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旅游中国> 滚动新闻>

《南华早报》:世界对中国游客的认知发生巨变

2024-08-05 08:27

来源:环球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香港《南华早报》8月3日文章,原题:有着中国面孔的我环游全球,都了解到什么上世纪90年代,全家人第一次出国玩,去的是香港。当时在一家精品店里,估计店员看出我不是香港人,就用普通话问我需要帮忙吗?虽然店员语气不粗鲁,但让我有一种被贬低的感觉。

我出生于新加坡华人家庭。我一直对自己作为海外华裔的身份感到很骄傲。我们一家人当时住在政府组屋,楼道里总能听到邻居们用普通话、客家话和粤语聊天。我上中学时,学校的教学语言是英语和中文。

令我惊讶的是,随着中国命运的改变,外界对中国人样貌的认知和期待也在发生变化。对一个走在陌生城市街道上有中国人样貌的人来说,几十年间其身边的世界已截然不同。

时间推移到接近2010年,我去了土耳其和法国。在伊斯坦布尔和巴黎,摊贩充满期待地用日语招呼我。2010年之后,我又一次去巴黎,这次在戴高乐机场遇到一件奇事。一名身着制服的男士走到我跟前反复而耐心地跟我说着什么,但我根本听不懂。我法语只是入门级,但我知道他说的肯定不是法语。后来我一下子反应过来了,原来他是在用非常不标准的中文跟我说“你好”,还引导我去办退税。此时此刻,我清晰地意识到,中国消费者真的来了!

去年,我跟朋友去泰国普吉岛。一位朋友在中国旅游团基本不会去的小众度假村订了房,省得跟旅游团的人抢自助早餐。不过她的担心或许是多余的,我们从度假村到海鲜市场,没看到中国旅游团,反倒是每次走过店铺或餐厅时,商家都用普通话招呼我们进店。这里的中国游客都是三两人在一起,跟我们没什么两样。

世界经济仍处于疫情后的恢复模式,不管是我和朋友的身份,还是华人华侨之间的区分,似乎都不再重要。在泰国和其他地方的销售服务人士眼中,我们就是挽救他们生计的中国游客。(作者Foong Woei Wan,甄翔译)

【责任编辑:吴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