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2月30日电 12月29日上午,湖南省邵阳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贺绿汀大剧院隆重开幕。来自全市各条战线的市人大代表肩负重托、汇聚一堂,共商邵阳发展大计,共绘邵阳美好明天。邵阳市委书记严华出席,市委副书记、市长华学健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迎春主持开幕式。
肩负人民期待,满怀履职热情,自邵阳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邵阳各级人大代表关注民生热点、反映社情民意,积极履职尽责,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书写了一份份令人民满意的新时代履职答卷,为邵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石忠柏:用脚步丈量民情 用真心服务群众
石忠柏现为湖南邵阳绥宁县红岩镇石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邵阳市人大代表。农村富不富,关键靠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干部。石忠柏深知这一道理,在工作中,他始终把党支部的建设贯穿工作始终。
近年来,石忠柏带头激发村“两委”班子的内生动力,从小事做起,精细服务群众,落实好各项惠民政策,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他和村“两委”班子成员抓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契机,谋划好村里发展路径,大力推动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村集体由负债5万元到收入15.6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15360元。
“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我将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服务村民,努力成为群众的知心人、老百姓的代言人以及石家村和谐发展的领路人,切实解决村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以群众需求为努力方向,全力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步路’。”石忠柏说道。
刘想艳:搭建履职新平台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邵阳市人大代表、武冈市思源实验学校党总支副书记刘想艳是建立武冈市教育系统首个人大代表工作站的牵头人。“成立工作站的初衷是实打实解决师生家长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刘想艳说道
“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我感悟很深。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我将立足校情,深入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大力发展素质教育,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学校落地生根。”刘想艳表示。同时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她认为,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家校社”各方主体角色在协同育人中更加需要厘清和规范。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需进一步明确“家校社”育人责任,密切家校沟通,创新协同方式,推进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刘想艳说,今年的人大会议她将重点关注这方面内容,并提出相关意见建议。
罗健:深化“五大”主题实践活动 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
“我们在推进‘大学习、大调研、大走访、大宣讲、大服务’主题实践活动(以下简称‘五大’主题实践活动)方面做了大量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成效。”谈及如何深化“五大”主题实践活动,邵阳市人大代表、武冈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罗健颇有心得。
今年来,罗健立足武冈人大工作实际,严格对标邵阳市人大常委会部署要求,扎实开展“五大”主题实践活动,出实招、下实功、求实效,力促学习有深度、宣讲有广度、调研有力度、走访有密度、服务有温度。
领会新思想,“大学习”有深度。罗健认为,学习是提升能力、依法履职的重要基础。聚焦新使命,“大调研”有力度。罗健深知,调研是吸纳民意、汇聚民智的重要抓手。在他的带领下,武冈市人大常委会紧贴武冈市委部署要求,对环境资源保护、重大项目建设、乡村振兴、耕地抛荒等19项工作内容开展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的视察、调研,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19个,发出交办函10份,交办工作21项。拓宽新渠道,“大走访”有密度。罗健团结带领一班人,建强平台阵地,丰富走访模式,增加走访密度,真正做到全心为民服务,用心办好实事。传播新理念,“大宣讲”有广度。围绕传播理念、凝聚共识这项政治任务,罗健立足岗位职责,创新宣讲方式,增强宣讲实效,扩宽宣讲广度。展现新作为,“大服务”有温度。为优化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温度,罗健牵头多层次、多渠道组织人大代表履职培训,完善代表活动经费使用管理办法,不断提升代表服务保障水平,有效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常态化、长效化。
杨彩虹:非遗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形势创造新机遇。自从当选邵阳市第17届人大代表以来,湖南蓝印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彩虹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努力把非遗产业做得更强更大,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持续前进。
杨彩虹从记事起就开始接触蓝印花布,为了能够将这项技术延续下去,杨彩虹通过自己创新思想,将原材料到生产方式都作出了改变,还将蓝印花布融入到当代生活中来。由传统的床上4件套,扩展到衣帽、绣扇、围巾、手包、窗帘、抱枕、鞋子、花伞等上百种系列产品。
在杨彩虹的带领下,湖南蓝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紧紧围绕非遗产业的发展,发挥蓝印文化产业链及品牌价值,采用“公司+农户”、“非遗+乡村振兴”的经营方式,通过原材料的农业种植、产品的加工生产和销售服务,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带动了当地2000多名农民种植蓝印花布的制作原料黄豆、蓝靛,先后帮助近2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增收。
为了能够留住更多的年轻人在家乡发展,杨彩虹将蓝印花布文创产品(如手工制作的布鞋、蓝印公仔、蓝印工艺品等),发放到邵阳县各个村里制作,为当地村民免费提供蓝印花布的印染、成品制作技艺培训,帮助她们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增强技术水平。这一个的举动,许多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的家庭得到改变,在外挣钱的妇女回到了家乡,可以边照顾老人孩子边工作了。
杨林:新时代 新担当 新作为
“作为市人大代表和罗市镇镇长,杨林坚持以身作则、求真务实,凡事冲锋在前,事事一手操持。”在邵阳大祥区罗市镇,当地的干部群众如是评价杨林。
当选邵阳市第十七届人大代表以来,杨林始终牢记代表宗旨职责,按照镇党委重大决策部署,围绕全镇中心工作,加强分析研判,执行“一村一策”,努力推动事关发展、民生等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以实际行动彰显基层党员领导干部的新担当新作为。
作为罗市镇党委副书记,杨林在镇党委的带领下,认真做好村级班子管理工作,大力推行“党支部+生产基地+农户”“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抓住村级班子、党员队伍建设重点,加强教育培训,着力培养骨干力量,切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实现组织机制保障。
今年7月底旱情发生后,杨林通过统筹整合各方资金,组织禾家等4个村,对龙家桥水库左右干渠、苏溪进行清淤、维护,对具有灌溉作用的山塘进行清淤、加固、堵漏。同时,在划船、新华、苏家等村,通过钻探打井的方式,建成新水源点11处,扎实推进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成立罗市镇抗旱救灾领导小组办公室,科学调度全镇抗旱救灾工作,确保每个地块都能够合理调配用水,较好地完成了全年耕种任务。
同时,杨林根据罗市镇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广阔的山地丘陵地形,将绝大部分枯竭败死的植被资源变废为宝,放养黄牛、黑山羊、肉兔等特色附加值高的牲畜,逐步形成了苏家民族村黑山羊养殖场、伊拉肉兔培育园等具有一定规模效益的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
截至目前,养殖项目的建设已累计带动全镇就业创业群众1377人次。杨林介绍,下一步,将持续壮大牛羊兔等牲畜的养殖规模,积极推动产业链条向肉品加工营销、粪污综合利用等上下游延伸,大力打造知名农产品品牌,形成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子。(曾晗叶 陈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