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旅游中国> 滚动新闻>

高舜礼:云南应唱好度假休闲的重头戏(图)

2024-07-23 16:46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点睛】普洱作为具有度假休闲明显优势的城市,应该扬长避短、积极转型、加快发展,在度假休闲目的地和旅游产品建设上走在全省前列,争取开辟新思路、探索新路径、提供新示范、做出新贡献。


7月中旬,我应邀前往云南普洱,考察了澜沧、孟连、宁洱、思茅4县区,看到近些年普洱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尤其是农旅、茶旅、咖旅融合取得不小成绩。在云南全省旅游宣传主题由“七彩云南”,调整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当下,普洱旅游发展应顺应大势,加快向度假休闲转型,为全省旅游发展提供新样板。

一、度假休闲是旅游发展大趋势

自上世纪90年代,旅游业界就认定从观光旅游向度假休闲转变是发展趋势,标志就是1992年国务院批准在全国设立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其中,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便在那一批之列。

随着经济发展和国民富裕,度假休闲在居民出游中占比逐步提升,如长三角、珠三角和大城市的居民度假者日益增多;经济状况中等的退休人群,也在伏季和严冬选择外出避暑或趋暖。随着我国步入发达国家行列,大众度假休闲比例还将大幅上升,就如同欧美国家的大多数居民那样,度假将成为雷打不动的生活标配,这一大势应是毋庸置疑的。

当前,全国度假客群大致包括:一是微度假,主要是经济条件优渥的家庭,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到心目中的度假地小住,以京沪高铁为例,每逢周末都满载满员、甚至一票难求,其中一些就是这类客群;二是自驾旅居,占较大比重的是退休的“活力老人”,以自驾或租车方式云游四方,想住多久就多久,花费丰俭由人,有专业机构统计,自驾游已占国内旅游70%;三是经济型大众度假,主要目的是夏季避暑、冬季趋暖,像候鸟一样选择舒适之地,或居住在异地的自购房,或租住当地民房,虽然日用花费不高,但人数众、停留久,有的县区动辄接待数万人,成为大众休闲的主力军;四是高端度假,瞄准各地知名的特色民宿、野奢山居和优越生态,如浙江湖州莫干山、安徽黄山狮林崖舍、新疆博州克鲁格野奢营地、云南普洱景迈山柏联酒店等,食宿花费每间夜动辄数千元,虽然这类高端度假整体占比不高、却扮演了引领度假休闲的前卫和先锋。

鉴于这种发展大势,不少地方加快改善度假休闲条件,以精品特色民宿为代表,迅速带动起一批乡村度假目的地,据统计全国各类民宿约有30万家;省市度假目的地加快成长,涌现出一批富有资源和文化特色的度假区、度假单元和度假产品,按资源类型来划分,就有温泉型、山地型、森林型、滨海型、河湖型、冰雪运动型、小镇庄园型等。目前,全国省级旅游度假区超千家;国家级度假区已近百家,包括1992年国务院审批的国家旅游度假区12家、2015年后国家旅游主管部门审批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85家。

二、普洱度假休闲资源得天独厚

按照旅游业界惯常的认识,度假休闲是高于游览观光的发展阶段。入夏以来,我前往了全国10多个省份,感觉气候条件适于长期度假的并不多,或湿热难耐、频繁阴雨,或天气无常、畸冷畸热,宜人时段仅数月而已。与之相比,普洱拥有得天独厚的度假资源:

--气候宜人,不冷不热。由于纬度较低、又有千多米海拔,普洱气候四季温和,宜人程度远不止“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就连省内人士都说,普洱气候之舒适胜过春城。

--绿水青山,终年青翠。由于地处北回归线上,普洱全市生态环境优良,常年绿色葱茏、四季鲜花,既无江南地区的冬日萧瑟、潮湿阴冷,更无黄河以北大半年的枯树荒草、霜雪严寒。

--民族聚居,文化丰饶。普洱常住人口234万,少数民族占61.2%;全市下辖10县区,9个为民族自治县,主要有哈尼族、彝族、傣族、拉祜族、佤族、布朗族、瑶族等。多民族的文化交融、浓郁的民俗民风,成为宝贵的文旅资源。澜沧县老达保村民小组,就是国家级非遗《牡帕密帕》、《拉祜族芦笙舞》传承地,村民组建的演艺公司10年演出1400余场,接待游客近15万人次。

--茶咖飘香,果蔬丰硕。普洱全市种植茶叶200多万亩,毛茶产量15万吨,综合产值450亿元;种植咖啡近70万亩,生豆产量近6万吨,综合产值55亿元;引种的牛油果是名优果品,其中的孟连县种植近11万亩,鲜果产量近2万吨,综合产值6亿多元。上述资源的深度开发,既可为旅游者提供优质餐饮,也有益于提升度假休闲、健康养生的品质。

三、体验云南生活需要度假休闲

云南是全国省一级最多样性和最差异化的旅游目的地,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美誉度。旅游发展模式和产品开发,曾稳居行业前茅20年。

较长一个时期,云南旅游宣传主题口号是“七彩云南”,既响亮地入心入耳,也非常切合云南旅游现实,反映了观光旅游的主体现状。最近,云南旅游宣传主题口号调整了,叫做“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初听起来,觉得不大习惯;若向专业层面思考,也有与时俱进之必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云南旅游业应步入向度假休闲转变的加速期,这既是顺应旅游产业发展大势,也是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

云南旅游业要加快实现转型,让广大游客体会“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首先需要分管旅游的各级领导,充分理解和领会旅游宣传主题口号变化的深层逻辑和现实必要性,将全省上下旅游发展理念统一起来,尽快化作推动产业发展的实际行动,开发对应市场需求的度假休闲产品;反之,若仍是延续以往惯性思维和发展路径,仍旧不断扩大观光产品的供给,主体客流就仍旧是天天奔波,很难放缓脚步和慢慢欣赏,对“云南的生活”也就难有较深的感受。

大力发展度假休闲,需要借鉴全国一些地方的做法,积极推进特色精品民宿建设,开发对应市场需求的度假产品,创建国家级和省级旅游度假区。以景迈山世界遗产地为例,景迈村、芒景村下辖的10多个民族村寨,应成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代表和缩影:

--大幅提升村容寨貌。可借鉴浙江对有旅游开发前景的乡村提升评级的做法,整治环境卫生,提升景观性,完善公共服务。

--改造提升民居民宿。可引入专业的设计和建筑力量,使之外表凸显民族风,内里更加文化、舒适、便利。

--引导餐饮旅游化。也就是既要有当地餐饮特色,显示独特的餐饮文化,也要卫生、美观、广普,适合四面八方游客口味。

--注入茶咖文化体验。可借鉴福建武夷山推广“茗宿”的标准,将普洱茶、咖啡文化广泛契入旅游接待,使之成为普洱文旅一大特色。

--打造普洱特色度假业态。普洱应探索开发契合当地生产生活的休闲度假业态,如种植体验+观光采摘+民俗节庆+休闲度假,开发茶旅、咖啡旅、牛油果旅等庄园度假产品,使之成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普洱版本。

四、提升景迈山旅游应主打度假休闲

普洱文旅最大IP是作为世界遗产的景迈山,其次是普洱茶和茶马古道,再是有北回归线穿越的优良生态,还有丰富多元的民族民俗文化。但除了景迈山,其它几项由于在全省不具有唯一性,且其它市州有的已开发在先、产品影响已先声夺人,若想弯道超车、后来居上也有难度。

就景迈山而言,能够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的文化遗产,是云南乃至作为茶叶大国的全中国荣耀,具有显著的重要意义和外在影响。但文化资源的世界级认定,不等于景观价值的同步提升,就如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虽是老资格的世界文化遗产,但接待国内外游客并不多。景迈山的这个方面,也不宜乐观。

我国现有世界遗产57项,其中6项是文化景观。按照世界遗产认定的文件,“文化景观”代表着“自然与人的共同作品”,反映的是因物质条件的限制和/或自然环境带来的机遇,在一系列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内外作用下,人类社会和定居地的历史沿革。景迈山作为茶叶主题的文化景观,反映的是千百年来当地茶文化的传承、独特的茶祖崇拜、以茶为中心形成的生活哲学与精神信仰。这样,在景迈山遗产区之内,所包括的景迈、芒景两个行政村,就蕴含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内容。若要对其加以感受和体会,最好方式就是能住下来,接触和交流当地居民,才能更深入读懂文化遗产的意涵。

就遗产地的景观性而言,景迈山不具有明显优势。7月上旬,我乘车进入景迈山,从专业角度说是观光式的游览,感觉茶山未有很强的观赏性、更无震撼之美感。在县文旅局同志的引领下,在山脚下先考察世界文化遗产展示中心、柏联酒店及柏联茶庄园、茶墅里茶园民宿;再开车走了数公里的弹石路,路过几个自然村寨,进入“景迈山古茶林”,这应是游客所能企及的旅游终点;之后所见就是茶树与林木共生的场景,方圆一公里内是大树、灌木、花草、茶林,一座供茶农或游客休息的茶亭,再就是一块“禁止游客进入采茶区”的告示牌;由此折回芒景村的翁基寨,有一座村民举办佛事和民俗活动的小佛寺,附近有一株2500多年的古柏;约一公里处有一株悬挂七八十个巨型蜂巢的蜂神(蜂王)树;山间公路通联、绿树掩映之下,是干栏式的布朗族村寨,家家户户售卖山货、开办餐馆或民宿。沿途所见,应是民族地区的常见村寨和南国绿植,并无多少赏心悦目之景。我们在一家叫帕唉冷古茶庄园吃午餐,县文旅局同志介绍说,另一行政村叫景迈村,回程途中就会路过,下辖了几个自然村寨,建筑格调、经营业态、发展水平都与这儿差不多。因此,若从较好体会和品味景迈山茶文化、深入了解茶与生态、茶与人的关系,最好选择就是来此度假休闲,而不是走马观花。

当然,按照时下流行的老观点,或主张将此山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是观光旅游的典型思路,是否适合景迈山实际情况?我认为,需要决策者保持清醒的头脑。除了景迈山的景观性不算突出,交通不便也是景迈山的瓶颈,短期内省外客源不会有大幅增长。目前全国5A级景区已有339家,业界共识性的看法认为,新挤入5A级队伍的景区,在旅游市场“贬值”倾向明显,有的年接待量不多、甚至遭遇亏损;加之,创建所需公共设施、公共服务的巨额投资,有的成为当地沉重的债务负担。

五、发展度假休闲会有更好收益

旅游是具有明显拉动性的产业,所谓“一业兴,百业旺”。从旅游业态的发展收益看,休闲度假应比观光游览具有更好的综合收益。

--度假停留时间长。旅游花费与停留时长密切相关。观光者都是匆匆过客,能在当地吃一顿饭就不错了;度假休闲则要住下,有的一住就数天,开销和花费自然就多。宁洱县那柯里是全市4A级景区中接待量最大的,2023年接待近80万人次,原因之一应与民宿经营户较多有关。

--弹性花费比较多。观光游客的花费,占大头的是硬性开支,包括交通、门票,如果自带一些餐食,弹性花费就很少;度假游客由于停留长,必然需要住宿+餐饮,还要到周边闲逛,顺便买票逛旅游景点、喝茶或咖啡,选购中意的土特产都有可能。

--对当地了解更深入。作为一处旅游目的地,仅让游客逛个景点就走,那是粗浅的旅游发展模式;更高层次的应是留住游客,感受“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此外,在目的地的主客共处和交流,便于建立长久联系和友谊,搞得好将使招商引资变得容易,名优土特产“复购率”也会明显提升。

从这些方面看,普洱应重视度假目的地建设和度假产品开发。在统筹论证和谋划基础上,可在全市争取创建几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首先要考虑的是依托景迈山文化遗产,围绕芒景村、景迈村开展度假区创建,争取尽快打造出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度假目的地;如孟连县娜允古镇,宁洱县那柯里、磨黑古镇等,可向省级旅游度假区方向迈进;还可根据各县资源条件,开发一批小微型的旅游度假地、度假单元。同时,有条件的普洱茶、小粒咖啡、牛油果和其它水果、经济作物等种植园,可按农文旅融合的发展思路,充分借鉴东部地区的成功做法,把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模式,向融合农文旅的旅游度假休闲庄园转变,如山东胶州半岛的君顶、珑岱、逃牛岭等一批葡萄酒庄、浙江嘉善县的歌斐颂巧克力小镇。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是云南旅游宣传最新的主题口号,也是向中外旅游者发出的热情邀请。70多年前,云南地域诞生了一首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至今仍在全国民众耳畔不时回荡;今天云南提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就应该是让广大游客留下来的最好注脚。普洱作为具有度假休闲明显优势的城市,应该扬长避短、积极转型、加快发展,在度假休闲目的地和旅游产品建设上走在全省前列,争取开辟新思路、探索新路径、提供新示范、做出新贡献。

(作者:高舜礼 系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旅游报社前社长/总编辑)

【责任编辑:吴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