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地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带动下,我国旅游消费市场呈现出回暖态势。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元旦节假期,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65.17亿元,同比增长4.0%,恢复至2019年元旦节假日同期的35.1%。
另一方面,多家旅游OTA平台的数据也显示出,元旦假期旅游消费市场开启复苏,热门目的地的机票酒店预订量呈现“量价齐升”。其中,海南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三亚成为住宿最供不应求的城市之一,酒店均价最高,价格涨幅接近30%。
展望未来,机构认为,元旦假期旅游数据虽然仍处低谷,但随着国内防疫政策放开,出行信心正在重塑,跨省游、长线游也正在有序恢复,预计春节期间人员流动将更加广泛,出行数据有望进一步回升。
旅游市场回暖
1月2日,“文旅之声”微信公众号消息,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元旦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同比增长0.44%,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元旦节假日同期的42.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65.17亿元,同比增长4.0%,恢复至2019年元旦节假日同期的35.1%。
对比来看,今年元旦假期旅游恢复程度较此前假期相对走弱。去年10月7日,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2年国庆节假期7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22亿人次,同比减少18.2%,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60.7%。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872.1亿元,同比减少26.2%,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44.2%。
对此,中信证券认为,元旦旅游市场恢复程度较端午、中秋、国庆进一步走弱,主要因为各地尚处感染过峰过程中,“居家”场景为主,且在出行场景中都市休闲、周边游仍占主流,预计春节客流恢复程度有望较元旦进一步提升。
整体来看,2023年元旦假期,全国旅游出行市场稳步回暖。同程旅行大数据显示,今年元旦,国内机票订单量较疫情前的2020年元旦假期上涨2%,机票均价从2020同期的676元上涨至905元;酒店订单量较2020年同期上涨32%,酒店均价也从229元上涨至244元。
其中,今年元旦假期期间,洛阳、西双版纳、哈尔滨的酒店预订量同比上涨超过10倍,西安、宁波的酒店预订量同比涨幅也分别达到862%和451%。
同程研究院分析,元旦市场的快速回暖,一方面是由于人们的出行信心逐步恢复,长线游需求有所上升,另一方面则是今年春节假期较早,春运客流高峰提前,出行需求叠加所致。此外,部分目的地的市场恢复超过预期,显示了国内游客的出游信心的快速修复。
免税消费被看好
值得一提的是,元旦假期旅游市场仍有不少亮点,其一是跨境游逐步恢复。
携程数据显示,元旦跨境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145%,春运跨境游热度则更高,预订量同比增长超过260%。元旦期间跨境出行客运量同比增幅在7成左右,是疫情以来跨境旅行复苏最好的小长假。此外,机票价格也不断回落,元旦跨境出行单程含税机票均价为2820元,同比下降两成左右。
在跨境旅游目的地方面,元旦至春节前夕期间,中国台北、中国澳门、首尔、新加坡、香港、曼谷、东京、伦敦、洛杉矶、悉尼是热门跨境目的地TOP10城市。
实际上,跨境旅游市场复苏的一大背景是疫情防控政策的持续优化。
12月2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外事组发布关于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的通知。同日,国家移民管理局也宣布,自2023年1月8日起优化移民管理政策措施,有序恢复受理审批中国公民因出国旅游、访友申请普通护照,恢复办理内地居民旅游、商务赴港签注等。
另一方面,随着旅游消费市场复苏,跨省游以及长线游需求也进一步释放。
同程数据显示,今年元旦假期,旅行酒店、用车等异地订单占比均有明显提升。酒店订单中,异地订单从去年同期的51.3%上涨至67.6%。跨城用车订单占比也从去年同期的10.8%提升至今年的22.7%。
携程数据也显示,相较2022年不到四成的用户跨省出行,这次元旦假期近六成的用户选择跨省游——人口流动显著释放消费潜力,跨年经济带动全国旅游迅速升温。元旦跨境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145%,春运跨境游热度则更高,预订量同比增长超过260%。
在众多热门目的地中,三亚备受消费者青睐,在此背景下,海南旺季旅游复苏,离岛免税消费被业内看好。
数据显示,三亚、珠海、西双版纳、大理、厦门、海口、腾冲、北海等北回归线附近及以南城市热度飙升,这些目的地的携程机票预订量增幅均超过一成。三亚也成为住宿最供不应求的城市之一,价格涨幅近三成,酒店均价最高,达到1553元。
银河证券认为,2023年伴随出入境恢复,预计在扩内需纲要背景下,免税业作为吸引海外消费回流、扩大国内市场需求的重要手段,有望在市内、离岛两大渠道上迎接新的政策红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