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3月3日讯 新春伊始,在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委县政府和睢宁县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乡村振兴加党建工作在高质量进行。3月1日上午9时,在江苏省睢宁县王集镇赵集村的田间地头,阳光明媚,微风拂面,田野里麦苗正绿,果树伸展光秃的枝腰等待春天为它披上绿装。一场别开生面的行走的微党课正在这里火热开讲。
王集镇高级农艺师李兆虎小麦地里传技术:“小麦田杂草防治是小麦当务之急……但小麦拔节之后,除草剂就不能用了。”“目前土壤墒情适宜,能够满足小麦返青期对水分的需求。”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于2月22日发布后,王集镇党委、政府结合当前春耕生产的实际情况,组织安排将王集镇冬训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围绕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采用“田间授课”、“现场学习”等方式,与群众讲政策、解难题,安排农技人员深入到田间,开展技术指导,向村民宣讲“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传递党的温暖。
这堂微党课先在小麦田间进行,随后转移到大蒜种植基地,最后又行走到梨园里。眼下,正是为梨树复剪的关键期,王集镇农技人员现场教学:“进行花前复剪,要及时疏除病虫枝及适量的老弱枝、交叉枝、重叠枝,促进果枝健康成长,在保证产量的同时,还能提高果实品质……”
赵集村党总支书记魏加怀高兴地说:“我们赵集村今年小麦种植面积2800亩、大蒜300多亩(包含梨树下套种)、梨树600亩,农技人员上门进行技术指导对我们庄稼人来说就是‘及时雨’,手把手、面对面给我们群众讲解田间管理技术,为今年夏粮丰产打下坚实基础。”
“要不是农技专家过来现场指导,眼瞅着小麦苗弱发黄也没好办法。春季麦田管理指导技术送的真是及时、到位、实用,真心感谢各位农技专家!”73岁的村民吴庆敏激动地说。
“我是王集镇宋南村的,刚才从这里路过时,听专家讲‘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我就停下来听。”59岁的王德春非常高兴地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落实各类农民工稳岗就业政策”等,听这句话他就像吃了“定心丸”,他家的土地已全部流转,平日里在村集体合作社干活,和几个老伙计管理合作社800多亩的小麦田,每月2000多元。“我现在也是每月领工资的人,做梦也没想到这样的好事落到农民身上的,土地流转拿租金,在‘自己地’里干活还有工资。”说起如今的生活,王德春黑黝的脸在春阳下绽放幸福的微笑。
在现场交流互动环节,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村民们面对面谈农时、话桑麻、谋发展。
“一亩地能产多少斤蒜苔和大蒜?销往哪里?今年扩种了多少亩地?”……
“上党课不光是一边听讲一边做笔记的一种形式,这次来到田间地头,和群众一起学习麦田管理等知识,看到了农民们辛苦的劳作和收获的幸福,同时也能感受到群众渴望了解党的政策,这样的党课接底气,我喜欢。”现场参加活动的党员王岩在交流互动时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以前上党课,大都是在会议室里,通过这样的田野里行走的党课,让群众对党的政策有了更深的了解,更要明白‘始终把饭碗端牢在自己手上’要依靠科技种粮,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王集镇党委书记李慧说,连日来,王集镇冬训课堂纷纷进乡村、入农家、走田间,采用现场教、现场体验等形式,宣讲“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传递党的惠民政策,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刘涵 顾士刚 苏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