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洞口赤竹:利用自然资源优势 发展绿色产业

发布时间:2021-11-18 15:57:3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刘佑祥  |  责任编辑:宋卿
大字体
小字体

【点睛】初冬的雪峰山,乍寒还暖。行走其中,一团团被暖阳蒸腾出的雾气不时氤氲聚散在田野山间,村庄妙曼得如同初春江南水乡之样范,慨为梦境桃源……



赤竹村地处雪峰山东麓,隶属湖南省洞口县毓兰镇,总面积8平方公里,704户2748人。域内在上世纪1958年代因修建超美水库,留下“四山两水四分田”之说。现村里有库区移民574人,是地方最大的移民村。如何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近年来,赤竹村在加大保护的同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做好山水田园文章,发展绿色致富产业,引领村民蹚出一条因地制宜、特色鲜明的绿色致富路子。



种好两棵树 护好青山结出金果

江南多丘陵,山地大抵以酸性红壤为主,极适合种植柑桔和油茶。湖南洞口又曾因周恩来总理亲笔命名其地方特产“雪峰蜜桔”而获“雪峰蜜桔之乡”之美誉。

“2019年我们成立了‘丰水柑桔合作社’,采取‘公司+农户+合作社’的方式,吸纳486户农户加盟。”赤竹村党总支书李绍祥介绍。这是一位典型的湘西汉子,孔武健硕、精足灵泛,与人交流时声若洪钟。“合作社现有桔园450亩,实行‘村部统一管理、入股农户受益’方式,定期邀约县农业农村局相关专家指导农户统一施肥、杀虫、除草,然后统一采摘,统一销售。”

统一销售,单从字面上理解,其至少可以减去农户自销环节上的诸多开支和时间。“今年种得多的大户,收入应在3万元以上。”李绍祥告诉记者。

油茶种植,同样亦将成为赤竹村老百姓致富的金果果。

“2017年我们村种植的300亩油茶,今年已初见效益,农户最多的采摘了200斤左右的茶果。”李绍祥娓娓道来。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之后,该村发动村民慢慢扩大种植面积,随着今年22000株油茶树苗也就是第三批油茶树苗采购分发栽种到位,该村的油茶种植面积已达890余亩。“我们的目标任务是充分利用山地资源栽种油茶1500亩。到那时,嘿嘿……”李绍强笑而不语。我明白这个憨憨的汉子的意欲表达:到那时,我们村想不富都难……



耕好四分田 浚好绿水淌出白银

初冬的雪峰山,乍寒还暖。行走其中,一团团被冬日暖阳蒸腾出的雾气不时氤氲聚散在田野山间,村庄妙曼得如同初春江南水乡之样范,慨为梦境桃源……

在两山相峡约20几亩因势梯排的池塘边,肖沼悉数着她自2007年入驻赤竹村发展产业的心路历程。

2007年7月,她流转了该村超美水库坝下190亩山地养牛;之后,看中了这里的好山好水以及淳朴的民风,流转了该村20余亩旱地开塘养牛蛙,后来转并为40余亩之四大家鱼育苗及养殖基地;再之后,又流转了该村45亩山地种植黄精、七叶一枝花等中药材;2020年,因势利导,建成一存栏母猪3000头育肥猪6000头的养猪场……

“主要聘请本村贫困人口和移民人口日常打理,最多的时候需要50几个劳动力来帮忙。”外来产业谋发展,属地居民勤出力。这寒来暑往,企业产业兴了,老百姓的钱袋子自然就鼓了。

“王伟俊的鱼塘比肖沼的还要大,60多亩集中连片建在非基本农田保护范围内。”李绍祥介绍,“高山有好水,山溪水养出来的鱼儿肉质就是不一样,他家的草鱼运到长沙卖38元钱一斤呢。”



高山有好水,好水养出的鱼儿味道好,好水栽种出的稻米同样味道香。

“我们村有3800多亩一级农田,除种粮大户尹华雄流转了500多亩、尹龙流转了180多亩以外,其余都是乡亲们自己耕种。今年早稻收成在340吨左右,晚稻收成在280吨左右。水质好、米质就好。很多外地客来游了超美水库之后,都会买些稻米、土鸡土鸭和活水鱼及其它土特产回去。”话语中,李绍祥透出了村民们的些许勤劳致富经,同时也道出了他未来治村理念及发展愿景。

“若是油菜花开季节,来我们这里的游客好多把多,人挤人。”谈及往日追花人的追花盛景,李绍祥始现眉飞色舞,“我们一定会积极努力争取上面的支持,打造那个田垄中的沿渠风光大道,栽上花,载更多好看的树,让本地村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也让你们这些外地客、城里人来畅游新农村,感受原汁原味的江南丘陵地带田园农耕文明。”(刘佑祥)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