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肖冬:大山对我不离不弃 我与宝瑶生死相依

发布时间:2022-09-06 14:07:5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刘佑祥  |  责任编辑:宋卿
大字体
小字体

【点睛】也许,湖南雪峰山之老、少、边、穷地区近年来发生的巨变,给广大人民群众及旅游投资、从业人员带来的幸福感、获得感由此可见一斑……



认识肖冬是在2016年的11月。

当年,正值湖南省财政厅作为后盾单位在邵阳市洞口县罗溪瑶族乡宝瑶村开展精准扶贫,作为应召回乡创业的青年代表之一,她创办了宝瑶第一家民宿“咚咚农家”。

6年后,肖冬以及她的“咚咚农家”究竟怎么样了呢?2022年8月底的一天,记者再次去往宝瑶,用镜头记录了肖冬的一天日常。也许,湖南雪峰山之老、少、边、穷地区近年来发生的巨变,给广大人民群众及旅游投资、从业人员带来的幸福感、获得感由此可见一斑……



早上6:30分钟左右,肖冬起床洗漱完毕,提着竹篮,来到自家菜地,采摘辣椒、丝瓜、茄子、豆角等时蔬。肖冬告诉记者,她老爸老妈今年依旧种了四亩水田,每年可打4000斤左右稻谷;种了三亩多菜地,四季时蔬除了供应“咚咚农家”游客消费外,有时还让游客带点回家。

早上7:10分钟左右,肖冬回到厨房,为客人们准备早餐。早餐一般为面条,浇头除了鸡蛋、瘦肉外,还为客人们备份了一些自制的酸豆角和辣酱。“客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味道。”肖冬介绍,“昨晚我们家11间客房全部住满,有些还安排到了别家住宿,今早要准备28份早餐。”



早上9:00左右,肖冬开始打扫客房。“308双床房是来自邵阳市区的一家4口,他们一共住了4天,今天退房。”肖冬边整理房间边与记者交流,“前段时间,湘潭一个团9家18口人在我这里住了半个月,他们说明年将在这里打住1个月……”

上午10:30分钟左右,肖冬接到来自怀化向先生的电话,告知日前预约的4人团已到楼下。肖冬放下手头活计,匆忙下楼迎接客人,做好一切地接工作后,肖冬继续整理客房。

中午10:50分钟左右,来自长沙的李女士一家即将返程,临别时,李女士想带点熬茶回家。肖冬返回到电商平台实体店为李女士精心准备货物。“我还负责村里的电商平台,春冬两季最忙,还要将邻居们自制的腊货、熬茶以及冬笋、鸡鸭等农特产品通过电商平台推销、邮寄给山外的客人。”



中午11:30分钟左右,肖冬开始为客人准备中餐。“今中午只有三桌客人,来自怀化的一桌、武冈的一桌、邵阳县的一桌。有的客人吃了早餐后,到万丈岩那边漂流或走湘黔古道去了,他们中餐就近在外边吃,一般要断黑才回来吃晚餐。”

下午3:00左右,收拾整理好中餐厨余并小憩了一会儿的肖冬来到二楼起居间辅导两个子女的功课。“女儿今年12岁,儿子今年7岁,老公在外面工作,我和老爸老妈及两个儿女天天生活在一起,老有所养、少有所顾、其乐融融,挺好的。”



下午5:20分钟左右,入住“咚咚农家”在宝瑶周边龙头三吊、湘黔古道、万丈岩、普照寺等景区游玩的客人陆续归来。肖冬边与他们分享旅途心得边接待新入住的客人,言语之间,生客不生、熟客更熟。

下午5:40分钟左右,肖冬开始忙活客人的晚餐,“今晚有5桌客人,可能要忙到7点以后。”



夜晚7:30分钟左右,七彩LED灯光将宝瑶村村部广场以及周边民居、亭台、风雨桥映衬得绚丽多姿。“有时这个点我还要参与村部广场的篝火晚会表演。”抽空陪记者在村部广场散步时,肖冬介绍,“还可以吧,今天的毛收入应该在1800元左右。虽然不是天天有这么多,但总体来说,一年的纯收入可在15万以上吧。真心感谢精准扶贫让我们宝瑶改头换面、乡村振兴让我们宝瑶日新月异、文旅融合发展让我们宝瑶更有盼头。”

“当然,我和我的‘咚咚农家’只是我们罗溪瑶族乡的一个缩影而已。昔日的穷山窝变成今日的旅游目的地,守着大山亦能致富奔康,这是我们祖祖辈辈都想不到的。”肖冬表示,“大山对我不离不弃,我与宝瑶生死相依。”(刘佑祥)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