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旅游中国> 滚动新闻>

高舜礼:培育“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度假样板

2024-11-04 18:28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点睛】从国内外休闲度假的发展看,拥有特色或优异资源的地区,通过专业而精心的开发,更容易取得经济和社会效益。譬如,日本箱根温泉区、匈牙利黑维茨疗养区、捷克卡罗维发利矿泉小镇;云南腾冲的温泉资源、广西巴马的康养资源、玉林的中医药资源等。

2023年11月,在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上,随着“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宣布,云南旅游主题宣传口号便结束“七彩云南”,而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从旅游专业层面去解读,这标志着云南旅游加速迈入转型期,将由以观光旅游为主导向休闲度假阶段跃进。

普洱市是北回归线上最大绿洲,中心城区海拔1300米,年无霜期315天以上,年均气温19.5℃,“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鲜花长开、春光永驻,是适于全年旅游、四季度假的世外桃源。普洱市应趁全省旅游主题宣传口号改变之东风,积极领悟这一调整的深层逻辑和现实必要性,发挥天然的资源优势,加快旅游产业转型,争取打造普洱样板的“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一、茶城古镇的栖居

从全国各地旅游的发展实践看,茶旅资源具有融合发展的天然优势,相互之间可以借力与赋能,不少著名旅游目的地就是重要的茶产区。譬如,杭州与龙井茶,武夷山与岩茶、正山小种,黄山与毛峰、祁门红茶、猴魁。

普洱是普洱茶的传统产区,也是茶马古道的重要源头,历史遗存了茶文化的诸多商埠、驿站、村落,成为有开发前景的文旅资源,如澜沧的芒景村、景迈村,宁洱的那柯里、磨黑古镇,墨江的碧溪古镇,孟连的娜允古镇;上世纪末以来,普洱市为打造茶城、发展茶产业,开拓和营销市场二三十年,开发茶旅商交融的若干业态,如思茅区的茶马古城,有普洱茶售卖和体验店76家,占总业态的24%,为度假开发提供了重要资源。

--依托景迈山文化遗产及茶马古道节点性的古镇古村古驿,大力发掘和开发普洱茶历史与文化,按照省级或国家级度假区的标准,配置具有度假内涵的住宿和休闲项目,充实普洱茶文化,丰富度假栖居的乡村业态,创建省级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选取普洱茶种植、加工、品饮的小城镇和乡村,开发一批茶旅度假小镇、茶旅休闲片区、小微型度假单元。可借鉴浙江仙居县发展杨梅产业的做法,除了专业栽培、采摘体验、冷链快递,还开发古杨梅公园、杨梅文化馆、生物多样性博物馆、杨梅节庆活动,研发杨梅棒冰、杨梅原汁、杨梅酥等饮(食)品,形成全产业链的杨梅+旅游的融合发展格局,使杨梅成为当地的金色名片和产业抓手。

--围绕凸显普洱茶原产地形象,积极拓展广大城乡的茶旅业态。无论是大街小巷、商场店铺、酒店客栈、茶行茶店、餐馆茶肆、糕点铺子、餐饮夜市,还是普洱茶科研中心、交易中心、物流中心,都应储茶展茶、售茶卖茶、泡茶品茶、宣传茶叶;不管是何种品类的普洱茶和融合开发的普洱茶餐饮美食,都应在普洱市县乡各级找得到,凸显作为普洱茶原产地、集散地、交易地、品评地、创新地的综合性形象。

--不断浓厚普洱茶的文化氛围,包括建筑外观、标牌旗幌、内部装修、服务标准、茶品种类,都应按照彰显普洱茶文化的总要求,进行覆盖城乡和全域的提升,做到有实物、有形象、有气息、有标志、有符号、有印象,让外地游客在普洱市充分领略无处不在的茶文化氛围。

二、民族村寨的沉浸

普洱市有25个少数民族,人口145万,占全市总人口的61.2%。其中,哈尼族、彝族、傣族、拉祜族、佤族、布朗族、瑶族等是主要少数民族,积淀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民俗风情、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2023年9月,景迈山古茶林入选世界文化遗产,让景迈村、芒景村所辖的10来个自然村寨(傣族和布朗族)名声大噪。按照世界遗产组织的文件,“文化景观”是“自然与人的共同作品”,揭示的是“天人合一”的人类社会和定居地的历史沿革。对这类文化遗产的最好理解,应在科学核定承载力的前提下,适度发展休闲度假业态,让游客能够放慢乃至留住脚步,避免大进大出的观光客流。

--提升寨貌村容。可对开展旅游接待的村寨,做适当的外观性提升,突出民族建筑特征,剔除或遮挡现代化痕迹,搞好环境卫生整治;对于售卖山货、开办餐馆、经营民宿的人家,要按照统一规划要求,进行院落和房屋外观提升,完善旅游接待设施,搞好厨卫卫生;也可参照乡村旅游或民宿标准,进行村寨或农户接待水平的评等定级。

--改造提升民居与民宿。文化遗产地与村落、居民的杂处,客观上增加了管理难度。福建武夷山的桐木村是正山小种、金骏眉的发源地,地处武夷山国家公园之内,当地未做景区性开发,但有若干散客造访和旅居体验。景迈山应在加强生态环境和民族民俗文化保护的前提下,引入专业策划与设计力量,严格控制扩建规模,提升民居和民宿的审美、舒适、便利和文化。

--丰富茶事和民俗体验。为便于游客了解文化景观遗产,读懂千百年来普洱茶文化的传承和以茶为中心的生活哲学与精神信仰,可借鉴武夷山“茗宿”标准,将普洱茶文化广泛楔入旅游接待;同时,尽力将茶事活动、生产生活、民俗活动纳入游客旅居体验,以更好体悟景迈山茶文化,领悟茶与生态、茶与人、茶与民族文化传承、茶与脱贫致富的关系。

--便利就地旅游参观体验。茶田、村寨、古柏、佛寺、蜂神树等,是读懂景迈山茶人生活与茶文化的线索和注脚。可从交通便利化的角度,开行串联各点的观光通勤车。

三、种植庄园的康养

普洱市优越的地理区位和自然气候,孕育出蓬勃发展的庄园经济。我实地考察多处普洱茶园、咖啡庄园、牛油果栽培基地,堪称茶咖飘香、果蔬丰硕。据介绍,普洱全市种植茶叶200多万亩,毛茶产量15万吨,综合产值450亿元;种植咖啡近70万亩,生豆产量近6万吨,综合产值55亿元;引种的牛油果是名优果品,其中的孟连县种植近11万亩,鲜果产量近2万吨,综合产值6亿多元。将上述资源开发为生态度假,有益于推动农文旅融合跨上新台阶。

--开发特色住宿设施。充分发挥生态优势,把度假住宿建在庄园田地间,已有诸多现成的案例。如湖州帐篷客兴建在茶田间,武夷山的“清凉地儿”精品民宿开发在茶园里,拍摄《山里的雕塑家》的法国电影制片商杨拉.玛带新婚妻子在元阳哈尼梯田的田棚里度蜜月。可突出环境优势、地域特色和文化审美,摒弃商住旅馆或农家乐的建筑形制,强化设计和建筑之美,做好保温与防潮湿、防蛇虫、防过敏,让居住者有良好体验,打造普洱度假休闲的样板。

--实施多元与多档次开发。为满足不同消费档次的需求,庄园度假产品可适度多层次化,既有一些价格亲民的度假休闲项目,如四川巴中的乡瓣童年田园综合体,以提供亲子、娱乐、餐饮、住宿为主;也可借鉴国际通行的度假地开发,以培育高端度假目的地为目标,如山东半岛的君顶、珑岱、逃牛岭等葡萄酒庄,在搞好苗木种植、葡萄酒酿造、酒文化推广的同时,深度融入旅游、文化、展陈、接待等元素,开创东方葡萄酒文化+度假休闲生活模式。

--开发参与性体验项目。除了就地观赏作物栽培和开花结果以外,还可提供茶咖品饮、茶艺表演、茶曲茶舞、品质鉴赏等项目,就如澳洲牧场剪羊毛项目;就地建造带有演示性、观赏性的生产作坊,如浙江景宁建的豆腐工坊、松阳的甘蔗熬糖作坊,同时现场预订或售卖商品;还可在建设合格的参观廊道前提下,让游客观赏普洱茶饼制作、咖啡烘焙、牛油果肉生产,以及种植作物产品深加工,以此形成种植体验+观光采摘+休闲度假+商品售卖的融合产业链条。

--深度开发特色餐饮。有特色的休闲度假餐饮,是庄园经济的加分项,应立足地产特色、就地取材、创新烹饪,争取有所突破、革新乃至网红。如浙江安吉的乡村咖啡“深蓝计划”,实质是以咖啡为旗幌的借景造景+旅拍,但营造了农旅商融合的新看点。普洱市作为品牌茶咖的原产地,应该在品类与喝法上源源不断的推陈出新。在旅游餐饮上,受到市场认可和追捧的案例也很多:昆明阚大师工作室,主打“滇料西做”;拉萨走红的“喜藏”餐馆,主打“藏料内做”;携程集团今年中秋礼盒,主打的普洱、咖啡、百香果味道。

四、乡村聚落的旅居

旅居是休闲度假的另称,一般是指以较为低廉价格而在异地过一段候鸟式生活。从旅游的专业视角看,旅居者属于度假旅游的大众性群体,与前往度假区、商务酒店、特色民宿的度假者相比,人均消费水平不高,但较多的人数、较长的停留,也应予以高度重视。

旅居主要特征有四:一是旅居目的主要为避暑避寒或早日迎春,如夏季河南人到山西、重庆人到贵州,冬日北方人到琼、滇、桂,外省人到广西巴马康养;二是停留相对较长,多则大半年,少则一两周;三是日常花费低廉,多数人日均食宿一二百元,云南墨江县接待的垂钓者一天食宿仅80元;四是也有一些长线自驾者,信马由缰、走走停停,一地停留未必多长,但外出一趟也要几周时间。今年10月底,云南省7个厅局印发推动旅居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对推动旅居发展是一大利好。在具体实施工作中,可注意抓好以下方面:

--拓展乡村旅居之所。让旅居者来得了、住得下,首先要具备必要的食宿条件。我实地看过墨江县联珠镇碧溪村的克曼小组、曼海自然村、曼平村的岩子营,以及孟弄乡的隔界田村,都有适宜开发旅居的条件,其中曼海正处于开发推进中。不少地方推动旅居的发展,是想通过改造空心村的闲置房屋,配套相应设施和条件,使之具备旅居接待可能性。该项工作的推进,应坚持榜样带动、示范引领,切忌大幅度推进硬件建设,以免造成无谓的闲置、低效和浪费。

--适度提升乡村“农家乐”。低廉消费的大众化旅居,必然依赖乡村农家乐的接待。应在现有基础上,适当改善食宿、卫生和环境,增加休闲度假项目,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少数有条件的“农家乐”,可对应稍高档次旅居者的需求,加快接待条件的提档升级,美化住宿和休闲环境,向特色化、精品化民宿发展。目前全国民宿约20-30万家,较高档次的已占一定比重,如浙江湖州、丽水松阳,江苏周庄、昆山,云南大理、丽江等地,可以进行适当的学习和借鉴。

--突出旅居文化特色。旅居不止是享受宜人气候,还要领略异地文化和特色。“一张图纸绘到底”的“千村一面”,是发展旅居业态的大忌,应着力避免或纠正。不同地域和民族有不同建筑风格,土坯房、杈杈房、干栏房、石板房反映的就是不同民族建筑文化,旅居所在地的居民衣着、生活习惯、民俗节庆、非遗传承也都凝结着独特文化。当然,时代特色不等于流行,拆老建新未必是时代要求,前提必须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如凸显的太阳能热水罐、外贴的院墙瓷砖、焊装的钢管铁门、张贴满大街小巷的广告,都未必是时代特色。

--积极改善旅居公共服务。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要以主动和积极的姿态,了解旅居生活的现实困难,如购物采买、看病就医、公共交通等,加强排忧解难,改善旅居生活条件;要本着环保和实用原则,尽量使用环保建材,针对性解决潮湿、蚊虫、卫生等现实问题;坚持物美价廉的开发导向,按照多元化、多层次、多选择的原则,保证经济型住宿(如汽车旅馆、乡村旅店、国际青年旅舍)占较大比重;坚持以需定产、按需配置,让市场得以有序化自然发育,避免毫无市场依据的大开发,造成不必要的闲置和浪费。

(五)特色小镇的盘桓

从国内外休闲度假的发展看,拥有特色或优异资源的地区,通过专业而精心的开发,更容易取得经济和社会效益。譬如,日本箱根温泉区、匈牙利黑维茨疗养区、捷克卡罗维发利矿泉小镇;云南腾冲的温泉资源、广西巴马的康养资源、玉林的中医药资源等。

普洱墨江县丰富的双胞胎资源,具有市场魅力的唯一性,值得深入探究、科研和开发。这一资源目前的开发现状,大致是观光旅游的思路,已有双胞大道、双胞商业街、双胞大酒店、双胞公园、双胞井、阴阳床,以及年度性双胞节庆活动,由于着力点和开发深度问题,致使最核心的“双胞胎”资源不容易遇到,故而影响了旅游魅力和市场粘性。未来双胞胎资源应向度假休闲方向开发,可从三方面发力:

--打造名副其实的双胞胎小镇,而非观光型、景区化的开发。如双胞胎大酒店,要以双胞胎文化充实内涵、增加印象;双胞胎公园,应从以图片、文创、壁画、雕塑展示为主,向科普化、研究化方向转型和提升;要策划开发双胞胎现象最集中的河西村,连同县城已有住宿设施的改造提升,打造为能够吸引游客盘桓驻留的度假村镇,感受蕴含丰富的双胞胎村庄生活场景和文化习俗。

--以富有吸引力的政策举措,集中彰显双胞胎群体形象。可出台有魅力的就业政策,吸引双胞胎群体到双胞胎小镇、商业街、大酒店、餐饮场所就业,鼓励当地双胞胎人群周末和节假日到这一片区汇集,组织主题性的文化活动、文艺快闪、民俗节庆、双胞胎节庆、街头晚会、周末游行等,形成一道可见可观的美丽风景。以此为生活居住区、品牌专卖区、综合娱乐区、特色美食街、旅游购物城(含珠宝区、土特产区、茶叶区等)注入人气与活力。

--争取财政支持和社会捐助,推动科研破解双胞胎密集之谜。要支持相关学科和专业研究和揭示双胞胎密集现象,组织举办相应的国内外高端专业会议,把专题性研讨纳入年度性双胞胎节庆日程中,发布对墨江县乃至世界范围的双胞胎密集现象研究成果。在科学和文化日益畅达的时代,这种科学探索、科普宣传,定能胜于一般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同时,对于“喝阴阳水、吃阴阳饭、睡阴阳床、生双胞胎”等世俗化解读,也应有相对科学的认知。

从上世纪90年代国家审批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度假旅游概念至今已有30多年。时至今日,较为公认的度假业态和度假现象大致有三,一是近百家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2+85),二是红遍网络的千百家的特色民宿,三是南来北往的候鸟式大众旅居者。期望普洱市通过不懈的努力探索,开发培育丰富多彩的休闲度假业态,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提供生动而现实的样板,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来源:中国网 作者:高舜礼)

【责任编辑:郭旭】
返回顶部