厚。拥有陇海、新长、胶新3条铁路,徐连、京沪二线、合青3条高铁;京沪、连霍、新扬3条高速,8条国省道;1条京杭运河、3个内河港口,通江达海,直达连云港码头;周边1小时车程内4个机场,棋盘通用机场,形成了“公、铁、水、空、管”联动的立体化交通网络和多式联运体系,综合运输成本较周边低15%左右,“第二个徐州”,这样的区位交通优势在全国县级城市不多见,交通优势变成了招商的优势、发展的优势。枢纽经济蓬勃发展。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和连云港自贸片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擦亮“枢纽新沂、开放门户”名片,建设保税物流中心、临港物流园、铁路物流园、航空产业园等枢纽产业平台17个,集聚了一大批商贸物流、临港临空等枢纽偏好型产业,新沂市年货物周转量达6000万吨、快递业务量1.6亿件,已经成为淮海经济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汇聚了强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金融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人来人往、车来车往必然催生货来货往、钱来钱往。历史发展规律表明,凡是交通区位好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都比较好,新沂的交通区位无可比拟,必将成为金融发展的旺地。
信心来源于一张榜——“全国百强县、工业百强县、创新百强县”。 新沂产业基础好。拥有工业企业1200余家、主板上市公司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家、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100余家。2017年—2020年,新沂连续4年被评为全国百强县。2018年以来,新沂连续3年荣获全国工业经济百强县(市)荣誉称号,是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中国金融生态城市等,区域影响力和竞争力持续增强。新沂发展态势旺。近年来,新沂始终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围绕冶金新材料、化学新材料、纺织新材料、新能源、精密制造、医药健康等产业,大招商、招大商,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投资180亿元的新凤鸣高端纺织新材料、投资110亿元的明新旭腾水性超纤、投资105亿元的科隆新能源、投资79亿元的中清光伏新能源项目、投资150亿元的中新钢铁特钢板材、投资53亿元的上菱电器等一批重特大项目相继落地。新沂目标定位高。8月11日,徐州市委庄书记调研新沂,赋予新沂“建设徐州工业第一县(市)”的目标定位,十四五期间,我市打造成1个500亿(冶金材料),2个超300亿元(高端纺织新材料、锂电光伏新能源)、3个超100亿元产业(绿色化工、水性超纤、白色家电)。GDP12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65亿元,工业开票收入将超过1600亿元,服务业开票收入将超过1000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市工业投资增长53.1%,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40%,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增长62.4%,工业用电量增长23.1%,服务业应税销售收入增长45%,经济总量和质量位居徐州市前列。
产业的高地就是金融的福地。“十四五”期间,新沂市产业投资突破1600亿元、棚户区改造260万平方米、城市建设投资超过1000亿元,巨大的投资需求带来的是资本的盛宴,投资新沂,必将赢得新一轮发展商机。
第二颗心:放心——政府的保障请您放心。市场经济遵守契约精神,政府带头讲法制、讲诚信。
诚实守信,资产优良。新沂高度重视信用体系建设,发布了全国首例城市信用公约,上线了全省首例“诚信二维码”,城市综合信用指数在全国县级城市排名第27、省内排名第5、徐州排名第1。新沂是2020年徐州市唯一获得省政府金融生态环境真抓实干鼓励激励的县市区,也是苏北唯一的金融生态示范县。今年1-9月份,新沂市金融存贷款余额均突破600亿元,国有平台公司资产超过1400亿元,资产负债率在合理区间。
融资担保,政府增信。设立注册资本3亿元的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发挥公益性增信服务,帮助银行解决借款人无抵押、无担保等困难。
应急周转,政府保障。设立3亿元应急周转资金,为国有公司和中小微企业在银行贷款到期时提供应急周转服务,助力银行企业共同发展。
风险补偿,政府兜底。设立“科技型贷款风险补偿”“乡镇园区保风险”等四类1亿元风险补偿资金池,通过风险补偿、以奖代补、贴息等方式,对中小微企业贷款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偿,不断降低银行的信贷资金风险。成立新沂市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积极盘活银行不良资产,全市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不到0.5%,在徐州五县中是最低的。
第三颗心:开心——优厚的政策让您开心。新沂致力构建更加密切、更加稳固的政银企合作关系,制定出台一揽子支持政策,心贴心的服务、实打实的投入,让广大金融机构和金融从业人员,在新沂更有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金融人才引进。招引的金融人才和金融挂职干部纳入“钟吾英才”奖励补助,生活补贴+住房补贴,每个月1500—3000元,985、“211”、双一流毕业生翻倍补贴,达到每个月3000—6000元。这个力度在淮海经济区是最大的。金融人才在新沂无住房的,可申请入驻人才公寓,3年内免租金。在新沂首次购买普通商品住房的,正高级职称、副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分别给予12万元、8万元的一次性补贴。为金融机构高管人员建立绿卡,子女上学、就业给予照顾,有突出贡献的授予“荣誉市民”称号。
新设网点补助。新设立的银行业、证券业、金融租赁、担保公司、创投机构和基金等金融机构,按照贡献率给予最高50万元补助。新设立的有证券业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按照贡献率给予最高20万元补助。对新沂市产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给予支持。新设的银行机构,给予央行再贴现再贷款资金倾斜,及时提供流动性支持,并且“拿证即开业”。
资金存放激励。整合财政和国有平台公司等各类资金,建立动态财政性资金存放激励机制。每季度对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规模、利率水平和普惠金融等指标综合打分,按分值高低排名,增加不少于1亿元财政性资金存放。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积极引导优质企业到银行开办业务,为银行提供全市各类企业融资需求清单,促进银行账户增设和存贷款业务办理。
服务贡献奖励。年度根据金融机构对国有公司信贷支持、增量降本、普惠金融、制造业贷款等方面贡献,对业绩突出的金融机构授予“服务地方发展优秀单位”荣誉称号,并给予单位和个人一定比例的奖励。劳动模范、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名额适当倾斜。
李胜市长对新沂的推介赢得了热烈的掌声,让与会嘉宾加深了对新沂市的了解和认识,让嘉宾看到了一个朝气蓬勃、经济发达、日新月异的新沂,增加了嘉宾对新沂投资的热情和信心。
据悉,本次恳谈会是新沂市第十九届金秋经贸洽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沂市邀请所有在徐州设有分支机构的国家及地方各银行、金融机构参加,并促成了各金融机构与新沂市及有关重大产业项目的合作50个。根据相关合作协议,新沂市与14家金融机构达成战略合作,未来三年将为新沂新增投放500亿元;政银合作、银企合作19个项目,额度达84亿元;11个招金引银项目将陆续在新沂落地;未来2-3年,新沂将新增6家上市公司,加速各类金融资源集聚新沂,优化新沂金融生态环境,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刘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