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应该划定红、绿、蓝线保护我国滨海湿地

发布时间:2023-02-09 10:41:1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李晓文 智烈慧 马田田  |  责任编辑:古剑
大字体
小字体

中国网2月9日电 2月8日,《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年第1期刊载了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李晓文等撰写的文章,原标题为《构筑基于“三线整合”的中国滨海湿地生态安全格局》。文章认为,以大江大河三角洲为代表的滨海湿地是滨海区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资源基础和生态安全屏障,是我国全面推进陆海统筹战略,构建陆海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依托。理论和实践表明:受损滨海湿地修复需要同毗邻未受损湿地保护一体化整合,共同维护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协同强化滨海区域生态安全屏障,提升气候变化背景下滨海湿地应对海平面上升的长期适应性,减缓自然-人为双向海岸挤压效应下滨海湿地的退化消失。

据此,文章提出了应对围垦开发和适应海平面上升情形下“三线整合”中国滨海湿地生态安全格局相关概念,包括:抢救性保护生态红线区,优先开展湿地修复的生态修复绿线区,以及适应气候变化影响下海平面上升的生态预留蓝线区。文章在剖析相关概念的基础上,聚焦我国大江大河三角洲,针对滨海湿地保护修复、海岸带管理和国土空间开发提出了相关措施和建议。

文章指出,滨海湿地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自然与人为活动干扰又极具敏感性和脆弱性。一方面,以大江大河三角洲为代表滨海湿地围垦开发作为缓解滨海用地紧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带来巨大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大量自然湿地的侵占导致了生物多样性锐减、近海水环境恶化、碳汇及海岸防护等关键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严重威胁滨海区域生态安全及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另一方面,海平面持续上升引发近岸海水入侵、海岸侵蚀等问题,并驱动着滨海湿地植物群落陆向迁移,不断在内陆重建滨海湿地格局。然而,围填海工程及道路、堤坝等基础设施建设彻底改变了滨海湿地的生境性质,使湿地植物群落丧失了适应海平面上升进行陆向迁移的生境条件,这种由人类活动和海平面上升对滨海湿地造成的双向海岸挤压效应加速了滨海湿地关键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减损、丧失。

文章称,目前,我国沿海省份均开展了不同规模的退围还湿、退养/盐还滩等滨海湿地修复工程,围垦开发下受损滨海湿地修复得到了国家及沿海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当前滨海湿地修复仍缺乏宏观尺度的系统性规划,忽视了修复与保护湿地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对区域整体生态服务功能提升、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协同效应。

就滨海湿地而言,如果缺乏修复选址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整体格局和生态功能效益影响的系统评估和优化,则有可能导致选址不当,难以在保护残存自然湿地同时,有效修复具有潜在生态系统服务协同效应的受损湿地。

此外,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具有较大的空间异质性,表现为局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区域整体效益的贡献差异显著。因此,在区域尺度上开展湿地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格局与功能的整合优化,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整体效益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强调,在较长时间尺度上,海平面上升将驱动滨海湿地陆向迁移并不断塑造新生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然而,高强度围填海及围垦开发,以及堤坝、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阻断了陆海之间的水文和生物连通,人工硬质化地表彻底改变了生境条件,挤压了盐沼等植物群落陆向迁移的空间,使滨海湿地生态系统逐渐丧失应对海平面持续上升的适应性,最终退化消亡。

基于“三线整合”的生态安全格局概念构架源自国际上普遍认可的“系统保护规划”理论与方法,并将其拓展应用到一体化保护与修复整合的区域生态系统协同优化中,是对以往局域、孤立的湿地修复模式的反思,也是将湿地修复提升至区域生态安全管理层面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其概念构架强调一体化整合保护与修复格局,同时兼顾滨海湿地应对海平面上升的长期适应性,构建对滨海生态系统整体功能提升最惠益的生态安全格局,包括:近期抢救性生态保护红线区与提升性生态修复绿线区,以及远期限制性生态预留蓝线区,由此构建应对围垦开发和适应未来海平面上升情形下,基于“三线整合”的滨海湿地生态安全格局(图1)。



图1 基于“三线整合”的滨海湿地生态安全格局概念构架


以黄河三角洲为例,构建“三线整合”的滨海湿地生态安全格局可以采取5个步骤:


图2 构建“三线整合”滨海湿地生态安全格局的方法构架


针对现状未受损湿地区域,评估其典型且重要的生态功能热点区,确定潜在保护格局;

依据高程、水盐梯度等环境要素,考虑工程实施的可行性识别潜在修复格局;

将潜在保护和修复格局初步整合为潜在湿地保护修复一体化格局,该格局为退化区域完全修复的情形下生态功能最大化的理想状态;

模拟评估保护修复目标、社会经济成本和修复后生态效益之间的权衡关系,确定“目标-成本-效益”协同优化的一体化湿地保护修复格局;

识别海平面上升和滨海湿地围垦影响下,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潜在陆向迁移通道及其迁移格局,划定适应海平面上升的预留蓝线。

文章强调,针对滨海湿地的关键区,聚焦我国大江大河三角洲开展基于“三线整合”的滨海湿地一体化保护与修复规划示范,并与区域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以黄河三角洲为例:




图 3 基于保护红线、修复绿线和预留蓝线“三线整合”的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安全格局


在优化方案引导下,生态安全格局所识别的具有重要生态保护价值且游离于当前保护体系之外的自然湿地(保护空缺)应当划入生态保护红线,作为抢救性保护底线,严禁围垦开发;

安全格局所确定的具有较高生态价值和修复潜力的生态修复绿线区是缓解和补偿围垦开发造成的滨海湿地损失,弥补区域生态服务功能损失的提升区,应及时管控人类活动,防止修复潜力彻底丧失,所确定的修复格局可为滨海湿地修复工程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安全格局所确定的应对海平面上升的生态预留蓝线区为限制性开发区域,应当禁止人工硬质地表及道路、堤坝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滨海湿地陆向迁移预留生境空间,但可以在不显著改变湿地土壤基质和地貌的前提下有限度、有选择地开展与滨海湿地资源利用相关的生态经济产业。

总之,应针对“三线整合”的滨海湿地生态安全格局要素,制定相应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合理利用方案,推动滨海湿地一体化保护修复及综合治理。(李晓文 智烈慧 马田田等)

客户端中查看
手机中查看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