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全域旅游复苏 陕西洋县华阳景区在行动

发布时间:2021-12-08 10:58:0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秦毅 赵明楠 宋喜明  |  责任编辑:宋卿
大字体
小字体

中国网12月8日讯 长青华阳景区地处秦岭南麓,南距陕西洋县县城51公里,是集山水风光、人文古镇、生态休闲、珍稀动植物观赏、科考探险、红色旅游等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目的地。长青华阳景区2006年被省政府确定为陕西省“十一五”十大重点旅游建设项目之一,是陕西省继“兵马俑”之后推出的第二条国际旅游品牌。2012年9月被命名为国家4A级景区,2017年11月高分通过5A景区景观质量省级评审。



近日,笔者有幸走进华阳景区,领略“山水华阳”的美誉,切身感受到景区的魅力,不仅有迷人自然景色和红色传统,还有难得一见的“秦岭四宝”等珍稀动物,在疫情下,景区为恢复旅游,更好的接待游客,最大化的发挥旅游的文化关怀,所作的种种努力,令人深有感触。



华阳古镇是历史上有名的古道驿站、古军事要冲、古经济政治重镇,三面环水,象一叶精巧的小舟,荡漾在高山秀水之中。古镇平均海拔1700m,山水风光以“高、寒、奇、险、秀”为特点,“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其气候变化多样的生动写照。“四大国宝”——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羚牛在同一区域繁衍,世所罕见。境内森林覆盖率95%以上,有种子植物2039种,植被具有古老性,稀有种、孑遗种多,以太白红杉、冷杉、独叶草、连香树为代表,被誉为“动植物天然资源宝库”。景区内红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被列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景区之一“川陕革命纪念馆”的重要组成部分。



疫情下,旅游业受到严重冲击,如何迅速复苏当地的旅游发展,让景区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合理化运营和开放,洋县华阳景区做出适时的政策调整,必要的升级改造和人员设施的配套升级,做到疫情下的常态化开放。实行门票预约制度,用网络预约、电话预约和现场售票的方式控制承载客流量。同时采取管控车辆驶入,分时段,分线路引导等管控措施,保障游客的有序流动。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疫情以来,我们全面升级改造旅游服务配套设施。景区不断完善道路、标识系统、安保系统、三网入地工程、游客便民服务工程、电力、排污系统等配套附属设施。严格控制疫情下的人员数量,经过《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 LBT 034-2014》测算,景区日承载游客量为32000人,瞬时承载量为8500人,疫情期间则做到半数控制。通过5A创建,景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服务标准进一步提升,逐步形成旅游智慧化、管理智慧化的现代旅游形式。



为活跃疫情下萧条的旅游业,景区还打造和调整多条旅游线路,现已初步形成“两区四线”旅游总体框架。华阳古镇风貌整治,再现明清历史文化风韵;龙吟峡生态旅游线、红崖沟红色旅游线、小华阳田园风光线精品旅游等线路特点色鲜明;龙吟峡生态旅游线7公里的亲水步道沿河而上,曲径通幽,奇石滩、雷雨潭、情侣谷、端公坝、飞龙洞、浴凤池、隐龙潭等景点点缀其中,平缓之地水清如镜,湍急之处翻滚如雪,犹如游龙出谷;红崖沟红色旅游线以红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为中心,建有红军林和朱鹮塬、金猴沟、羚牛谷、熊猫岭等洋县当地珍稀动物保护和观赏区,聚集人气,形成极具竞争力的新亮点。诸多聚餐旨在吸引更多的游客,让人们在安全放心的氛围中轻松愉悦的游玩,真正做到释放身心,回归自然。



笔者还了解到,近年来,洋县围绕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的目标,全面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追赶超越、绿色循环、提质增效主基调,围绕“六个洋县”建设,坚持把旅游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力打响“朱鹮·有机”品牌,突出旅游带动扶贫战略,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陕南旅游目的地。



此次走进华阳景区,无不真切感受到这里的变化,景区负责人说到:“景区这些年始终秉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相互兼顾、相互促进的原则,一方面通过自然资源生态保护,坚持不懈精心守护,有效保护青山绿水;另一方面因地制宜,不断丰富古镇特殊资源、提升古镇特色品位、促进群众增收脱贫。”令记者们欣喜的是,华阳景区已然成为“全域旅游”和“精品旅游”的杰出代表。”(秦毅 赵明楠 宋喜明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