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6月13日湖南邵阳电 截止4月15日,湖南邵阳全市园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呈快速增长,入园企业达到3248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20家,完成技工贸总收入682.82亿元,同比增长16.67%……今年来,湖南省邵阳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对“五好”园区建设的部署,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坚持“稳进高新”工作方针,突出“三大支撑八项重点”,全市园区建设呈现稳中有进态势,实现了“开门红”、“开门稳”。
据悉,邵阳市坚持“项目为王”,开展产业项目大比拼。在园区产业项目的支撑下,截止4月15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8%,产业投资、工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7.8%、23.3%、32.5%、78.5%。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扩投资、稳增长的有效抓手,实行市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一季度集中开工投资5000万以上重大项目127个、总投资338.36亿元。园区6个省“三高四新”重大产业支撑项目,共完成投资13.89亿元,为年计划的40.85%;221个市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83.3亿元,为年计划30.7%。
在园区经济的支撑下,今年1至2 月,邵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9%,排全省第4;实缴工业税收增长 42.2%,排全省第2。工业增长面大幅提升,一季度36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2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达88.9%。园区100家较大的规模工业企业,95家产值实现增长,增长面达到95%。重点行业快速增长,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营收增长63.5%,纺织服装、服饰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分别增长49.4%、49.4%、45.7%、42.7%;三一专汽、连泰鞋业、口味王科技等重点企业总产值分别增长25.9%、43.1%、38.3%。
此外,邵阳市积极落实“走出去、引进来”,推动精准招商。例如印发了“邵商回归”实施方案,积极筹办首届湖南东盟投资贸易洽谈会以及“京洽会”等招商活动,坚持线上线下招商引资,截止4月15日,全市园区签约招商项目32个,计划总投资82.95亿元;全市实际到位内资 138.5 亿元,同比增长 52.7%;实际利用外资 933 万美元,同比增长 34.2%,完成年计划的 20.7%。园区新增“四上”单位43家,其中,工业企业4家,净增1家。
“全市上下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定发展信心,切实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转化为大抓产业发展、狠抓营商环境优化的自觉行动,把推进产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砥砺能力、增强本领的‘磨刀石’,积极投身产业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一线,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奋力建设现代化新邵阳。”今年4月1日,邵阳市委召开邵阳市产业发展暨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会议,邵阳市委书记严华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坚定不移兴产业、优环境,推进产业发展取得新实效、营商环境优化实现大提升,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和保障。
今年来,邵阳市政府召开了3次常务会议,市委召开两次常委会研究产业发展工作。部署了开展“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行动、创新创业提升行动和“纾困增效”专项行动,坚决兑现帮扶企业、降费减负等政策措施,鼓励引导企业家立足行业、聚焦实业、做精主业。开展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进一步突出招商重点、丰富招商方式、建强招商队伍、坚守招商底线,继续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行动,着力提升招商引资质效。开展园区承载能力提升行动。对标“五好”园区标准,更加注重规划引领,完善园区“四大平台”建设,持续推进体制创新,更好统筹资源、聚集产业。
工作全面落实,真抓实干见行动。邵阳市还出台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突出实用性,把上级精神和邵阳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学习借鉴兄弟市州的经验,围绕邵阳市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和薄弱环节,制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此外,还出台了《严格执行优化营商环境“十条禁令”》,提升服务效能;围绕推进企业发展抓优化服务,开展“放管服”改革“揭榜竞优”,推行园区项目“四即”极简审批改革,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深化法治邵阳建设,推动市场环境更加公开透明,让企业办事更省心、发展更舒心、成长更暖心、经营更安心。出台《市级领导联系产业集群(产业链)、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
围绕推进“五好”园区建设,强化检查督导,邵阳市先后印发《全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情况通报》《全市“五好”园区创建工作进展情况通报》,在全市营造了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推动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强化政治担当和行动自觉。
(曾晗叶 袁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