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旅游中国> 滚动新闻>

鼓浪屿:文旅花式内卷 放纵宰客就是自甘堕落

2024-06-11 14:51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鼓浪屿是闻名海外的热门景区,但一段时间以来,常常被批评套路多、花费高、体验差。近日,央视记者的一番暗访,揭开了一条灰色产业链。

具体来看,这条灰色产业链上可谓一环套一环。先是出租车司机,忽悠外地游客不在手机购买35元的船票,转而去旅行社散客中心购买168元的套票;后是导游接棒,景点介绍浮光掠影,反而大肆进行茶叶、珍珠等推销。

当然,这一链条上的参与者都有油水。比如,出租车司机可以拿到10-20元的喝茶费;导游可以拿到商家五成左右的回扣。针对乱象,央视记者以游客身份,多次向当地交通运输、市场监管、鼓浪屿管委会、文旅等多个部门反映,均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这样的旅游体验和监管效能,着实令鼓浪屿的声誉蒙尘。

众所周知,近些年最“卷”的部门,恐怕就是文旅了。从淄博,到哈尔滨,从天水,到阿勒泰,一个个爆火案例令无数城市既羡慕又心急。可以说,目前各大城市都达成了一种共识,那就是国内旅游市场正加速恢复,必须使出浑身解数抢抓机遇,吸引游客并将本土特色传递出去,用“泼天的流量”接住“泼天的富贵”。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就坐拥旅游金名片的地区,反而对宰客等乱象充耳不闻、束手无策,无异于一种“躺平”。如今,记者的调查已经将问题显露于阳光之下,我们期待相关部门能够痛定思痛,以有力整改维护旅游胜地的光环。

以更大视野来看,这一报道也给所有城市都提了一个醒。旅游行业,说一千道一万,讲究的是服务体验。任你有多么优美的自然风光、多么深厚的文化底蕴,搞出了多少网络花活,吸引了多少网络流量,但只要游客在现实体验中遭遇了坑骗,这样那样的优势都会黯然失色。

放眼望去,类似案例其实还有不少。比如,有的海滨城市市场在售卖海鲜时缺斤少两,市场管理方不仅不予解决甚至还去抢夺消费者手机;有的导游为了让游客多消费,不惜祭出带有恐吓、胁迫性质的语言。

这纵然只是个别情况,但最终的负面影响需要当地整个旅游行业共同承担。特别是在年轻人已成文旅消费生力军的当下,网络流量可以迅速带火一座城市,也可以迅速将“差评”昭告天下,劝退更多潜在游客。

让“网红”变“长红”,让“流量”变“留量”,服务永远是王道。这既需要广大商家跳出一锤子买卖的思维窠臼,做精做细服务,也需要相关部门织严织密监管网络。这里头,尤其要注意的是,提升旅游市场的服务能力,绝非文旅部门一家的事情,“铁路警察,各管一段”也效果平平,甚至会在出现问题后陷入踢皮球的尴尬。

综合正反案例来看,我们呼吁上级部门牵头抓总,让相关部门协调合作,进而更高效地破解那些旅游痛点。以服务优化存量、积攒口碑,就能回馈好每一份远道而来的热情。

持续复苏的旅游市场,往小了说会带动景区餐饮住宿等上下游产业发展,从更长远来看,将给当地居民带来丰富的就业机会,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旅游旺季已经到来,期待更多地方行动起来,让良心服务对得起出游热度,这份发展红利也将持久惠及更多人。(来源: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吴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